论《窦娥冤》情感节制的审美追求
2019-05-08周雨寰
周雨寰
初读《窦娥冤》的时候,我感佩于窦娥的刚强与勇敢,一个弱女子,敢于直面荒谬而悲剧的人生,面对死亡而无所畏惧。再读的时候不禁心生疑惑,难道窦娥真的不怕死吗?她为什么不抓住一些生的机会?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逼上绝路?当张驴儿诬陷窦娥药杀她父亲,问她官了还是私了,窦娥刚强地选择了“情愿和你见官去”。面对严刑拷打,窦娥被打得血淋漓也没有承认是自己药死了张驴儿父亲。最后为了婆婆免遭酷刑,为了救下婆婆,她只好“招供”了,没有丝毫迟疑,作为一个成年人,她当然知道招了只有死路一条。在这个过程中,窦娥有多次转圜的机会,但她没有去做,甚至在面对噩运面对恶霸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没有半点犹疑也没有留下一滴眼泪。花样的年华,她不留恋自己的生命吗?面對死亡她一点都不害怕吗?窦娥的决绝似乎已经违背了人性,违背了基本的生活逻辑。
带着这种疑问,笔者反复研读文本,这才发现,《窦娥冤》的字里行间其实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悲伤,这样节制的情感不仅符合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逻辑,更符合剧作情节发展的逻辑,使作品在高潮前有了合理的酝酿,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加进了自己瑰丽的想象,这样的处理使得作品有了一种内在的张力,从而加大了剧作的悲剧气氛。
首先,情感节制是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需要,是人物在自身环境中合情合理的反应。窦娥是关汉卿着力塑造的一个美好的形象,这个形象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主人公在命运的不可摧毁的气势之下毅然选择鼓足勇气与命运对抗,被压倒甚至摧毁也毫不退缩。为了表现人物和命运斗争的勇气,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是节制的,是内倾的。这样节制的情感使得窦娥的形象有一种冷静坚忍的美。同时窦娥从小没有母亲,父亲为了抵债将她卖给蔡婆婆家,从此上京取应,杳无音讯,窦娥从小在蔡婆婆家做童养媳,无依无靠,在孤苦中长大,结婚后不久丈夫又去世了,留下窦娥和婆婆相依为命,两个女人生活在那样黑暗而混乱的社会,生活让她学会了隐忍和坚强。身处这样的成长环境,窦娥节制的情感恰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反应。
其次,情感节制也是情节发展的需要。窦娥被诬陷时情感压抑内敛,严刑拷打时隐忍,为了婆婆免受酷刑甘愿“招供”,这一路的隐忍节制,到了刑场终于痛快淋漓地爆发,直接指天斥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滚绣球”这支100字左右的短短的曲词,竟有五个感叹号一个问号,可见感情的强烈程度。前面情感的压抑节制和此刻的爆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窦娥无与伦比难以遏制的愤怒,情感至此达到一个高潮,正是因为前文情感的压抑节制,窦娥此时倾泻而出的愤怒才有了感天动地的力量。当窦娥许下三桩誓愿的时候,我们才真正读懂她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读懂她无法遏制的愤怒。她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够在天地间彰显,希望能够惩治邪恶,这是一种愤怒到了极点之后的一种情感的宣泄,更是另一种形式的反抗。可见前文隐忍的情感是在进行不动声色的铺垫,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的铺垫,窦娥的愤怒才会惊心动魄,窦娥的形象至此也变得特别丰满和真实。
第三,节制的情感可以使我们通过相关的唱词和对白来想象窦娥被冤赴死的巨大悲痛,想象窦娥的孤独和无助,节制的情感给了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当我们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那个特定的话语体系,我们可以想象窦娥在面对这些生活变故时的悲伤无助,她可能有过哭泣,可能也想过无数个脱离困境的办法。在张驴儿误杀了自己的父亲的时候,窦娥的感情应该是复杂的,她内心应该有过波澜起伏的变化,可是这些情感和思想斗争在文本里都是空白,节制的情感反而给人一种欲言又止无人诉说的悲凉。甚至窦娥在官府被打得“肉都飞,血淋漓”,死去又活来的时候,也没见窦娥流下一滴眼泪,一个弱女子遭受这样没来由的严刑拷打,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应是到了承受的极限,窦娥的隐忍、情感的节制反而让我们感觉到她悲痛得已经无法流出眼泪了,让我们感觉到她无边的绝望。观众在想象中进行着艺术的再创造,在想象中和剧中人物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最沉重的悲伤不会流泪,正是这样节制的情感让我们读出了窦娥的欲言又止,读出了窦娥无边无际的悲伤,读出了窦娥内心的大雨滂沱。这样节制的情感赋予了悲剧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感,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感天动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