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导演对演出样式的新创造

2019-05-08胡少彪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导演创新

胡少彪

摘要:在戏曲演出过程中,所谓演出样式,就是指对戏曲的总体叙述方式以及舞台上对形象的整体构成,演出样式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文学、音乐、表演、舞美等等,都是戏曲演出过程中构成演出样式的重要元素。戏曲演出模式的形成,代表着戏曲的导演艺术已走向成熟,在当代戏曲演出中,戏曲导演对演出样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需要在继承传统中国戏曲演出样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拓展和创新,展现出戏曲演出样式在当代社会中的新时代品格。本文对戏曲导演对演出样式的新创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进行系统阐述,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推动我国戏曲的发展,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戏吗;导演;演出樣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J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3-0124-01

在戏曲演出的过程中,戏曲导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担负着戏曲演出的具体组织工作,包括了解人物经历、个性、人格等等,还要提炼出历史事实或事件中的精华部分,与人物的思想立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扩大人物形象中的特征和迷人之处,在戏曲演出过程中突出人物性格与观众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建立情感上的联系,从而真正在舞台上呈现出戏曲的思想立意。而要对戏曲演出样式进行新创造,离不开戏曲导演的大力支持,甚至可以说,作为组织戏曲演出的主要负责人,戏曲导演的存在,就是支撑戏曲演出的重要基础,缺乏这个基础,不仅戏曲演出无法正常进行,更谈不上对演出样式的新创造。因此,戏曲导演必须要正确认识对演出样式进行新创造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对戏曲演出样式进行新创造,结合时代发展的特色,推动戏曲在新时代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简析演出样式

所谓样式,其本义就是指某种事物的形式,也叫作式样。而在戏曲演出过程中所说的演出样式,就是指对戏曲或戏剧演出的总体叙述方式以及对舞台形象的整体构成。演出样式涉及到文学、音乐、表演、舞美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构成演出样式的重要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综合运用,才构成了完整的演出样式。在每一部戏曲的演出过程中,演出样式都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无法替代的。正是因为演出样式具有这一鲜明的特征,使其成为每一部戏曲演出过程中所独有的、重要的艺术标志。而戏曲导演在对戏曲演出进行二度创造的过程中,也将会成为演出样式的总设计师。戏曲导演通过对戏曲演出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及沟通引导,从而设计构造出一个完整的演出样式,通过在演出样式中加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鲜元素,达成对戏曲演出样式的新创造。

戏曲导演在对演出样式进行新创造时,不仅仅要加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元素,更要对文学剧本的立意和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发掘出更加深刻的思想,同时还要对戏曲的情节及叙述结构等等进行全新的设计,使戏曲演出能够更好的呈现出思想立意。

二、戏曲导演对演出样式新创造的具体方法

演出样式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可分为舞美样式、演出模式、音乐模式、叙述样式等多个方面,戏曲导演要对演出模式进行新创造,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解构演出样式内部的组成元素,对构成演出样式的元素的具体形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透彻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重新构成,并在重组的过程,对其进行有效的创新,这是戏曲导演对演出样式进行新创造的必然途径。

(一)对演出样式中的舞美样式的新创造

传统中国戏曲在早期,其演出的剧场是宋元时期的勾栏,这种剧场的空间结构是一面作为后台供戏曲演出的工作人员使用,其他三面则是供观众观看戏曲。供戏曲演出的工作人员使用的一面被称之为后台,用于表演的舞台则被称为前台,前台与后台之间,用幕慢、屏风或木板进行分隔,两边则留出供演员上台表演和表演结束后下台的门。随着戏曲演出的发展,后来还出现了“一桌二椅”的舞美空间造型,并且这种造型延续了数百年,成为传统中国戏曲进行演出的基本舞美样式。

到20世纪初,随着西方镜框式舞台的传入,传统的三面敞开式舞台发生了改变,成为一面观看式的舞台。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分场布景”已成为新编历史剧演出过程中舞美空间造型的主流模式,而到了八十年代,舞美空间造型又出现了“中性平台”,从而充分发挥出舞美样式中的假定性作用,而“中性平台”也成为戏曲导演增加戏曲演出中的纵深调度重要契机。

舞台空间造型的转变,促进了舞美样式的发展和蜕变,使舞美样式不断得到丰富,带给观众更加强烈的视听冲击,得到更加深刻的审美感受。舞美样式的丰富,将戏曲中的时空因素充分表达出来。

在戏曲演出中,其舞美样式大部分都是一戏一格的模式,根据一部戏曲剧本的艺术风格,对其舞美装置进行配套设计,从而使舞台形象与戏曲演出的风格能够保持一致,帮助戏曲在演出过程中,更加鲜明的表达出思想立意。因此,戏曲导演要对戏曲演出样式进行新创造,就必须要以写意美学原则作为指导,结合戏曲演出的总体构思和艺术风格,利用舞台形象对戏曲演出的思想立意进行概括,创新舞台场景,丰富美学意味,从而达到对舞美样式进行创新,对演出样式进行创新的目的。

(二)对演出样式中表演样式的新创造

传统的中国戏曲的演出样式具有极为鲜明的特点,可以说在整个世界戏剧史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在传统的戏曲表演过程中,由于舞美设计较为简漏,无法创造出丰富的舞美空间,因此在表演过程中,戏曲中对舞美空间的表达都是由演员进行虚拟表演而创造出来的。随着现代舞台技术的不断发展,舞美样式造型越来越丰富,舞台空间设计手段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不需要演员进行大量的虚拟表演以表达出舞台空间信息,但同时也对戏曲演员的表演样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表演样式的现代功能和美感,已成为当代社会戏曲演出的一项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对戏曲导演提出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当代戏曲舞台中,进行戏曲演出的过程中,演员仍需要依靠虚拟表演来充分表达和创造人物行动的物质空间,但更多的还要表现出对人物精神空间的暗示,而这一点,也是戏曲导演对演出样式进行新创造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强调表演的风格化,也是戏曲导演对演出样式进行新创造的重要手段。戏曲表演区别于生活化表演,对生活中的支作进行了歌舞化改造,从而提升了戏曲演出中的美与诗意。针对这一点,戏曲导演必须要对演员的肢体表演给予高调重视,通过肢体表演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同时创造更多具有戏曲意味的肢体动作,区别于传统戏曲表演中的动作和节奏,从而展现出似舞非舞的独特艺术魅力。

(三)对演出样式中音乐样式的新创造

在戏曲演出中,音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唱、念、作、打,唱具于首位,由此可以看出音乐在戏曲演出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对音乐样式进行新创造,也是戏曲导演对演出样式进行新创造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传统戏曲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保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唱段,这些唱段也成为戏曲演出中的精华部分。而音乐样式主体部分的不同,也是各个剧种得以区别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也是戏曲演出样式中最重要的表现部分。

在传统戏曲演出中,其具有独特韵律的音乐唱腔以及各地方剧种独特的汉语意蕴和声韵,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样式,随着使用的主奏乐器的不同,能够产生具有不同特点的听觉效果,使不同的戏曲剧种的音乐样式产生了独一无二的、鲜明的特点,从而使该戏曲剧种的演出样式独具魅力。

在当代社会,对戏曲音乐样式进行新创造,需要充分继承这些戏曲音乐样式的优点和长处,使其特色得到发扬,在此基础上,吸收其他音乐创作的经验成果,例如引入新的音乐元素、多声部立体化伴奏等等,从而达到丰富传统戏曲音乐样式的目的。在很多新编历史剧中,伴唱已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音乐样式,在不同的戏曲演出中,伴唱具有不同的作用。

除了伴唱、幕后独唱、帮腔等手法,戏曲导演也可以通过安排一些具有表意性的舞蹈来丰富音乐样式,近乎舞蹈式的表演,不仅能够丰富戏曲演出的内容,同时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对戏曲思想立意的展现也具有积极的表现作用,是戏曲演出中音乐设计创作构思的重要组成元素。

三、结语

在当代戏曲演出中,戏曲导演对演出模式不断进行强化,通过对舞美、表演、音乐等多方面元素的发挥和组织协调,促使戏曲演员展现出更加精湛的表演,为观众奉献出精彩的戏曲演出,使传统戏曲在当今社会,充分表现出了时代品格。这对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指出了新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导演创新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
浅谈舞台行动在话剧排演中的重要性
分析导演在文艺晚会中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