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赛教学融入“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的路径与反思

2019-05-08吴兰

关键词:教学路径反思课程改革

吴兰

摘    要:“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是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核心实验课,将竞赛教学融入“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将竞赛教学融入“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中的途径,提出融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为建立健全教学与竞赛相结合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竞赛教学;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改革;教学路径;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4-0059-03

当前,数字出版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版行业对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这些对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培养编辑出版人才,使之适应社会、行业的需求,应对各方挑战,是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確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1]是教育教学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

容。近年来,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和行业领域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创办了多种学科竞赛,体现了专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受到了国内众多高校的欢迎。“多媒体出版应用”是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把竞赛教学引入“多媒体出版应用”课堂,是“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历程

“多媒体出版应用”在设置之初,课程总学时为51学时,实践部分为8学时。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教师讲解多媒体技术在媒介改革管理、编辑、出版、发行等工作中的发展历程、特点与类型等理论知识为主,其中穿插作业、课堂讨论等练习,并辅以较少的实践操作。通过学习,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理论的基本知识。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与壮大,尤其在其他实践类课程未能及时增加的情况下,学生不能掌握数字排版的实践技能,在实习和就业中已经无法适应行业需求。鉴于此,从2011年起,为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的号召[2],课程组对“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的原有教学目标、实践学时、授课内容等方面进行渐进式改革。改革的总体思路为顺应时代发展,依据传媒学院的办学特点,培养既了解传统编辑出版业务又懂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改革后的“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的总学时为51学时,理论部分为10学时,实践部分为41学时,成为以实践操作为主,讲授为辅的实验课。在教学中,任课教师不仅简要介绍多媒体技术在媒介管理、编辑、出版、发行等工作中的整体情况,还讲授InDesign等平面排版软件,并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上机操作。经过几年实践,此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学生能较熟练地操作软件,并能自行设计海报,编排报纸或杂志,并在之后的见习或实习中较快适应版面设计工作。

因传媒机构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多媒体出版应用”

课程知识内容繁多、实践性强、教学要求高。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如何使“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贴近实际工作,教学内容对接编辑出版实践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2015年起,课程组成员进一步探索“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改革内容,经过多方调研和学习,决定把竞赛教学引入“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希望这种教学法能将“多媒体出版应用”与专业技能紧密联系,促进和引领“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的建设。

二、竞赛教学的理念与作用

竞赛教学是坚持现代教育理念,秉持着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以学科竞赛为驱动,将教学内容任务化,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参与相关学科竞赛,以竞赛的方式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方法。竞赛教学融入“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还能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有效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竞赛教学则强调竞争与合作。当今社会,尤其是新闻传播行业领域,对全媒化复合型人才有着极大需求。竞赛教学除了让学生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外,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等能力,有效挖掘和释放学生的潜能,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具有巨大推动力。根据统计,经过创新创业项目的各种学科竞赛活动的实践培养,学生在韧劲和恒性方面明显高于没有经过学科竞赛活动的学生[3]。

(二)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沟通,加强多方互动交流

在“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以往的教学中,课堂上师生虽有互动,但课后教师与学生交流甚少。竞赛教学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增进了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间的交流,加深感情。课堂上师生间就竞赛内容演绎推导,课堂外师生间基于竞赛的需要保持密切的联系,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关注作品进度,互相信任,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竞赛教学还能促进多方交流,其中也包括学校与行业协会、企业的交流,毕竟行业协会、企业举办相关的学科竞赛,制定了竞赛主题、内容、规则与评判标准等诸多内容。在竞赛的过程中,学院派出专任教师担任竞赛评委,更进一步加强了与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学校了解行业中最新且最热门的领域,从而促进院校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培养的人才也能适应产业需求。

(三)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学改革

目前,“多媒体出版应用”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行业实际。学科竞赛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主要形式之一[4]。因此,更要积极发挥学科竞赛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导向作用,将竞赛的形式融入到“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中。竞赛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对学生竞赛项目的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学科竞赛还能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这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实现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专业竞赛大赛还能折射出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促使学院不断完善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寻找优化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的路径,推动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从而有效提升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的发展水平。此外,引入竞赛式教学法促使传媒学院在课程设置、校内外实训等方面必须紧跟其步伐,积极搭建学科竞赛平台,激励学生关注并积极参与,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竞赛教学应用于“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的教学路径

竞赛教学应用于“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的实施过程需要从课程的教学整体出发,根据教学规律探索出适合其特性的教学路径。

(一)制定适宜的课程目标,合理规划整合教学内容

竞赛教学融入“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势必要根据专业竞赛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课程总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编辑素养,通过专项训练和学科竞赛双轨并行,有效融合,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排版软件,提升专业技能,夯实专业基础,以适应行业需求。教学内容主要有方正系列、InDesign等排版软件的系统讲授与基础操作,待学生们确定将要参加的专业竞赛后,指导教师则要围绕竞赛要求,给学生介绍清楚每一项竞赛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熟悉比赛软件,结合竞赛项目开展教学设计,让学生完成与竞赛相关的练习任务。教学方法也把原来分章节、分要点的讲授方式转变为报刊图书、宣传册等专项训练的实践操作形式。由于课时有限,每种排版软件不能一一详解,但这些排版软件在界面元素、功能设计和思路上是相通的,学生一旦具备一定的排版理念,熟练掌握其中一种,也较容易掌握其他排版软件。

(二)有针对性地挑选备战学科竞赛,以赛促练

课程进入准备参加学科竞赛环节时,任课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软件熟练度、设计创意能力高低等具体情况,引导学生组队参加编辑出版类的学科竞赛项目,如“中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和“数字媒体设计创意大赛”等竞赛,让学生以参加竞赛的方式有针对性地练习与创作。任课教师要按照相应的竞赛规则,把控教学内容和竞赛实施的时间节点,随时给学生必要的提醒,根据学生准备作品时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建议和要求。专业竞赛通常都有时间上的要求,参赛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必须根据竞赛主题,快速组队,明确分工,制定选题与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耐心细致地完成竞赛内容。在课堂训练中,教师也需要深入分析赛制要求,把赛制考察能力与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讲授,让学生真正做到“以赛促学”,实现“多媒体出版应用”的课程目标。

(三)及时跟进反馈,完善“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的教学体系

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后,则进入了“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教学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模式的总结阶段。这一阶段尤为重要,无论学生获奖与否,任课教师都要与学生一起,根据竞赛情况,及时发现和总结学生参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提出后期完善教学的实施方案。这为把竞赛项目有效引入常规的课程教学,为完善现有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类课程体系提供借鉴。

四、竞赛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竞赛教学融入“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经过三年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被忽视则会影响竞赛效果,进而影响学习质量。

(一)竞赛教学考验教师的综合能力

竞赛教学融入“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虽然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任课教师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参加学科竞赛无疑比常规的教学过程要烦琐,因此,竞赛启动之前,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科竞赛特点等多重因素,制定教学目标也不拘泥于教材,而是结合赛制的内容和要求,创造性、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教學计划,课程考核也不再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评定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加入了竞赛环节的考核元素,这对教师综合统筹能力来说是一大挑战。教师在竞赛教学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知识体系和专业实践能力。(1)教师为获取专业竞赛的信息,就要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动态。(2)教师除了精通相关设计软件外,还要结合实际和竞赛内容,把教学要点给学生讲通讲透,加强实训,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策划竞赛方案,提出竞赛设计修改意见。(3)竞赛教学,教师依然是处于主导作用,要“立足学生需要,激发竞赛动机,促成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5]。竞赛中,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组织好课堂教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握好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与积极引导学生之间的尺度。

(二)关注学生参与竞赛的心理需要

竞赛教学能融入“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并成功组织和实施,其中一个立足点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竞赛教学把学生设置于教学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有效激发学生参赛动机。竞赛过程中,师生间充分交流,学生间互相配合,思想交流碰撞,协同创作,从中体现了学生社会交往的需求。竞赛除了考查学生对于排版设计软件的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设计理念、创新能力、策划水平等方面。很多学生由于排版软件的操作水平能力有限,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差异,初次参加比赛难免会有迟疑,不够自信。因此,指导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操作水平、时间、心理等因素,大力鼓励并支持学生勇于去尝试。学生若能在竞赛中获奖,则能够使之产生自豪感,促使他们日后继续参加其他竞赛,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一旦忽略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则容易影响整个环节的顺利开展。

(三)建立科学的竞赛教学评价方式

当前高等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成果为主,而学生是否参与学科竞赛并未有太高要求,也缺乏对竞赛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因此,建立“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的竞赛教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尤为重要。竞赛教学的评价方式兼顾多样性,要能体现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鉴别、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将综合判断、学生参赛激励方式、教师组织和指导竞赛的成果纳入教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中。把学科竞赛纳入到整个教学的评价体系之中,引入竞赛标准推动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专业竞赛对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引导作用,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

总之,竞赛教学融入“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中,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适时推动了“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实践教学的发展,这不仅为“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教学应用竞赛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提供了新尝试。

参考文献: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2010.

[3]曹凤萍,徐传燕,陈春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质量标准制定——以《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30).

[4]万小笠.多维视角下面向学科竞赛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4).

[5]郭军明.竞赛式教学法理论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8).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反思课程改革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