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接冬季的拥抱

2019-05-08张雪韵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9年4期
关键词:决赛鲁迅文字

张雪韵

“‘小子不敏,虽担不起一个‘彦字,却守得一方心地。好繁华,好鲜衣,不愿独孤一人,孑然一身;好美食,好山水,不愿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好梨园,好诗书,唐诗伴酒宋词伴茶,做牡丹十年荒唐梦,听小楼阶前雨。

“以秋瑾为楷模,心之所向,素履所往。执剑引戈,行于风雨大道,执笔绘锦绣,再迎风踏浪。

“以鲁迅先生为榜样,虽如野草,生之毫末,仍可星火燎原。愿化匕首,劈开黑暗荆棘,胜似闲庭信步。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这就是我,一个疯疯癫癫的‘假姑娘。”

2018年12月,全省作文大赛来到决赛公示及点赞环节。全省各地进入现场决赛的文学少年们摩拳擦掌、各显神通,用或华丽或朴实的语言介绍着自己。短短200余字,董彦伶用半文半白的语言,糅合了张岱、鲁迅、秋瑾三位大家的作品,特立独行地阐释了自己沉迷阅读、热爱生活的丰富内心世界,在众多选手中显得别具一格。

“冬季快乐,学会与自己和解”

纖瘦的身材,清秀而文静的面庞,笑起来带着甜意,又仿佛还有一丝机灵的“狡黠”。这就是获得“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八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特等奖第一名的选手——来自淮安外国语学校的董彦伶给人的最初印象。12月22日当天,决赛后的阅读及写作交流分享会上,看起来羞涩腼腆的董彦伶聊起阅读写作却不忙不乱,说话极有条理。她微微侧着头,脸上挂着一抹笑容,与主持人祝荣泉老师和台下的其他选手你来我往,侃侃而谈。这时的她未曾料想,自己凭借一篇文字清新流畅、内涵深沉温暖的现场决赛作文《冬季快乐》,赢得了评委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从60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

与很多同学看到赛题倍感“压力山大”不同,董彦伶感到很兴奋,三个题目都想写。因为刚考完试来参赛,她本来心情不佳,看到“冬季快乐”这个题目,心情倒是一下明朗了不少。“想到‘冬季这个词,我想到了顾城的话:‘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每一年,我都会给自己写一封信,跟自己对话。于是,我权且借这个题目,为自己14岁的青春做一个总结。”没有太多的雕琢和犹豫,董彦伶分了三部分来写,分别是她的迷茫期、自卑期和考试期间曾遇过的困难。她将早已酝酿好的、想要对自己说的话倾吐而出,一气呵成。“写完后,只是感到好痛快啊!”董彦伶笑着说。

“你这个似乎还不曾成长的幼童蜷缩在心底一角,拒绝迎接冬季的拥抱。这正是我极欲和你分享的。请静下心来,仔细聆听我,你的灵魂在与你对话。”“终有一天,你一定会在深深浅浅的脚印中找到方向。冬季后,是葳蕤的春,蓬勃的夏,还有硕果累累的秋,轻笑着说:‘冬季快乐。”董彦伶蕴涵深情的文章引得著名作家祁智、丁立梅等人交口称赞。丁立梅点评道:“这是仅一照眼,就打动了我的一篇文章,小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值得称赞。她把自己安放在冬季里,生命的坚韧、希望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她用轻缓温柔的笔触,用清丽真切的口吻,和自己的灵魂来了一场对话。她拥抱了她自己。好的文字是充满温度的。她做到了。”

好文章总是令人信服的。“初中生世界”微信公众号一推出这篇现场佳作,后台便涌进充满欣赏赞叹的留言:“这文字功夫,非一日之功。”“得多么用心地感受这个世界,才能在这个年纪写出这么有深意的文章。”用语凝练,含蓄隽永,董彦伶在不经意间,既完成了与自己的对话与和解,也给了读者美的体验和启示。

“不懂不编造,只走自己的路”

为什么爱写作?董彦伶似乎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她追溯起与写作的结缘历程,居然是从玩娃娃开始。为娃娃们创造故事,赋予娃娃们不同的身份背景、场景设置,仿佛微话剧一般。“对我来说,这一切都是新奇有趣的。在脑海里,我可以模拟出娃娃的对话、神情,然后对此再进行修改。”后来写文章遇到瓶颈,她都会有这个习惯:停一下,在脑中推演。参加复赛时,董彦伶写的小小说《窗里窗外》就是这样完成的。

写作高手并非一蹴而就。回忆写作文的经历,董彦伶也有过“很痛苦”的时期:“一周要写三篇日记,满心想着怎么应付。”因为没有素材,写出的作品大多不鲜活、不生动,是些“没有人气的东西”。一次,董彦伶看到一位喜欢的配音演员分享经验,忽然开了窍:他喜欢在地铁上观察每一位路人的神情语气,再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她受到启发,在课间、去食堂的路上,都注意边走边听,于是心得体会逐步积累,作文内容渐渐充实起来。“可能和我不太张扬的个性有关。我比较‘固执,知道什么写什么,不懂不编造,只走自己的路。”

善写作的女孩更爱阅读。因为家中藏书颇丰,董彦伶小时候经常会“偷”书看。她爱读《史记》,把它当故事连载,每天看几页。“看似深奥的书只要有了兴趣,似乎也变得简单了。”木心先生说过,“在书中找亲属”。随着年龄渐长,阅历和阅读量的增加,董彦伶也渐渐寻到了自己的“亲属”。她喜欢鲁迅和张岱,认为他们身上有共同点——“奇”。乱世中,他们都“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从不会委身于黑暗。都说《陶庵梦忆》过清,鲁迅的文字冷峻,可董彦伶依然在他们的笔下读到了“暖”,那是偷罗汉豆的窃喜,是吃蟹的狂放。

能写出“别拒绝迎接冬天的拥抱”的董彦伶同样喜欢史铁生,“地坛很小,但他的精神世界博大”。那篇著名的《秋天的怀念》,她读过,摘过,一字一句地背过。每当寒冷的时候,想起那句“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董彦伶便会感到精神振奋起来。这就是文字带给她的力量。

其实,拥有清亮好嗓子的董彦伶也爱听音乐、听朗诵,还做过大大小小活动的主持。“我以为朗诵和写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听朗诵也是我学习、理解作品的一个妙招。当然和阅读相比,‘此皆下品。”对她来说,能在阳光流溢的午后,坐在暖和的书桌前翻几卷闲书,便是最大的享受了。谈起未来,董彦伶谦虚地说:“在文学路上,其实我才刚刚起步,像婴儿似的。”希望阅读和写作滋养她的心灵,让她在成长路上且歌且行。

董彦伶妈妈:

董彦伶幼年喜动,爱说话,爱运动,爱唱歌,爱出游,就像一个小喇叭、欢喜果、糖豆子,带给家人和朋友快乐。稍大后,性格略沉稳。虽少有豪言壮语和凌云壮志,但性格中坚毅的一面逐步显现。她爱阅读,爱朗诵,好诗词,好读史。茶余饭后,闲暇时光,阅读是最大的乐趣。

语文老师李静:

初识她,是因为一次学校活动的主持人选拔,她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朗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慢慢接触后,发现她是一个文静、内敛、有思想、有主见的小姑娘。总见她捧着一本书,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爱读书的人,不会孤单。”真心祝福她,一如既往地与书为友,做阳光乐观、坚持自我、内心充盈的女孩!

猜你喜欢

决赛鲁迅文字
挺进决赛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