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唐代绿腰舞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擅变

2019-05-08蒋雯晶周丰琪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期

蒋雯晶 周丰琪

摘要:本文以绿腰舞为切入点,梳理由唐代经五代十国至宋代以来绿腰舞的发展脉络,分析绿腰舞在乐器使用、舞蹈服饰、舞者体态、舞蹈风格等方面的擅变过程,探讨绿腰舞擅变的客观因素和内在动力,为进一步研究唐至宋代乐舞的发展状况打下基础。

关键词:绿腰舞;五代十国;擅变过程

中图分类号:K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3-0049-03

一、前言

唐代是诗歌乐舞鼎盛的时代,经济的繁荣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得在盛唐时期整个艺术门类已经具备了相当完整的体系,舞蹈艺术也以其独立性的形式而存在,其间所孕育出舞蹈的种类之多、样貌之全皆为历代所不可企及。继唐末安史之乱后,中国进入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个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此时北方一直战乱不断,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开始逐渐替代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乐舞活动在南方仍然十分盛行,并呈现出新的特点。进入宋代之后,整个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政治、经济的新局势、新变化导致乐舞艺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方向。本文以软舞的代表性舞蹈“绿腰”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唐代至宋代绿腰舞的发展脉络,研究绿腰舞的擅变过程,探讨绿腰舞擅变原因,为进一步研究唐至宋代乐舞的发展状况打下基础。

二、绿腰舞的发展脉络

唐代的乐舞活动渗透于社会的各阶层,上至宫廷,下至庶民百姓,在节庆和宴饮中,乐舞表演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在一般宴会中表演的小型舞蹈,按其动作特征和风格,可分为“健舞”和“软舞”,绿腰就属于软舞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在宫廷和民间流传极广,深受各个阶级的喜爱。至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地区《韩熙载夜宴图》中有过绿腰舞的记录。到了宋代,绿腰舞继承了唐代绿腰舞袖的动律,删减了慢舞的部分,更加着重女子的婉柔、媚美,开始向世俗化的审美情趣转变。

(一)轻盈灵动的唐代绿腰舞

绿腰是初唐时期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胡乐之一,别名繁多,据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一条云:“绿腰本录要也。乐工进曲,上令录其要者”;白居易诗《听歌六绝句内乐》记载:“管急弦繁拍渐稠,绿腰宛转曲终头。试知乐世声声乐,老病残躯未免愁”(注云:“乐世一名六么勺;白居易《杨柳枝》云:“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處处吹”,由此可知,录要、乐世、六么在唐代都统称为绿腰。

唐代绿腰舞的主奏乐器是琵琶,白居易的《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描绘乐妓演奏琵琶曲高超技艺的名篇佳句。唐代王建《宫词》中记载:“琵琶先抹六么头,小管丁寧侧调愁”,说的是绿腰舞表演是以琵琶演奏起头的。

唐代绿腰舞姿柔曼婉畅,多运用了舞巾,风带,长袖以及腰肢的软工,总体风格上呈现了轻盈灵动之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据李群玉所作《长沙九日等东楼观舞》记载:“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盼,修据欲溯空。唯恐捉不住,飞去逐惊鸿”的记载,绿腰舞者肢体动作随音乐时缓时快,慢舞时,动作变化多端中又连绵不绝,优美而不失韵味,雅致而又娱乐;快舞时,又快如惊鸿一般,似受到什么声响的惊动,展翅而飞,急流如瀑一泻千里。唐代绿腰舞往往是在快舞的最高潮中结束,充分展现舞者高超的技艺,带给观众轻盈灵动的视觉享受和极具震撼的艺术美感。

(二)宴飨娱乐的五代十国绿腰舞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据《韩熙载夜宴图》后跋的记载:“后主屡欲相之,闻其猱杂即罢,常与太常博士陈致雍、门生舒雅、紫微朱铣、状元郎粲、教坊副使李家明会饮。李之妹按胡琴,公为击鼓,女妓王屋山舞六么”,可以确定画中描绘的就是歌姬表演绿腰舞的场景,是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绿腰舞重要的依据。

《韩熙载夜宴图》以长卷形式从右至左分成听乐、观舞、休息、轻吹、送客这五个场景,其中第二段“观舞”场景,展现的就是绿腰舞表演的场景,画中韩熙载身穿浅色黄袍挽袖执糙敲击揭鼓,以鼓手的形式出现,在一旁击鼓助兴带领宾客一起欢畅,舞者王屋山身穿窄袖长身的天蓝色舞服舞绿腰,背对观众,从右肩上侧过半个面来,右足微抬正要下踏,两手正要从身后分开,窄长的衣袖飘舞起来。在这一场景中,舞者王屋山的舞蹈体态中的头、胯、脚在空间上已经形成了三维立体式结构,是“三道弯”体态的雏形。

此外,与唐代其它仕女图不同,《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王屋山等歌姬的形象均比唐代女性体态更加婀娜多姿、趋向纤细之美;与男性造型相比又呈现出“男大女小”的特点,体现了儒家礼教中“男尊女卑”的深意,这都表明五代时期绿腰舞出现了新的特点。

(三)绮丽柔媚的宋代绿腰舞

随着唐王朝的覆灭,五代十国的纷争,鼎盛的舞蹈艺术也慢慢走向低迷,宋代统一疆土后,绿腰舞虽然不再有类似贞观之治时期的繁盛,但也获得了新的发展,由多为达官贵人娱乐转向在民间广泛流传。宋代梅尧臣的《莫登楼》中记载:“腰鼓百面红臂,先打六么后梁州。棚帘夹道多天柔,鲜衣壮仆狞髭虬”,反映了当时众多百姓夹道观看绿腰舞的盛大场面。

与唐代不同,宋代绿腰舞的风格更趋向绮丽柔媚。梅尧臣权见王氏书》中记载:“先观雍姬舞六么,妍葩发艳春风摇”,描绘舞姬体态优美,宛如娇艳的花朵在春风中摇曳。北宋何郯《无题诗》中记载:“按彻梁州更六么,西台御史惜妖娆。从今改作王宫柳,舞尽春风万千条”,又将绿腰的舞姿比喻成春风中摇摆的柳条。宋代词人黄时龙《虞美人》云:“卷帘人出身如燕,烛底粉妆明艳。揭鼓初催按六么。无限春娇都上、舞裙腰。画堂深窈亲曾见,宛转楚波如怨。小立花心曲未终。一把柳丝无力、倚东风”,无论是“无限春娇都上、舞裙腰”,抑或是“一把柳丝无力、倚东风”,都将宋代绿腰舞的“柔婉妩媚咳创画得淋漓尽致。

需要指出的是,宋代绿腰舞的主要乐器不再是琵琶,而是揭鼓,无论是《莫登楼》“腰鼓百面红臂”,还是《虞美人》“羯鼓初催按六么”的记载,都反映出鼓曲伴奏的绿腰舞是宋代新出现的形态。

三、五代十国时期绿腰舞的擅变特点

承唐启宋的五代十国时期,是唐宋绿腰舞的擅变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不论是在绿腰舞的演奏乐器、舞蹈服饰、舞者体态,还是在舞蹈风格上,都对绿腰的擅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羯鼓出现在绿腰舞的表演中

唐代绿腰舞的主要演奏乐器是琵琶,至宋揭鼓表演的形式替代了琵琶,在从“琵琶先抹六么头”到“揭鼓初催按六么”的转变过程中,其中关键的一环是五代十国时期绿腰舞中首次出现揭鼓的记载。

《韩熙载夜宴图》长卷的第一个场景“听乐”,描绘的就是韩熙载与宾客听琵琶弹奏的场景,紧接着第二个场景“观舞”,韩熙载一旁击鼓助兴,为王屋山表演绿腰舞伴奏,场景的最左边还有一名女子肩托着琵琶,像是准备离开客厅,引向下一个场景。《韩熙载夜宴图》后跋‘李之妹按胡琴,公为击鼓,女妓王屋山舞六么”,更是直接记录了琵琶、揭鼓同时为绿腰舞伴奏的场景,这也是当前关于揭鼓出现在绿腰舞表演中的首次记载。由此可以推论,宋代揭鼓逐渐取代唐代琵琶伴奏绿腰舞的起源在五代十国时期。

(二)束身短裙的舞蹈服饰

唐代绿腰舞蹈服饰从辉煌华丽转向宋代舞蹈服饰典型的“窄、瘦、长、奇”的特征,五代十国时期是其重要的转折点。盛唐时期,舞者的长裙不断加长,从最初的托曳数寸至拖地长四五尺,除此以外唐代女性还将裙腰系束在胸上为时尚,使裙子在视觉效果上显的更长,据唐代李寿石椁出土的线刻绿腰乐舞图刻可以看出,其女伎身着窄长袖内衣,外套是方领宽袖襦,束着拖地的长裙,穿长袖宽袄。

而《韩熙载夜宴图》中王屋山的舞蹈服饰与之不同,画中王屋山身着圆领、淡蓝色窄袖长衫,其长裙的尺寸较短,局部腰线的位置明显降低,并没有唐代长袖、长裙的特征,而是开始倾向于表现修长清瘦的清秀柔美之风。王屋山作为当时闻名歌姬,深受韩熙载的喜爱,在韩熙载大宴宾客时进行表演,服饰必然是精心准备的,表明五代十国时期绿腰舞的服饰已经开始转向清润之风,向宋代女性儒雅的舞蹈服饰过渡。

(三)纤丽清雅的舞者形象

唐代舞者普遍的体态特征是‘曲眉丰颊,肌胜于骨”,据莫高窟112窟中唐代《观无量寿经变中反弹琵琶乐舞》中描绘的就是舞者雍容丰满的体态造型,唐代绿腰舞的舞者体态特征也小例外,据李寿石椁内壁的乐舞图记载,其舞者体态展示的也是“浓丽丰肥之态,o

虽然《韩熙载夜宴图》中刻画的女性面型比较圆润,但较之唐代已经明显拉长,且女性身材比唐代女性更加修长,而王屋山的形象也比唐代舞者更加清瘦秀丽,从舞姿上看,虽然延续了唐代“S”型曲线美感,但已经与唐代丰满富丽之美拉开一定距离,其中女性腰部更趋向纤细之美。总体而言,通过《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刻画,表明五代时期可以说是从唐代舞者丰肥富丽发展至宋代舞者形象纤细、瘦弱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四)表演风格逐渐转向世俗化

唐代绿腰舞虽然也展现女子曲线之美,但舞蹈快慢兼之,重点突出“凌乱雪萦风,,和“飞去逐惊鸿”的急舞,往往体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奋发精神。至宋代,众多描写绿腰舞的诗句,重点都在突出舞者的婉柔、妩媚之美,说明宋代绿腰舞向世俗化审美转变。

《韩熙载夜宴图》记载的“观舞勺易景中,王屋山身穿蓝色舞衣,随着鼓乐翩翩起舞,宾客们或双手击拍,或视王屋山跳舞,观众之中一名叫慧明的僧人将目光从王屋山身上移开到别处,表现出僧人在这种场合中有所禁忌的尴尬之状。由此不难推断,王屋山当时表演的绿腰舞,也一定是挑逗暖昧、柔婉妩媚的。整个《韩熙载夜宴图》的主题也是表现南唐大臣放纵不羁的夜宴生活,在“轻吹”场景中,描绘了韩熙载袒胸露腹坐在椅子上欣赏美人的情景,犹显狂放之态;在“送别”场景中,宾客与侍女之间接触变得更加亲密,有的勾肩搭背,有的相互拉手,男女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暖昧。此外,这种柔媚艳丽的风气在五代十国时期其他艺术门类中也有体现,例如南唐词“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中的描写,辞藻艳丽、多情妩媚,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世俗化审美风气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对宋代表演风格转变产生深远影响。

四、五代十国时期绿腰舞嬗变的原因

五代十国时期绿腰舞在沿袭唐代绿腰舞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转变,根本原因是动乱的外部环境导致哲学思想、审美情趣發生根本转变,五代十国时期绿腰舞开始偏离唐代的发展轨道,向新的方向前进,并最终影响和奠定了宋代绿腰舞的发展航向。

(一)战乱导致经济文化中心南移

晚唐和五代时期,南方地区较为安定,君王重视生产,发展出若干个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南迁的高潮,约有250万北方民众定居南方,替南方带来大批的劳动力及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优秀的艺术人才和文人士子,使得文化中心由北向南迁移,南唐元宗据此得出:“自古江北文士,不及江南众多”。而此时,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受到战乱的严重破坏,乐器和乐工损失殆尽,《旧唐书》记载“安史之乱,京都为墟。器之与工,十不存一。所用歌奏,渐多纸缪。逮乎黄巢之余,工器都尽,购募不获,文记亦亡。”

至此,南方逐渐取代北方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个局面一直维持到宋代时期。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必然导致原本南方地区“非主流”的文化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主流文化。这就不难理解,唐代绿腰舞发展至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诸多的转变,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宋代绿腰舞的发展。

(二)士族阶级耽于享乐

五代十国连年兵火,政权频易,政治黑暗,在社会动荡阴影的笼罩下,士族阶层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代消磨尽他们的意志,造就了他们颓唐的心理,出现了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现象,往往耽于享乐,及时行乐之风盛行。在这种社会风气下,统治阶级大多行为放纵而不守礼法,终日征歌逐舞、以声自娱,追求感官享受。

据什国春秋》记载:“李煜在国,微行娼家,遇一僧张席,煜遂为不速之客。僧酒令謳吟吹弹莫不高,了见煜明俊醖籍,气合相爱重欢可见,做为君主李煌“气合相爱重”的不是治国的能臣,不是善战的将军,而是“吟吹弹莫不高”者,可见南唐地区统治者对于音乐的沉迷。

五代十国时期及时行乐思想,导致在诗、乐、舞中体现出绮丽柔媚的世俗化审美情趣,例如冯延巳的《莫思归》:“花滿名园酒满殇,且开笑口对﨔芳。秋千风煖鸾钗礼,绮陌春深翠袖香。莫惜黄金贵,日日须教贳酒尝”,徐铉的《抛球乐》:“歌舞送飞球,金觥碧玉筹。管弦桃李月,帘幕凤凰楼。一笑千场醉,浮生任白头”,描写的都是士人阶级纵情享乐、醉生梦死的场景。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自然不会严肃,在寻欢作乐中沉迷于凸显女性柔媚的乐舞中,这也是绿腰舞的表演风格出现世俗化的改变的重要原因。

(三)维护阶级统治的儒学兴起

唐代社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儒释道三教合一,社会上下体现的是“和”的气象。进入五代‘礼崩乐坏,文献俱亡”,统治者为改变社会风气、维护阶级统治,从而开始提倡儒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美学观点开始确立,“清丽”“淡雅”取代“华贵”“丰满”成为人们新的追求。

五代十国时期,儒学兴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统治者们推行崇文抑武政策,重新确立纲常伦理,大力提倡儒家思想,重用儒者,大力提倡科举制。以南唐为例,李异立国之初,便行贡举之制,将儒家经典列为考试的主要内容。据《十国春秋》记载:“议者以文人浮薄,多用经义、法律取士,锴耻之,杜门不求仕进”,如此重用儒吏,形成了庞大的儒者队伍,在他们的表率影响下,南唐社会儒家思想蔚然成风,并促南唐人社会经济长足发展,文化艺术兴旺繁荣。另一方面大兴教育之风,书院学馆遍布江南各地,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均有普及,据马令《南唐书》记载:“学校者,国家之矩范,人伦之大本也。唐末大乱,干戈相寻,而桥门壁水鞠为茂草,驯至五代,儒风不竞,其来久矣。南唐跨有江淮,鸠集典坟,特置学官,滨秦淮开国子监,复有庐山国学,其徒各下数百。所统州县往往有学”,可见学校密布,教育之风鼎盛。

而《韩熙载夜宴图》正是五代十国时期崇儒之风、儒家的美学观点确立的重要证据,画中图像多是男大女小,地位越高、形象越大,体现了尊卑之分,强调伦理秩序;画中女性多身姿纤细,服饰朴素同样表现出内敛儒雅之风,也正是在这种美学观点下,绿腰舞者形象“纤丽清雅”,舞蹈服饰“朴素淡雅”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结语

综上所述,承唐启宋的五代十国时期,是唐宋绿腰舞的嬗变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不论是在绿腰舞的演奏乐器、舞蹈服饰、舞者体态,还是在舞蹈风格上,都对绿腰舞的嬗变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战乱,南方逐渐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及时行乐之风和重孺兴学之风盛行,导致五代十国时期绿腰舞偏离了唐代的发展方问,开始沿着纤丽清雅、绮丽柔媚的审美情趣逐渐走向世俗化,并最终奠定了宋代绿腰舞的发展轨迹,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绿腰舞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紜牘.承唐启宋的五代燕乐——以冯晖墓乐舞图像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2015(11).

[2]周涛.从花蕊夫人《宫词》透视蜀地宫廷文化[J].四川戏剧,2004.

[3]李晓君.论《六么》[D].乐府学,2014(02).

[4]张晗.《绿腰》考证[J].文学界,2011.

[5]庞颍.《韩熙载夜宴图》中女性形象的艺术表现研究[J].文学界,2011.

[6]吴任臣.十国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李晓龙.五代十国时期音乐及其文学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8]薛居正.旧五代史·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