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社会性别分析唐代墓室壁画中的“女着男装”现象

2019-05-08田蕊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会性别唐代

田蕊

摘 要:唐代墓室壁画形象地记录了当时贵族的社会生活。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对唐墓中“女着男装”图像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唐代不同社会性别对“女着男装”风尚所持的不同思想观念。文章从男性和女性两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发展的原因。女性除了爱美之心外,更多的是对社会属性下男性身份的向往。唐代女性的衣着装饰、社会权利均为男性赋予,事实上男性仍然掌握最高权力。唐代墓室壁画中一定规模的“女着男装”现象,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空间。

关键词:社会性别;唐代;墓室壁画;女着男装

唐代壁画墓系统科学的考古发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之后的几十年,陕西关中地区出现一批规格高、时间可考、内容精美的壁画,引起各界学者的关注。李星明的专著对唐代壁画墓的主流模式进行探讨,并对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进行单独研究。荣新江在其文章中探讨了“女扮男装”的成因、发展以及其中显露出的女性意识。赵彬宇的硕士论文对“女侍男装”人物形象进行了具体分析。杜娴婷的硕士论文中有一部分详细地对“女着男装”“女扮男装”等名词进行辨析。姜爱萍的硕士论文中分析了“女着男装”中“服妖”的情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女着男装”现象进行新的解读。众多文章中都有谈论到“女着男装”现象的成因,原因大多归结为唐代社会风气包容开放、女性地位提高、女性意识觉醒等。本文以图像为基础,从社会性别理论出发,分析不同视角下对此现象的不同反应,男性意识与女性意识的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女着男装”的发展演变。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挖掘“女着男装”图像背后所反映的唐代两性权力关系,以及两性在相同社会结构中的不同思想观念。

一、研究及发展概况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性别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在体现出权力关系的同时区分出社会等级关系。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年)的《第二性》中提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女性的社会身份是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被建构出来的。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年)的《男性统治》描绘了社会权力结构中男性对女性的“性别统治”,揭示了其内在的逻辑规律。他的论述从理论上推翻看似“合情合理”的性別等级制度,为女性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的可能性。

从现有考古发掘来看,唐代墓室壁画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年代序列,但对其分期各家众说纷纭。如王朝闻的“三期说”、宿白的“五期说”、李星明的“四期说”①等。本文参考现有分期,根据研究需要做出划分,初期为唐高祖-唐高宗(618-683年)、盛期为武周-唐玄宗(684-756年)、晚期为唐肃宗-唐哀帝(756-907年)。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陕西、山西、新疆等地陆续发掘和清理出众多壁画墓。根据李星明、荣新江、赵彬宇等人的研究,早期壁画墓中出土的“女着男装”图像约有42人,盛期约有68人,晚期可能仅1人。唐太宗时期就已出现女子穿着男装的现象,至盛期迅速发展,之后数量急剧减少。此风尚在壁画中的发展演变对应当时唐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可以透过图像探寻现象背后的成因。

唐朝初年,与胡人交往频繁,可能使唐代女性将胡服当作新的流行风尚。段蕑璧墓中出现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女着男装”图像合乎情理。胡人服装新潮便捷是唐代女性追逐的可能原因之一。但“女着男装”能在唐朝风靡百年,更重要的可能是女性对男性社会属性的崇拜或向往。

二、决定性因素:男性对于风尚态度的转变

在以男权为主的封建社会,“女着男装”这场风尚的兴衰必定不完全由女性主导,男性对风尚所持的态度依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经过数百年的战乱纷争,唐初封建传统礼教势力薄弱,男权社会并不会过分强调事物中所代表的男性权力属性。这就给女性着男装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陕西咸阳底张湾薛氏墓《男乐图》②中男乐师跪坐吹乐器。在他男性化特征明显的面部,最显眼的便是颧骨处的大面积红色脂粉以及弯弯八字胡须下浓艳的红唇。图中虽然只出现他一人,但想必周围跪坐的男乐师与他不会有太大差异。陕西咸阳底张湾薛氏墓《男侍图》③中的男侍,中分发式,眉眼之间、颧骨处、面颊处均涂抹淡橘色胭脂。对比同一页面的《女侍图》可以看出两人在妆容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陕西西安东郊苏思勖墓《男侍图》中拱手站立的男侍、《男侍图》及《抬箱男侍图》④中的男侍均在颧骨处涂抹淡红色脂粉。

通过壁画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男性权力属性相对薄弱,男性对于女性装扮也没有那么排斥。在这些墓室中出现了数量不少的男性涂抹胭脂的情况,说明这在当时的社会可能不是个例,也不会是受人鄙夷的事情,不然不会出现在墓室壁画中。由此可以看出具有符号化象征意味的妆容服饰在实际操作中有更大的灵活性。

唐晚期儒家伦理道德加强,社会对女德女教大力提倡。壁画中“女着男装”图像数量急剧减少,仅在吉林的贞孝公主墓中发现疑似图像⑤。唐晚期男性为重整以男权为中心的政治统治秩序,极力压缩女性权利,使她们重新回归传统。“女着男装”这样的“奇装异服”数量减少也就不足为奇。

三、主观性因素:女性对于男性身份的向往

在唐朝,武则天、韦后、太平公主等女性轮番登场,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但即使这样,她们的女性身份依旧受到传统男权思想的诟病,她们在从政的道路上极力弱化自身的女性属性。但是女性拒绝女性属性,并不会因此获得男性属性,甚至女扮男装也不能使她成为一个男人,而是一个打扮成男人的女人。波伏瓦提出一个健全的个体应该是有性别特征的人,放弃女性身份就是放弃一部分人性。⑥唐代女性对于这一点有清晰的认识,她们认同自己的身份,只是用一种微妙的方式重新演绎。

男女身份中的性别差异靠视觉符号来体现,通过诸如妆容配饰、衣着姿态等一些定型的视觉线索进行性别辨识。⑦壁画中的女穿着的着男装大多是圆领或翻领袍衫,可以显示其女性身份的是不同的鞋裤、头饰及妆容。房陵长公主墓⑧中穿红色袍子的侍女、阿史那忠墓⑨《抱弓箭女侍图》中侍女同样穿红白相间的条纹裤。房陵长公主墓⑩前甬道西壁的侍女头戴黑色幞头,颧骨处敷红色圆形妆粉,唇抹红色口脂,身穿红棕色翻领长袍,下穿条纹裤。韦浩墓{11}《喂鸟侍女图》中侍女头戴幞头,身着黄色织锦镶金翻领袍衫,袍衫上有精美的花样,在衣领、身前均绘有三色浪花图案,袖口绘有三色花朵。章怀太子墓{12}中着男装侍女同样如此。

壁画中的侍女虽然身着男性服饰,但是在仔细分辨时属于女性的装扮依然明显。她们面部线条柔和,五官俊美。由此可知她们认同自己的身份,穿着男装可以看作是一种手段。相对于女性妆容服饰繁多的样式,女子着男装的样式相对单一,大多是对男性服饰的直接引用,说明女性着男装并没有想要使其发生质的变化。当时的社会也不会允许服饰制度发生根本改变。唐代女性正是通过对视觉线索中两性对比的弱化,使自己可以得偿所愿。

四、结语

正是男性决定他们最高地位的神是女性还是男性,女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总是男人给她们指定的。众多女性掌握政治权力,使人产生“女人能顶半边天”的错觉。唐玄宗继位及之后封建势力的回归,证明在当时的社会无论女性达到怎样的位置,社会始终是男性的,政权总是落在男性手中。波伏瓦认为:“女性化的”女性把自己变成被动的猎物,力图把男性也降低到肉体的被动性,她把自己物化,显得顺从,设法将男性束缚住。相反,“解放了的”女人想变得主动,掌握权力,拒绝男性强加于她的被动性。{13}波伏瓦所说的两种女性在唐朝社会都有很好的体现。第一种女性就像《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虢国夫人,她以美貌为武器,吸引君王的目光。第二种女性则是武则天这样的女性,她们站在更高的平台,拥有更远大的抱负,依附于男性远远无法满足她们的理想。因此她们以妆容服饰为手段,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實现自己的理想。

从唐代墓室壁画“女着男装”图像可以看出唐代女性着男装风尚的兴衰历程。唐代女性以妆容服饰为手段表达出她们对两性关系的诉求。男性在掌握话语权的情况下,对于风尚是一个从认同到抵制的变化过程。我们通过壁画中的图像跨越千年与唐代女性对话交流,看到了她们独特的风采。

注释:

①⑤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画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306

②③④中国美术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全集13绘画编:墓室壁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118,119,123-128,

⑥{13}波伏瓦.第二性[M].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546,585.

⑦罗伯森,迈克丹尼尔.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66

⑧⑨赵彬宇.陕西唐墓壁画中“女侍男装”形象成因考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6:67,68

⑩周天游.唐墓壁画珍品:新城、房陵、永泰公主墓壁画[M].邱子渝,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47、49、61.

{11}李国珍.大唐壁画[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6:78.

{12}赵彬宇.陕西唐墓壁画中“女侍男装”形象成因考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6:69.

参考文献:

[1]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画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邓小南.唐宋女性与社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3]赵彬宇.陕西唐墓壁画中“女侍男装”形象成因考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6.

[4]杜娴婷.性别角色认同视角下的女着男装现象:以唐朝女性服饰为例[D].北京服装学院,2010.

[5]姜爱萍.唐代“服妖”研究[D].青岛大学,2016.

[6]波伏瓦.第二性[M].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7]布尔迪厄.男性统治[M].刘晖,译.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8]王朝闻.中国美术史:隋唐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J].考古学报,1982,(4).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性别唐代
夫妻忠诚协议法律行为之样态分析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中国梦与社会性别平等问题探微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对当代大学生国际时事关注度的社会性别分析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健康公平性探析
新媒体时代网络化个人主义对社会性别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