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后的李唐与南宋山水画
2019-05-08刘宁
刘宁
摘 要:传统的山水画艺术在南北宋时期有着不同的绘画风格,尤其到了南宋时期,绘画风格出现了新的样式和新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山水画艺术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宋室南迁,大批画家南渡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内心的思想感情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促使他们在绘画上做出改变。这一时期的画家不仅仅在笔墨语言上有了新的变化,而且更加注重富有感情色彩的山水形象。李唐经历了北宋和南宋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后期其山水画创作影响更大。从他北宋和南宋两个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绘画风格上的转变,南渡后的李唐改变了北宋时期以大山大川布满画面的构图样式,创作的作品更加简洁,更富有新意。
关键词:南宋山水画;构图样式;笔墨趣味;李唐
一、南宋山水画产生的历史背景
元四家之一的吴镇称赞李唐:“南渡画院中人固多,而唯李晞古为最佳。”明四家中的文征明、唐寅称誉李唐为“后近之准”。元明以来的画家对南渡以后的李唐的推重,可以进一步说明李唐在南宋时期山水画上高超的造诣。李唐在北、南宋时期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是由“崇古”向“独创”精神转变,他在南宋时期的绘画创作,开创了“顶天立地”的绘画样式。这种新的绘画样式的开创对这一时期的画家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萧照、刘松年、马远、夏圭受到的影响最大。他们是李唐截景式画风的极大继承者。李唐开创的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局部取景的绘画样式,是后期形成“边角之景”的“残山剩水”艺术特色的开端。
山水画艺术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大批山水画家从北宋南移,从而促进了南北绘画风格的极大融合,李唐作为北宋院体风格向南宋院体风格转变的过渡性画家,在这场巨变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南宋时期绘画艺术上的关键人物,在画史上有着“系无旁出”的美誉。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及影响主要体现在“南渡”以后,面对与北方不同的自然风景,且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发生巨大变化,促使他画面构图布局和笔墨语言上的转变:在构图布局上改变了北宋时期以主峰为主的全景式构图布局,开创成为自己独特的取自然山水的一角来充满整个画面的构图样式。这种截取一角充满整个画面的构图方式,具有简约、豪放的新风貌。从他北宋、南宋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绘画风格的极大转变,例如从他的山水代表作品《万壑松风图》和《清溪渔隐图》中,可以看出他在山水创作构图布局上的革新和创造,从而呈现独树一帜的新风貌和新特点。相比之下,南宋时期的绘画不仅在笔墨、构图上有着新的特点,而且画面更加具有趣味性。
二、南宋山水画的发展
五代两宋时期的山水画趋于成熟,不仅山水画家人才辈出,而且在山水画理论上也有了建设性的突破,画家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他们根据不同的自然地理和环境特点创新出了不同的绘画样式,并且发展了水墨山水画以皴、擦、点、染的特殊表现形式,这一时期的绘画极大发挥了唐、五代时期蕴含的潜力,从而有力地提高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水平。
南宋时期虽然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遭受了失败,只剩下半壁江山,但是南宋时期的绘画艺术并没有就此没落,而是成为一个在绘画艺术上繁荣昌盛的时代。由于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大批北方的画家南渡江南,北方画家南渡江南不仅推动了江南山水画艺术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南北宋绘画艺术的融合,促使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南宋在临安建立都城以后,画院沿袭了北宋的旧制,但山水画艺术也由此经历了一次巨大变革,形成了南宋院体山水画,以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为代表形成了一种新的绘画样式和艺术风貌。他们四人并称为“南宋四家”,其创作在构图布局和笔墨语言等方面上,对南宋画坛产生巨大的反响,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环境、地域的影响和制约,画家的绘画风格和他所处的环境、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地制宜”这句话在艺术创作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画家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地域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笔墨语言进行创作。山水画艺术在南宋时期产生了新的变化,产生“新变化”的原因和艺术家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表现细致、精巧,注重细致刻画自然景色是南宋山水画家们的典型特点。他们摆脱了北宋时期艺术创作的构图形式,更加注重描绘富有感情色彩的艺术形象和更加浓郁的诗意色彩。他们舍弃了北宋时期金碧辉煌的青绿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和全景式的构图样式,转变为注重运用水墨的表现形式。南宋画家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在水墨语言上的运用和表达,使画面的水墨味道更加浓郁,水墨淋漓、健笔皴擦的画风由此产生,南宋山水画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而又影响深远的南宋院体画派。产生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离不开南宋时期地域和政治的变更,这使得画家面对不同的地貌而产生不同的情感并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 ,北宋画家大量南渡江南极大提高了南方的艺术水平。
三、由《清溪渔隐图》看李唐山水画的构图特点
李唐(约1066-1150年),字晞古,是一个全能的艺术家,不仅在人物、花鸟画上有所成就,在山水画上的造诣和影响更大,是南宋四家之首。他是在北宋时期的宣和画院逐渐成长起来的画家,并在宣和画院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他晚年变法的创作作品《清溪渔隐图》(图1),是他南渡后最具有浓厚水墨趣味的艺术创作,代表李唐山水画创作的进一步发展。这幅创作于南宋时期绍兴年间的纯水墨画,在笔墨语言上改变了北宋时期的表现方式,墨中带有较多的水分,纵横分别为25.2厘米、144.7厘米。“河南李唐笔”是这幅作品的款署,在绢的中上部分有“李唐清溪漁隐”字样。
李唐的《清溪渔隐图》笔墨十分精湛,构图上采用的是截取式的方法,作品中山石、树木都是自然景物中的一部分,所要表达的是雨后钱塘江山区的秀美气象,画面清新,一片生机。画面中最前边的近景是茂密的树木,树木比较繁盛,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这些树木经过雨后的洗礼显得更加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树木向溪水倾斜,生长得极其茂盛。画面当中的溪水渐渐流入湖中,渐行渐远,远处对水波的处理比较简洁,使得溪水、河堤与天空渐渐的融为一体,消失在了远方。画卷左边山石旁边的临水处有一处水磨房,乡间的水磨房在画面中特别富有趣味性,从水磨房有小桥连接着对面的河堤,通过小桥可以通向彼岸。
作品中河岸边上的山石旁,稀稀疏疏的芦苇当中,有一名渔夫在船上钓鱼。这名渔夫在山石角落旁,稀疏的芦苇后边,这样的表现方式更加贴切地体现了李唐《清溪渔隐图》山水作品中的“隐”字(图2),使得画面更加具有诗意和趣味性。更加诗意和富有趣味性以及对真实细节的具体描绘,也是南宋时期山水画艺术的典型特点。仔细观察这幅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可以看到在作品最右边位于坡脚的地方,有几块石头从河水里露出水面,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这个小细节是在描绘溪水清澈。在清澈的溪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浸在水底的石头,这样的画法在古人的作品中很少出现过。
四、结语
中国的山水画艺术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艺术特点,其中的艺术风格丰富多样,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画家往往都是借鉴和学习前人诸多画家的绘画优点,通过创作加以运用和吸收,从而更好地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当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会对画面的“构图”进行安排,作品的构图和恰如其分的笔墨运用,呈现出舒适的画面效果,从而传达艺术美。南宋时期以李唐为首的山水画艺术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这一时期整体的构图样式。南渡后李唐一变北宋时期的山水画样貌形成新颖独特的风格样式,无论是构图布局还是画家的用笔用墨,都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出来。
从他代表作品《清溪渔隐图》分析他“南渡”后的绘画风格特点,以及他对南宋诸家所产生的影响。南宋诸家虽然继承了李唐的画风,但在构图布局和笔墨语言的表达上又有新的变化和创造。如刘松年继承了李唐水墨山水画的韵味,但他的画风更加倾向于精细工整,在山石、树木等的表达上又有自己独特的风貌。马远和夏圭是李唐“局部取景”山水画风的有力推动者和完成者。二人的山水画表现得更加简练、概括,所呈现的画面更加富有感染力和韵味,把李唐开创的局部取景的构图特点以及刚劲简约的风格特点发展到了极致,开启了南宋山水画坛新的篇章。其画风简约大胆,趣味浓厚,一变唐、五代、北宋的山水画构图而成为取自然山川中的一角和局部取景的构图方法,形成自己的独特样式。
参考文献:
[1]刘墨.插画中国书画艺术[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
[2]德珈.THE GOLDEN AGE OF水墨[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3]尹明月.浅析宋代山水画的空间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6.
[4]杜燕.浅析南宋山水画的构图形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6,(17).
[5]王璜生,胡光华.中国画艺术专史:山水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6]刘晓路.中华艺术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鄭朝,蓝铁.中国画的艺术与技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9]卲洛羊.中国画家丛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10]刘会彬.中国国画名作100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河北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