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管理“瘦身减负”归何处

2019-05-08陈娟

中国德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留痕瘦身检查

2018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近年来,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不断加强,激励鞭策的指挥棒作用有力发挥,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但也存在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地方和基层应接不暇、不堪重负,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既不利于集中精力抓落实,也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把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此规定的出台,对于疲于奔命的基层学校和老師来说,实在是“得民心,快人意”的重大举措。

笔者是市属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大量时间被各种“检查”和“落实”占据,苦不堪言,能坐在办公桌前安心备课或是站在讲台安心上课无异于是一种享受。临近期末,提交给学校的汇报材料,需要对一学期的工作进行罗列和归纳,据不完全统计,2018—2019学年第一期,来自于上级和学校层面的各项检查与视导、收缴与汇总、布置与落实,落实在纸质材料的,明令规定要“留痕”的,且与科目教学和班级管理无关的任务多达22项,平均每周一项,其中还不包括“学校每周例会”“年级每周例会”“班会”“年级一日常规七项检查”“学生一日常规七项检查”。可以说,教师在学校的至少1/3的时间都被这些与教学无关的任务所消耗。

有些工作,是学校教学、年级管理和班级管理的一部分,必不可少,但若是太过于繁重也让人难以承受。因此,笔者借此契机,以一线老师的视角,给学校的“减负瘦身”提一两点建议。那么,“瘦身”瘦哪里呢?

首先是城市创建。城市创建事关民生,学生理应为城市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但若是让师生经常性地“为文明添彩,为创城助力”,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到街头捡拾垃圾、清扫环境,让教师指挥交通、维持秩序,是否是用力过度了呢?让学生经常地承担成人的工作,是制造声势,还是制造噱头?让教师放下书本用相当多的精力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是不是顾此失彼?如果必须,是不是需要一个度?

其次是材料检查。学期初,各机关和领导部门都纷纷深入一线,进行检查和指导工作,这些检查工作,不过就是“翻材料、开座谈、转一转”三部曲,甚至这种指导多停留在“材料检查”这一层面。但这些材料,格式化、套路化,没有实质内容,有的学校甚至练就了用一套材料应对多个检查的“本领”,套用一个模板,改改关键词,调整调整结构,以此应对不同部门的工作要求。那么,这种徒有其表、歌功颂德,甚至弄虚作假的材料对学校教育会有实质性的帮助吗?不客气地说,这种“虚张声势”的检查和指导更像是“扰民”。

学校瘦身还应该“瘦”那些假大空的面子工程、材料留痕。举例为证,某校的一大亮点就是“全员帮扶”,规定全校教师每人必须帮扶几位学生,要通过个别谈话、联系家长、课程辅导、走访家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深入帮扶,而且,还必须要有纸质“留痕”。那么,问题来了:对学生并不熟悉的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深度帮扶?专业并不能弥补学生知识缺口的教师又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囿于校园里的老师,如何能通过课余时间深入一线进行家访,家访又能谈些什么?再者,若教师这边没有问题,家长是否有时间、是否愿意接受家访也是一个问题……这些所谓的学校的“帮扶措施”只不过是学校的一个“政绩工程”,所谓的“纸质留痕”只不过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实证材料,于学生则全无用处,这样的“面子工程”还是不要的好。

学校是育人的场地,教育是育人的工程,如何将“瘦身”变“健身”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在笔者看来,“瘦”掉与教育无关的工作,“健”些与育人有关的环节,会更有益处。那么,“健身”该健何处?

首先,把“创城”的窗口效应内化为校园里的“学生行为素养”或“日常行为规范”。通过校园和课堂,在意识上引导,在行为上规范,在家庭中渗透,在宣传上彰显,尽量不挤占教师和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把时间还给课堂,让学生回归校园。

其次,检查转化思路和方式,多走“群众路线”。各级部门的检查,应该摒弃衙门“摆架子、做样子”的工作作风,带着问题进校园,力求每一次检查都能解决和落实几个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片云彩”。教育专家进校园,应该多点“暗访私访”,多点“日常监督”,要做到“不按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直奔基层,直达课堂”,用自己的学识和素养为一线老师传经送宝、铺路搭桥。

再次,精简各种会议,讲求网络实效。作为一线教师,最怕的就是领导召集开会。学校虽小,负责人众多,一个个领导谈下来,半天时间便过去了。作为科任教师,身在会场心在课堂,听着冗长的各项指导和报告无异于如坐针毡。笔者建议,有些可以通过纸质传达的材料,是否可以避免会场交代,而是通过网络传达。这样,既可以让工作得到落实,又可以把自主权交给教师,让教师抽出时间灵活解决问题。

最后,留痕要留在实处。校园应是一片净土,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书育人。我们讲求的“留痕”,不是应付检查的各种假大空的套路性文字,而是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的“留痕”。学校要求“留痕”的各种材料保留期限是一周年,一周年内尚有可用,一周年后便成垃圾。而给学生留痕的点滴,却被学生永久珍藏。有意义的留痕,应留在课堂对话、课余交流、学生成长等方面,围绕着教育、教学和学生发生的一切才是真正需要留痕的。一切为人的记录都是永久的,一切为形式的留痕都是速朽的,为政者和为师者都需要谨记。

总之,各级领导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在面对学校教育的时候,要厘清学校的办学边界、教育部门的管理边界、师生应尽的责任边界,处理和平衡好量化痕迹管理与教师职业特性的关系,不能让各种社会工作无下限渗透,让教师和学生既流汗又流泪。

【陈娟,山东省临沂第三十九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谷 月

读者热线:010-62027830

投稿邮箱:zgdy_guancha@163.com

猜你喜欢

留痕瘦身检查
给自己的课“适度瘦身”
婚前检查与孕前检查资源联合应用对优生优育的影响
一剪梅·年届七旬常闭门(通韵)
让一个吻 不要留痕
何须刻意留痕
检查版
检查版三
Playjng with ch & sh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
影视对白《去日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