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生涯规划,让思想政治课更具实效性

2019-05-08陈治儒

中国德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政治课高中生职业

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对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了分析,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贯彻大会精神,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当务之急。《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大会精神,探讨实践应对,为新时代教育发展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3月18日,他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应帮助学生确立明晰的生涯规划,让学生“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促使其立德、立志,进而激励其立业、立功,则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基于“合格”,把准“建设者”方向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树立人生目标、确立生涯规划的关键时期。尽管学界对“生涯规划”的定义较多,但通常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通过对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预先进行生涯系统安排的过程。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维度来看,明晰的生涯规划,不仅注重学生“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更要回应“社会需要怎样的人”,二者的平衡点,就是对学生未来最佳的生涯规划。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是引导高中生树立合理生涯规划的前提。探寻新时代教育的内核,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社会主义事業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建设者”与“接班人”是统称,虽有行业和岗位差别,但“合格”至关重要,合格是社会对“育人”最基本的要求。

明德是“合格”之基。先成人后成事,生涯规划首先要以“明德”筑牢成人之基。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伯将一个人的生涯发展划分为多个阶段,其中15—24岁被称为职业认同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学生了解自我,进行特定的教育选择或职业选择。这一关键期,基本的知识仅是成长性智能准备,更需要为学子提供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公德教育、法规教育、情商教育、国策教育、行业和职业状况教育。《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开宗明义讲述了课程性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一言以蔽之,无论学生将来要干什么,都需要补足“道德”之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就成为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要义。

立志是“合格”之要。有志之人立长志,高中生生涯规划要以“立志”建树合格之魂。据应届毕业生网调查显示,67.9%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在报考专业时是“盲目的”。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57.9%高中阶段只重视文化课学习,社会信息闭塞;41.6%对高校专业了解有限;38.6%从小就不注重对兴趣的发掘和培养;37.4%学校只重视升学率,缺少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关注。数据背后有其综合因素,但大多数高中生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没有明确的奋斗志向,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思想政治老师帮助学生明确“想干什么”“该干什么”,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使自己对其人身价值进行定位,在综合优劣势中对比分析、弥补不足,理性规避对现实的茫然,促使其保持拾级而上的动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识是“合格”之本。“能干什么”是生涯规划的核心,空有报国之志,而无真才实学,岂能担当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专门的学习学到的,而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中看、听、与人交往时所获得的知识。”政治老师在给学生传授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具体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学科素养,培养其思维,拓展其视野,增长其见识,方可为当代高中生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二、立足“可靠”,担当“接班人”使命

满足社会更高层面要求,是引导高中生建立科学生涯规划的必然选择。基于合格之上,社会对当代青年更提出了“可靠”的要求。怎样的人才算作“可靠”人才?说到底就是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的根本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可靠”的要求,集中体现在政治认同、政治信念和政治素养方面,贯穿于高中三年乃至其成长的全过程,需要不断引导其明辨是非,校准方向,强化正确的价值认同感,更需要锤炼和考验,巩固立德树人教育成效。

强化政治认同,为职业生涯奠基。高中生生涯规划,首先要求学生走“正道”。立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代高中生,无论其未来从事什么职业,个人的路线如何设计,都不能偏离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大道”。也就是说,我们培育的具体行业工作者,都是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偏离这个政治方向,就是对学生生涯的误导。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做好学生未来发展的引路人,必须从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入手。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政治自信心。

坚定政治信念,为职业成长固本。高中生生涯规划,需要学生守“正心”。选择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拥护,这就形成了政治信念。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旗帜鲜明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的中国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无论学生将来干什么,都会成为品德过硬、素养过硬的可用、有用、能用之人。这方面,在《政治生活》教材中贯彻明显,课程从公民到政府,从民主制度到国际社会,延伸到公民的日常政治生活,横向比较东西政治文明的差别,清晰地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学生树立政治信念,筑牢了认知根基。

厚植政治素养,为职业成就添彩。高中生生涯规划,需要学生立“正品”。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特征,就是全方位厚植学生的政治素养,集中体现在课程中,就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四者之间有机统一,政治认同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之所以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科学精神关乎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应有的能力和态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观点,也是達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法治意识体现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捍卫尊严的必备品质,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必然要求。公共参与展示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担当,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当然行动。概而言之,作为公民培养的目标,对应思想政治素养的四个要素,就是要培养有信仰的中国公民、有思想的中国公民、有尊严的中国公民、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三、定位职业,做好“时代人”准备

新时代,社会发展加速,人工智能对人的挑战越来越大,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如何让学生不至于毕业即失业,勇立于时代潮头?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立足当前,改善教学,落实学科素养;又要基于学生长远,帮助学生规划生涯,促使学生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同时,做好个人职业生涯选择,提前积累相关素养,进而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强化定位,明确职业需求。作为即将成年的高中生,教学中理应使其明确未来的角色定位,并与之对应树立职业意识。仔细梳理当前政治课4本教材,可以清晰地看出,教材中涉及的职业十分明确,分工也较为清晰。《经济生活》教材中涉及的职业有:审计师、股票经纪人、业务经理、定价分析师、统计师、财务顾问等。《文化生活》教材涉及的职业有:文化的继承者、文化的创新者、文化的传播者、文化的受益者等,涵盖人的一生不同阶段。哲学生活更多地把学生放在人类社会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尽管职业有别,教学中只有将学生“带入角色”,引导其提前体验角色,则能为其将来理性择业提供领域和方位导航。

辨别门类,强化职业选择。高中生生涯规划是要找准学生的兴趣偏好和行业倾向,助力其“入对行”,成为某种“职业人”。《经济生活》教材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中,罗列了我国劳动者的职业情况,分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细类。既包括传统的行业职业,也包括室内环境治理员、数字视频设计师、风险管理师、科技咨询师、公共营养师等新兴职业。面对多变的职业,除了对高中生开设专门的职业规划课,思想政治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洞察力和社会经验,根据日常了解到的学生的性格特征、气质特点、个性偏好,给出“对路”的行业与职业建议,并在教学中暗示其树立职业自信。

对接专业,作好志愿选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决定了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当前学科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走向,给学生一个精准的专业导向,化解大多数学生专业迷惑。利用“作好就业准备”教材内容,向学生普及有关专业知识,则可以补齐学生不会选报专业的短板。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当前中国大学,共设置13个学科,92个大学专业类,506个大学专业。13个学科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这些学科门类奠定了学生未来的专业方向,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力所能及地讲明学科和专业要求,对比专业走势,帮助其疏通理想专业的路径。

四、激发热情,强化“劳动者”素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职业,助力学生成人、成才进而成功。社会的竞争多变,唯有培养基本的职业精神,才会帮助其在顺境中不自满、逆境中不懈怠,最终创造幸福生活,成就无悔一生。

培育辛勤劳动精神。职业生涯以勤劳开启,以勤劳贯通。现在很多高中生长期娇生惯养,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能劳动已成为青年的一种通病。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生活》教材通过大量图文资料,全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无论是彩陶青铜、茶叶丝绸,亦或“四大发明”、世界奇迹,还是三峡大坝、青藏铁路,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接续奋斗的可贵品质。可以说,中国人所拥有的一切,都凝聚着国人的心血付出,浸透着辛勤汗水,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潜移默化地感召着当代高中生,唯有传承勤劳精神,才能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结合高中思政课有关内容,老师可以适当地安排学生参加一些家庭劳动、公益劳动、集体劳动以及社会实践,可以达到深化认识、提升技能的双赢效果。比如,在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时,不妨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庭购物,学生有了购物的“货比三家”“讨价还价”的生活经验,就可以更加真切地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还有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时,与其说教什么是友善,倒不如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力所能及的“义务植树”“环保见行动”等公益劳动,在劳动中强化了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爱护环境观念,便能将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到实处。

心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只有积极关切学生生涯前途,助力其立远志,激发其下苦功,必然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试想若干年后,学生在各自岗位上干出一番天地,成功幸福生活时,或许早已忘却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但会收获一段美丽人生。

【陈治儒,陕西省宝鸡中学党政办公室副主任,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张楚然

猜你喜欢

政治课高中生职业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我爱的职业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