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如何展现“视角”之美

2019-05-08豆党锋

求学·素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重器视角思维

豆党锋

雨果在谈到莎士比亚的天才时说:“天才与凡人不同的一点,便是一切天才都具有双重的返光。”所谓“双重的返光”,从实质上讲,便是一种思维品质。

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语文学科素养,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学科素养在近两年高考作文试题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如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II“战机修复”,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改革开放三部曲”,2018年上海卷“需要与被需要”,2018年天津卷“器”,2018年江苏卷“语言”;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要求“从十二个关键词中选取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所以考生的文章只有尽情展现思维“视角”之美,才能“迎合”高考命题之“潜规则”,进而夺取高分。

一 不愠不火——视角之美,美在思辨

所谓不愠不火,就是考生在立意时,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问题,如既看到其正面,又看到其反面;既关注现象,也思考其原因与实质;既关注现在,也关注未来;既关注其影响,也思考其解决方案;等等。

1.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是事物运动最本质的特征。故考生在论证一个问题时,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分析,就不可能透彻分析出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规律。只有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思路才能纵横捭阖,论述才能辩证有力。

如2018年上海卷优秀作文《被需要的背后》之片段——

这种“被需要”的心态还源于人们内心对理想不够坚定,对自我价值不够肯定,所以总是渴望通过别人的肯定来塑造自我。南丁格尔曾说,自己走向战场成为“提灯女士”并不是因为谁需要她这样做,而是她相信作为一个心怀众生、爱好和平的人必须这样去做。由此可见,坚定的理想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足以超越“被需要”的狭隘心态。

那么,如果这种“被需要”的心态变得很普遍,又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从个人来讲,人们会不断追随他人的需要而最终迷失自我,因为如果时刻想着满足他人的需要,又怎会有暇顾及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呢?更何况,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需求,人非全知全能,又怎能什么都能满足呢?这样下去,非但不会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反而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消极状态。

从社会角度来讲,这种“被需要”的风气会让社会陷入“需要”与“被需要”的网,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如果社会中人人不是需要别人干什么,就是觉得自己需要为别人干什么,那么,人类终究会演变成“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只会追随他人的意志,最终消磨多元的价值观,使社会不再多姿多彩。

本片段考生首先展现“被需要”的心态存在的原因,接着运用发展的思维看问题,从个人角度与社会角度阐释此心态带来的危害。作者着眼于“被需要”的现象、原因、未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战胜“被需要”心态的重要性,可谓思路开阔,论证有力。

2.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

只有用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思维去分析问题,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故考生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其利,也要看到其弊;既要看到其主流,也要看到其支流;既要看到其成绩,也要看到其问题……

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优秀作文《写意与写实之间的中国》之片段——

中国的空气污染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翻开报纸你看到的大多是这样的关于中国的报道:空气污染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望而却步,雾霾使原本居住在中国的欧洲人计划提早回国……在这些报道中,或许有些存在夸张与妖魔化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穹顶之下的沉沉雾霾,的确是当今中国的现实写照。

但这并非中国的全貌,危机之下也潜伏着希望的新绿。如今我们倡导弘扬传统文化,而写意精神下的“天人合一”思想让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注重环境保护,如大力将新能源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化危机为转机。互联网与共享经济热潮下的共享单车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希望之光,它正在人们的一脚一踏中为治理雾霾助力加油,它是中国活力与希望的体现,蕴含着中国未来的无限可能。

本片段考生先展现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然后用“但这并非中国的全貌,危机之下也潜伏着希望的新绿”这一过渡句过渡到对问题另一方面的论述,考生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使文章既哀而不伤,又充满了极强的思辨味儿。

3.用对立统一的眼光看问题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克服,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又能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便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考生用对立统一的眼光看问题,能使文章见解深刻。

如优秀作文《方圆之间写人生》之片段——

纵观中华历史长河,有魏征大胆直谏的方,便有长孙无忌深谋慎思的圆;有张居正锐意改革的方,便有申时行调和中正的圆;有法家严冷不阿的方,便有道家清净自然的圆;有顾准“拆下肋骨作大炮”悲壮的方,便有鄧小平“三进三出中南海”般理性的圆……“上善若水任方圆”,方与圆缺一不可,殊途同归。盛世也好,乱世也罢,方与圆的对立统一是开创辉煌的大神,是民族生存的哲思,更是民族智慧的传递。

这段文字,作者没有否定“方”,也没有否定“圆”,而是认为“方圆结合才是开创辉煌的大神,是民族生存的哲思,更是民族智慧的传递”。考生将方与圆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完美结合,并指出其哲学与现实意义,使文章充满了十足的思辨味儿。

二 步步为营——视角之美,美在逻辑

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把握住具体对象的本质规律,进而全面准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考生采取逻辑思维行文,会使文章各层次之间步步为营,如此,论证就更严谨有力。

1.由实到虚式之逻辑思维层次

所谓“实”是指某些话题或事物的实际指向,所谓“虚”是指某些话题或事物的比喻义或象征义。如话题“杀毒”的实际指向是对某些病毒的查杀,如果从“虚”的层面上行文,可立意为对社会环境的净化,对心灵的净化等。采取由实到虚式之逻辑思维层次行文,既能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又能彰显考生思想认识之深刻。

如2018年天津卷优秀作文《国之重器》之片段——

后母成鼎、编钟、浑天仪、青花瓷瓶……一件件华美端庄的“器”,是大国气象的外化;一件件斑阑华美的“器”,彰显的是鼎盛王朝的盖世气。这样的器,凝结的不仅仅是艺人们毕生的技艺,还有其独到的匠心。

匠心成就人才,人才造就文明,故人才当为大国重器。古代求田问舍的许汜空有才学却毫无担当,只为一己私利蝇营狗苟,被刘备一顿臭骂。当今之世,从钱学森、王溢昌到邓稼先、于敏等,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了让新中国傲立于世,为了使国富民强,放弃了优渥的待遇和优越的科研条件。他们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他们的功绩彪炳史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文章先从“实”的层面上写“器”,然后通过“匠心成就人才,人才造就文明,故人才当为大国重器”这一过渡句,将“器”从“物”的层面升华到“人”的层面——人才当为国之重器,从而使文章主题完成了由“实”到“虚”的升华。

2.由个体到集体式之逻辑思维层次

个体一般指的是个人,集体一般指的是某些社会组织或国家民族,文章采取由个体到集体式之逻辑思维层次,既符合演绎推理之思维,又能彰显考生的家国情怀。

如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II优秀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之片段——

李四光打破西方权威的论断,发现了大庆油田。对于西方权威提出的“中国贫油”的论断,李四光坚信自己的判断,带领勘探队找到了储量丰富的大庆油田,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由此可见,一些所谓的权威论断,往往都是从常规出发的,而其结果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中国打破了大国崛起必然称霸的谬论,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迅速崛起,这让很多国家担忧中国强大后会对世界构成威胁,这也是西方国家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常规伎俩。习近平主席引用拿破仑的话向世界宣告:“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头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一论断表明中国的发展在追求本国利益时会兼顾他国关系,在谋求本国的发展中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正是这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常规思维。

文章先从“个人”的层面上写“打破常规思维的重要性”,然后从“个人”的层面延伸到“国家”的层面——国家的发展也需要打破常规思维,如此使文章主题完成了由“个体”到“集体”的升华。

3.呈现事物发展之规律式之逻辑思维层次

事物发展的规律一般包括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螺旋式前进等逻辑规律,采取呈现事物发展之规律式之逻辑思维层次行文,既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又能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如2018年北京卷优秀作文《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 》之片段——

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新时代的新青年需要觉醒。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青年彭拜舍弃“乌鸦飞不过”的万贯田产,只因“中国红”而义无反顾。有了精神的觉醒,一代青年就不难做到养尊而不处优,就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收获快乐,在舍我其谁中成就大写的人生。

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新时代的新青年需要担当。

在“鸟比人多”的孤独小岛上,青年突击队队员奋战在海事战斗一线;在落后贫瘠的山村中,大学生村干部奔走在田间地头;在祖国边疆的生死线上,边防连的青年官兵笑对万险千难;在危险紧急的火灾一线上,青年消防员用“最美的逆行”彰显家国情怀……

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新时代的新青年需要奋斗。

“励志女孩”李娟體重仅有25公斤、全身只有脖子以上部位能够有限活动的她,硬是咬着触控笔,在手机上一字一字地输入。在过去的一年,她通过电商销售水果超过40万斤,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励志女孩”所传递出的,正是新时代奋斗者的青春风采。最年轻的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会获得者郁培文,量子工程首席专家潘建伟……一批批年轻的佼佼者踏着奋斗的节拍,奏响了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最强音。

文章从“新时代的新青年需要觉醒”“新时代的新青年需要担当”“新时代的新青年需要奋斗”三个层面上谈如何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此行文思路完全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及人们的认知规律。

三 标新立异——视角之美,美在创新

1.虚写升华

此类作文题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关立意的核心词语是很“实”的一个或多个词语,如果考生仅就着这些词语的“实”指行文也可,但会显得比较肤浅,所以考生必须“避实就虚”,才能将这个核心词语的深刻内涵写出。

如2018年天津卷优秀作文《为国著功成 》片段——

国器,是李白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勇无畏,血溅刑场。他们的爱国情怀洋溢在诗句里,名传千古。在群雄并起或动乱不安的年代,他们的铁血燕然,他们的英勇无畏,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是那个时代人民凝聚力的纽带。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国器,因为,他们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对于“器”这个话题,一般考生都会从“实”的层面上立意,即使从“虚”的层面上立意,大多考生的立意也都是“器量”。而本文,考生不仅从“虚”的层面上解读“器”,而且把“器”理解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爱国者,可谓视角奇特,境界高昂。

2.反弹琵琶

反弹琵琶是要求考生对某一话题或某一素材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規的老框框,大胆设想,从而提出标新立异的观点,以打破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其的认识。

如2018年天津卷优秀作文《君子当为器》之片段——

孔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囿于一项专长从而成为纯粹的工具。而我却说,君子当为器。君子当通过教育使自己完善进步,从璞玉浑金成长为器,有所功用;君子当海纳百川成有容之器;君子当砥砺前行成国之重器,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君子当为有用之器。《三字经》中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句,教育人们从小就应努力学习以提升自己,使自己变成有用之器。可见器作为教育目标对每个人的发展都起着引导作用。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自恃军功不喜读书,被人戏称为吴下阿蒙。一日,他被吴王孙权批评后痛下决心,努力学习。之后他学问大增,连鲁肃也惊叹于他的变化之大,留下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一佳话,流传至今。

君子当为大国重器。成大器自然重要,器为谁所用更是关键,真正伟大的人在塑造自己时念念不忘的永远是为国奉献。像黄继光、董存瑞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的普通士兵,像故宫钟表修复师傅王津这样的各条生产线上的资深技师、业务骨干,他们都是一颗颗渺小而伟大的螺丝钉,一块块沉稳可靠的青砖石。他们,就是国之重器。国之重器,为国可忍辱负重,可粉身碎骨。

考生开篇引用孔子的“君子不器”,然后反弹琵琶,提出了“君子当为器”的观点,并从两个方面具体展开:第一点“为有用之器”,实际上谈的是成器的途径;第二点“为大国重器”,谈的是要报效国家,回报社会。

3.以小见大

高考作文反对“假大空”,而以小见大之法则是打击“假大空”的一有效途径。“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无论是立意还是选材,考生如都能巧妙地运用以小见大之法,那文章定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月河镇的一天》之片段——

下午,烈日当空。镇里许多人躲在家里凉快。有些老人坐在树下的藤椅上,听着那收音机里咿呀咿呀的京剧,不成调地跟着哼唱,不时点点头,挥挥手,想象自己便是那剧中的人物,能收复江山,气若江河。小孙子尚不懂事,摇着老人的手臂问道:“姥爷,这是什么调子?”老人笑嘻嘻地道:“小滑头,这是京剧,咱们的国粹。”小孙子又问:“什么是国粹,可以吃吗?”天真烂漫的样子引得老人大笑:“国粹是国家的宝贝,不能吃。”“但能听对不对?那我以后去学,学了唱给姥爷听好不好?”小孙子的一番话让老人十分暖心,把孙子抱在怀里连声称好。

晚饭后,作为娱乐活动的广场舞在小镇的中心广场开展了起来。相识的人们聚成一片跟着节拍舞动了起来。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引得他人不停地喝彩。

刚好是十五,天空中挂着一轮满月,有人家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子,拿出自家酿的米酒,扇着蒲扇,赏着月色。有文化的人脱口而出一句句诗,十分应景。

夜色渐深,小镇又将恢复宁静,月河镇的人们在睡梦中等待着新的一天。

亲爱的外国朋友,你愿意来月河镇一游吗?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当大多数考生选择议论性文体写作时,本文作者却选择记叙文体,采取以小见大的手法——以小乡镇呈现大中国,以小场景折射大背景。考生通过对月河镇的风貌人情的描述,准确充实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富裕幸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如此构思,可谓视角独特。

猜你喜欢

重器视角思维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少年当作国之重器
2018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
留学与国器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