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合川区行道树调查研究

2019-05-08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黄葛树合川行道树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 401520)

城市行道树是整个城市园林景观的基本框架与骨干,不仅具有遮阴、美化和生态功能,还能体现城市的个性及特色[1]。行道树是指种植于道路两旁,为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的乔木[2],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完善城市道路服务体系、改善交通环境,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和景观质量的重要标准[3]。20世纪20年代,重庆选择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等作为行道树;30~40年代,增加了楠木(Phoebe zhennan)、法国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等20 余种行道树树种;60~80年代,黄葛树(Ficus vi⁃rens)因其显著的抗病性,成为重庆市主要的行道树树种,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和刺桐也大量应用于城市中[4]。2008年,重庆市加大“森林城市”工程建设,树干通直的高大落叶乔木银杏(Ginkgo biloba)作为行道树被推广,同时更多外来树种被引入。

合川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是重庆六大卫星城市之一。合川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响应国家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为了提升城市绿化,提出在道路沿线绿化基础较好的希尔安大道、瑞山路、钓鱼城大道沿线及城区斜坡等地,做好增绿补绿工作,增强景观的色彩感和观赏性,提升绿化质量[5]。为实现行道树效益最大化,通过对重庆市合川区行道树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构建行道树植物资源名录,为合川区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树种选择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地概况

合川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主城区北面(105°58'~106°40'E,29°51'~30°22'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8.4℃,年均日照时数1 342.6 h,年均降水量1 552.7 mm,平均相对湿度84%。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种类繁多,但自然组合较单一[6]。

1.2 调查内容

选择合川区具有代表性的道路——合阳大道、希尔安大道、江城大道、义乌大道、沙坪大道、花滩大道和钓鱼城大道等8条主干道;南涪路、嘉滨路、涪滨路、中南路、白塔路等54条主要道路;桂花街、梧桐街、双牌坊街、西市街、柏树街等49条主要街道。其中城北片区73条,城南片区38条,基本覆盖城区98%以上道路。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对111条道路的行道树进行调查。

1.3 调查方法

采取每木检尺法,每个样点取30 m道路长度,选择其中行道树作为样本,详细记录行道树种类、数量、胸径、冠幅、枝下高、病虫害状况、抗旱能力、观赏价值等。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频度计算公式:

Fi为行道树应用频率;ni为该行道树在调查中出现的样方总数;N为样方总体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行道树类型

调查结果显示,合川区现有行道树树种11科11属13种,分别为小叶榕、香樟、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银杏、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黄葛树、法国梧桐、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var.lannesi⁃ana)、鱼尾葵(Caryota maxima)、雪松(Cedrus deoda⁃ra)(表1)。城市主干道平均每条大道2.5种行道树,城市主要道路平均每条道路1.5种行道树,城市主要街道平均每条道路1种行道树。

合川区行道树的生长型显示,常绿阔叶树7种,占调查总数的54%;常绿针叶树1种,占总数的8%;落叶阔叶树4种,占总数的30%;落叶针叶树1种,占总数的8%,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为8∶5(表2)。乡土植物9种,占69%,外来植物4种,占31%。

行道树的频度分布显示,小叶榕频度为45%,香樟频度为16%,桂花频度为10%,银杏频度为8%,黄葛树和天竺桂频度为5%(表3)。构成重庆合川区主要道路的骨干树种为小叶榕、香樟、桂花、银杏、黄葛树和天竺桂,次要树种为法国梧桐、荷花玉兰和杜英等。

表1 合川区行道树分布Tab.1 Distribution of avenue trees in Hechuan district

表2 合川区行道树生长型Tab.2 Growth forms of avenue trees in Hechuan district

表3 合川区行道树频度Tab.3 Frequency of avenue trees in Hechuan district

2.2 行道树的生长特性

以行道树树形、冠幅、抗旱能力、抗病虫害能力4个为评价指标,4个指标各赋值25分,合计100分。选择园林及相关专业人士共100 人进行评分,求其平均值。统计结果表明,天竺桂、杜英、荷花玉兰、法国梧桐生长势最好,其次为雪松、小叶榕、桂花、香樟,最差的为银杏、黄葛树、日本晚樱、水杉和鱼尾葵(表4)。调查发现希尔安大道道路两旁的香樟有较多断头树,树形整体景观较差;江城大道道路两旁的鱼尾葵冠幅较小、茂密度低;义乌大道两旁银杏叶面枯黄,抗病虫害能力差;大多数道路的小叶榕木虱分泌较多的白色蜡点,影响小叶榕健康生长及景观观赏价值。

合川区大部分行道树树龄较大,54%的行道树胸径超过15 cm,黄葛树的胸径最大(23.2 cm),其次为小叶榕(19.5 cm),20世纪90年代以前合川区的行道树树种主要为黄葛树和小叶榕,树龄较大所以胸径普遍较大(表5)。行道树遮阴功能非常重要,调查发现,桂花平均枝下高为1.5 m,希尔安大道的雪松平均枝下高为1.0 m,行人无法从树下通行,失去了遮阴效果;水杉、鱼尾葵、银杏、日本晚樱和荷花玉兰冠幅普遍较小,分别为2.0、2.0、2.5、2.8和3.0 m,遮阴效果不佳;小叶榕、黄葛树、香樟、法国梧桐和杜英枝下高为3.0~3.5 m,冠幅为4.0~7.0 m,枝下高与冠幅比例适中,遮阴效果较好。

表4 合川区行道树生长势评价Tab.4 Evaluation on growth potentials of avenue trees in Hechuan district

续表4 Continued

表5 合川区行道树平均胸径、冠幅及枝下高调查统计表Tab.5 Statistics of average DBH,crown width and clear bole height of avenue trees in Hechuan district

2.3 行道树观赏类型及色彩分析

从园林植物观秋色叶、观花、观树形及观果4个主要观赏类型出发,对合川区13种行道树进行划分,观秋色叶行道树5种(银杏、日本晚樱、黄葛树、法国梧桐、水杉);观花行道树4种(日本晚樱、荷花玉兰、杜英、桂花);观树形行道树7种,以水杉、雪松、鱼尾葵和荷花玉兰为主;观果行道树8种,以黄葛树、小叶榕、银杏为主。

色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赏植物的叶色、花色、果色各不相同。本次调查的13种行道树,叶色以绿色为主,秋色叶为红色(红褐色)的行道树有日本晚樱和水杉,秋色叶为黄色的行道树有银杏、法国梧桐和黄葛树;花色为红色的行道树有日本晚樱,黄色的有桂花,白色的有杜英和荷花玉兰;果色为红色的行道树有日本晚樱,黄色的有小叶榕和黄葛树,白色的有银杏,黑紫色的有香樟、天竺桂和法国梧桐。

2.4 行道树绿化类型及配置

根据道路绿化断面形式、行道树配置、有无分车带和路侧绿化等因素归纳出5种类型[7],即A 型(一板二带式)、B型(一板二带式)、C型(二板三带式)、D型(二板三带式)和E 型(滨水式道路)(表6)。A 型道路有96条,占本次调查道路的86%,以假日大道、北环路等道路为典型路段;B 型道路有2条,分别为沙坪大道和义乌大道;C 型道路有5条,分别为希尔安大道、合阳大道、上什字南路、上什字东路、上什字西路;D 型道路有3条,分别为江城大道、钓鱼城大道、花滩大道;合川区位于3 江汇合之处,滨水景观丰富,有5条E型道路。

表6 合川区主要道路绿化类型及树种垂直结构Tab.6 Greening types and vertical structure of tree species in main roads of Hechuan district

2.4.1 A型(一板二带式)

此类型绿化形式和层次单一,只有行道树,绿化率低,道路景观效果差,多出现在合川老城区或较狭窄的道路;行道树配置方式为乔木,树下为水泥或裸地,道路绿化景观直接取决于行道树的树种本身;行道树种类多为小叶榕和黄葛树(图1a)。

2.4.2 B型(一板二带式)

行道树+局部小面积路侧绿化,此类型绿化一般结合其他用地绿化,见缝插绿布置路侧绿化带来增加绿化面积,配置形式多样;受地理位置和环境影响大,景观没有整体性和连续性;行道树树种为桂花+小叶榕(图1b)。

2.4.3 C型(二板三带式)

行道树+中央分车带+局部小面积路侧绿化,中央分车带为护栏,起到组织交通和分隔往返车辆的作用;希尔安大道行道树配置为香樟+雪松,合阳大道配置为杜英+荷花玉兰+香樟(图1c)。

2.4.4 D型(二板三带式)

行道树+中央分车带+路侧绿化,此类型绿化路面较宽阔,分车带常为小乔+灌木+草模式,既可组织交通,又能增加道路绿地景观层次感(图1d)。

2.4.5 E型(滨水式道路)

行道树+大面积滨水驳岸绿化带,因滨水驳岸绿化多选用观赏性较好的植物,景观丰富,构成了美丽的滨水风景线(图1e)。

图1 合川区主要道路绿化类型Fig.1 Greening types in main roads of Hechuan district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合川区现有行道树树种11 科11 属13种,树种单一,种类较少。常绿树种栽植过多,落叶树种比例偏低,加重了冬天城市的阴冷潮湿感。合川区行道树以乡土植物为主,种类较少不利于实现树种多样性。行道树中,桑科榕属频度达到50%,小叶榕、黄葛树根系发达,树龄较大,对道路铺装及路缘石造成破坏,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在狭窄的道路栽植。

天竺桂、杜英、荷花玉兰、法国梧桐生长势较好,适合用作合川区主要行道树树种。针对冬天阴冷潮湿的特点,从行人利用率和冬天透光率考虑,冠幅较大、枝下高较低的黄葛树、小叶榕、桂花、天竺桂等常绿树种不适合用作主要行道树树种。

对合川区行道树观赏类型及色彩进行综合分析,银杏、日本晚樱、荷花玉兰、桂花有较好的观赏性,能丰富道路景观,打造有地域特色的道路景观。

合川区111条道路植物配置调查中,共5种景观类型,配置形式较单一。以A型(一板二带式)为主,绿化形式和层次单一,绿化率低,道路景观效果差。5条E型(滨水式道路),植物种类较多,层次较为丰富。

3.2 建议

综合气候特征、道路条件及植物的规格、色彩等因素,科学合理选择行道树树种,确定生态科学的栽植方式,创造内容丰富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出台专业、完整的行道树树种规划方案[8]。

从城市生态系统的建立及稳定性出发,增强植物品种多样性,丰富行道树景观效果。控制好常绿与落叶行道树树种比例;重视乡土树种的多样性选择与应用,加强对适应性、观赏性、生态性强并能打造城市独特道路景观的乡土树种的研究与开发,适当引进外来树种;结合合川区行道树养护工作的实际需求,强化管理、指导与监督职能,提升养护水平和质量;园林植物不仅具有地域特色,也是文化的载体,合理选择能突显合川区文化、艺术及历史的行道树,加强行道树空间配置,加强城市道路季相变化特征明显的树种的运用,增强植物景观的变化性。

猜你喜欢

黄葛树合川行道树
合川脱险
他笑了
高大的黄葛树
黄葛树
飞檐走壁的黄葛树
行道树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