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青海省贫困人口空间分布探析*
2019-05-08李穗英胡志强
李穗英, 胡志强
(1.青海省农业资源区划研究所,西宁 81000; 2.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宁 810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学界内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贫困”这一命题。研究集中于贫困原因剖析以及对策,但是这部分工作主要是以定性描述贫困现状、分析原因以及提出相应对策[1-5]; 定性描述的方式比较笼统、宏观地将一个区域的贫困现状趋同化,导致一个区域致贫原因单一,但是事实上,不同的自然环境,致贫原因不尽相同,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也有可能是形成不同致贫原因的根本所在,也只有通过辨识不同致贫原因,才能够就其根本存在的问题彻底解决贫困。因此,借助相关的理学工具,将贫困人口空间化[6],结合相关的理要素进行分析[7],能有助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贫困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更好的指导[8]。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58.4m,辖8个市州、46个县(市、区、行委)、365个乡镇、4 169个村(牧)民委员会,是全国除民族自治区外幅员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2015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1.9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8.91%; 建档立卡贫困村1 622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40%; 有33个县(市、区、行委)纳入四省藏区[其中,青海藏区共33个县(市、行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7个县(区)纳入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 2个县(区)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通县、平安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但青海省贫困面依然较广,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因此,从宏观把控全省贫困人口的分布格局,对全省各地区目前所处的贫困程度,对症解决相关脱贫攻坚难题,对下一步深入推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显得更为重要。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全国除民族自治区外幅员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幅员面积广阔使得全省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东部为农业区、西部和南部地区为牧区集中的分布区,其中南部地区自然条件最为恶劣,成为青海省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章力求通过空间化的方式,了解青海省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相关地理学测度方式及手段,对全省贫困程度进行划分,对正在和已经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该文所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青海省统计年鉴》、青海省各市州官网和政府相关部门,空间数据来自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1: 400万全省地图数据。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且各项数据获取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该文将时间节点选定在2015年。在分析过程中,考虑全省空间分布图的总体情况以及西宁市所辖4区各项基本情况一致,故将西宁所辖4个区视为一个整体,在之后的文中不再赘述。
1 青海省贫困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1.1 青海省贫困人口空间分布
1.1.1 青海省贫困人口情况
2015年,青海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为51.9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91%。在全省8个市州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为海东市, 17.26万人,最少的为海西州, 0.66万人。排序从多到少依次为海东市、玉树州、西宁市、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海北州、海西州。全省8个市州贫困人口平均值为6.49万人,海东市、玉树州和西宁市均超过市州贫困人口的平均值,且3个市州的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69.46%。从县域尺度来看,如图1所示,西宁市区、茫崖行委、冷湖行委和大柴旦行委没有贫困人口,无贫困发生。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域为互助县, 4.85万人; 人口最少的县域为格尔木市, 0.08万人。全省有贫困发生的县域单元为39个,平均贫困人口数为1.33万人,互助县、民和县、化隆县、大通县、湟中县、玉树市、囊谦县、乐都区、称多县、泽库县、杂多县和共和县等12个县域贫困人口超过平均值, 12个县域贫困人口总数占全省人口的66.27%。
1.1.2 青海省贫困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该文采用不均衡指数、集中指数和洛伦兹曲线法来测度青海省贫困人口分布的集中化程度。指数计算方法如下,见式(1)式(2)[9]:
(1)
(2)
式(1)、(2)中,U为不均衡指数,C为集中指数,n为行政区数目,x为各地域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y为各地域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U和C的数值越小,表明贫困人口分布越均衡,反之则表明贫困人口分布越不均衡。
洛伦兹曲线[10]又称累计频率曲线,常被用来度量地理现象或事物的均衡程度。该文基于县域尺度绘制的洛伦兹曲线横轴表示土地面积的累计百分比,纵轴表示贫困人口数的累计百分比,对角线为“绝对平均线”。一般情况下,绝对的平均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洛伦兹曲线常有一定的弧度,弧度越大偏离“绝对平均线”越远,表示差异越大; 弧度越小,越接近“绝对平均线”,表示越均衡。如图2所示,青海省的贫困人口分布洛伦兹曲线偏离平均线较远,说明青海省贫困人口分布不均衡,青海省贫困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指数为0.032,集中指数为0.654,这与洛伦兹曲线的分析相互印证。
青海省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为:青海省贫困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是总的特征,青海东部农业区和青南牧业区为两个高值区,柴达木工矿区贫困人口分布较少,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
图1 青海省贫困人口县域分布 图2 青海省贫困人口分布洛伦兹曲线
1.2 青海省贫困发生率空间分布
贫困发生率是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最早由朗特里于1901年提出,是衡量区域贫困情况的基本指标[11]。从市州尺度来看,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市州为玉树州(28.62%),贫困发生率最低的市州为海西州(1.42%)。贫困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海南州、海东市、海北州、西宁市、海西州。从县域尺度看,如图3所示,西宁市区、茫崖行委、冷湖行委和大柴旦行委贫困发生率为0。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县域为称多县(30.52%),贫困发生率最低的为格尔木市(0.63%)。称多县、囊谦县、治多县、曲麻莱县、玉树市、杂多县、泽库县、玛多县、久治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尖扎县、河南县12个县域的贫困发生率超过有贫困发生的县域(39个)的贫困发生率均值,这些县域全部分布在集中于三江源地区。与贫困人口分布对比分析得出:柴达木地区贫困人口数最少,贫困发生率也是全省最低的区域; 东部地区贫困人口分布是全省最多的区域,但因其人口基数大,贫困发生率低于平均贫困发生率; 三江源地区贫困人口数分布较多,因其人口基数较小,该区域为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区域。总的来看,全省贫困发生率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基本特征。
1.3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用来测度地理要素之间空间关联性的重要方法,分为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12]。该文使用GeoDa软件,选择Queen原则构建空间权重矩阵,以贫困发生率为变量对青海省贫困人口分布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
计算结果得出,青海省分县贫困发生率Moran′ I指数为0.572,检验结果显著,说明全省县域贫困发生率存在着正的相关性,说明贫困发生率相似的县域存在着空间集聚现象。
Moran′I指数反映了全省县域贫困发生率的空间自相关性,但不能反映贫困发生率集聚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分析贫困发生率在局部区域的空间自相关性,该文选择LISA集聚图来揭示局部区域的空间关联特征。如图4所示,全省大部分县域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通过显著检验的集聚类型主要以“高—高”、“低—低”集聚为主。“高—高”集聚区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玉树州,玉树市、囊谦县、称多、杂多县和曲麻莱县,主要由于这些区域平均海拔较高,生态环境较脆弱,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经济相似度较高。“低—低”集聚区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海西州,茫崖行委、冷湖行委、大柴旦行委、德令哈市、天峻县和乌兰县,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基础相似,3个行委为工矿行委,贫困发生率为0,德令哈市、天峻县和乌兰县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工矿经济为主。
图3 青海省贫困发生率分布 图4 青海省贫困发生率LISA集聚
图5 青海省贫困类型分布
2 青海省贫困区划分
该文在对青海省贫困人口分布格局探讨的基础上,参考黄欣乐[13-14]等人的划分方法,结合青海省实际,以贫困发生率作为地区贫困程度的测量指标。根据2015年青海省县域贫困发生率,将全省划分为5种贫困类型如图5所示:消除贫困区、一级贫困区、二级贫困区、三级贫困区和四级贫困区。从消除贫困区到四级贫困区,其贫困程度不断加深。
2.1 各贫困类型状况
2.1.1 消除贫困区
消除贫困区主要为贫困发生率为0的区域,包含西宁市区、大柴旦行委、茫崖行委和冷湖行委。该区域的各县域的人口以城镇人口为主,城镇化水平为全省最高的区域,该区域2015年的GDP占全省的40.37%。西宁市区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经济发展水平是全省最高的区域,人口密度高; 大柴旦行委、茫崖行委和冷湖行委是纯工矿区,主要人口为城镇居民和工矿职工。
2.1.2 一级贫困区
一级贫困区为贫困发生率低于全省贫困发生率的区域,主要包含海西州的格尔木市、乌兰县、都兰县、德令哈市、天峻县,海北州的海晏县、刚察县和门源县,海南州的共和县,西宁市的大通县、湟源县和湟中县,海东市的平安区和循化县,共计13个县域,该区域的GDP占全省的35.06%。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中德令哈市、共和县、平安区和海晏县均为市州府驻地,经济社会基础较好; 湟源县、湟中县和大通县均属于省会西宁市所辖县域,为西宁市区辐射带动区。
2.1.3 二级贫困区
二级贫困区的贫困发生率为全省贫困发生率到全省有贫困发生的县域贫困发生率均值(8.91%~13.33%)。该区域共有11个县域,分别是海北州的祁连县,海东市的乐都区、民和县、互助县和化隆县,海南州的兴海县、贵南县、贵德县和同德县,果洛州的玛沁县,黄南州的同仁县。该区域GDP占全省的18.33%。
2.1.4 三级贫困区
三级贫困区的贫困发生率为全省有贫困发生的县域贫困发生率均值到省定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均值(13.33%~16.55%)。该区域有3个县域全部分布在青南地区,分别为黄南州的尖扎县和河南县,果洛州的达日县。该区域GDP占全省1.52%。
2.1.5 四级贫困区
四级贫困区为发生率高于13.33%的县域。该类型的县域全部分布在青南三江源地区,共计11个县域,分别为玉树州的玉树市、囊谦县、称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和治多县,果洛州的玛多县、久治县、甘德县和班玛县,黄南州的泽库县。该区域贫困人口占全省的28.94%,而GDP占仅全省的3.27%。这些县域均为青南农牧区,缺乏支柱型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2.2 贫困类型分布特征
总的来说全省各种贫困类型的分布较为连贯,且呈现出集聚的特征,北部区域以贫困程度较轻的类型为主,南部区域以贫困程度较重的类型为主。一般来说各市州府驻地都为本市州贫困程度较轻的类型,且柴达木盆地整体贫困程度都为较轻的类型。三江源地区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的特殊原因,其大部为贫困程度较重的类型。
2.3 贫困原因分析
根据划分结果,将全省划分为消除贫困区、一级贫困区、二级贫困区、三级贫困区和四级贫困区。因消除贫困区无贫困人口,贫困原因分析将重点分析一级贫困区至四级贫困区。
2.3.1 一级贫困区
(1)因病、因残致贫。在一级贫困区域里,虽然社会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水平较高。但是根据实地调查,约有65%的贫困户是因病、因残致贫,尤其是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往往由于过多的医疗费用,给贫困农户造成沉重负担,出现债台高筑的现象。
(2)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该区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人口、耕地、生产力发展布局不相匹配。加之水利基础设施欠账多、底子薄、控制性调蓄工程少,水资源配置能力有限,供需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难度大。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污染防治压力加大,水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
(3)农业发展设施滞后。由于大部分农牧业设施严重老化、损毁,该区域的有效灌溉率不足40%,人均旱涝保收农田面积不足0.03hm2,低于0.05hm2的最低标准和全国、全省及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常年易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稳定高产的农田面积小,且仅集中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川水地区。由于该贫困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薄弱,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小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步伐。
2.3.2 二级贫困区
(1)干旱缺水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该贫困区域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偏远山区,这些地区社会发育迟缓,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根据调查,目前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有大约20%的低收入户年均收入刚刚越过贫困线,由于家底薄弱,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极易造成返贫现象。
(2)文化素质低,缺技术。相对偏低的文化素质是导致该区域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劳动力大多是小学以下的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半文盲占到大多数。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弱,缺乏主动脱贫意识,且没有发展家庭经济头脑,缺乏实用技术和管理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2.3.3 三级贫困区
(1)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缺劳力是该贫困区域脱贫工作的难点。目前,该区域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人口比重达到33%,此类贫困户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极易造成返贫现象。对于对该类型贫困户而言,因缺乏劳力而无法参与政府提供的扶持产业,无法从事其他可脱贫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能依靠政府救济或低保扶持来解决温饱问题,是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残疾人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健全人的收入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2)缺资金,缺项目。该区域贫困农牧户长期依靠传统的农牧业,家庭收入很低。缺资金、缺项目是导致贫困农牧户发展产业经济的主要瓶颈。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该区域有21%的贫困农牧户因缺资金和项目而致贫,大多数有劳动能力,有脱贫致富想法的贫困农牧户,因无法获得资金、项目支持而仍然处于贫困状况。
2.3.4 四级贫困区
(1)自然灾害、资源缺乏。该区域是全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地区之一,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平均海拔偏高,地形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变化无常,农牧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约束较大,冰雹、霜冻、雪灾等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轻则减产减收,重则劳而无获。特别是农牧业避灾设施建设滞后,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更大。草地生态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依然存在,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的任务艰巨; 耕地质量不高,中低产田面积大,产量低而不稳。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资源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十分有限,成为贫困人口难以实现脱贫的瓶颈。
(2)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薄弱是该区域贫困脱贫的基本困难之一,也是导致提前整体脱贫的不稳定和脱贫人口重新返贫的重要原因。农牧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农牧区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草原畜牧业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但装备水平不高,农牧业生产“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严重制约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3)思想观念落后。该区域贫困人口居住分散、偏远,且大部分贫困农牧户都要依靠政府政策扶持来维持生活,“等、靠、要”思想仍然严重。农牧业发展至今仍然保留传统的耕作方式,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经济来源主要靠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少部分挖虫草收入,但收入有限,常常入不敷出。
2.4 脱贫对策
根据分析结果,因病、因残、缺劳力、缺资金、缺项目以及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和科技服务水平落后是导致全省各区域贫困的主要因素。该文将根据不同的致贫因素提出相应的脱贫对策。
2.4.1 针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对策
(1)产业发展扶持。对有劳动能力和生产发展愿望的贫困人口,重点扶持特色种养业。对有劳动能力,但自身没有经营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民族手工、乡村旅游、特色文化等优势产业,强化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扶持发展生产,实现就地脱贫。
(2)劳动力培训转移扶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以贫困人口管理能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能人带动为核心,加大对贫困农牧民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和转移就业培训工程。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订单、订岗、定向培训,推进培训、鉴定、输转一体化,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建立综合培训平台。大力开展针对贫困劳动力的“雨露计划”培训、新型农牧民培训和职业学历教育资助工程,确保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都能掌握1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致富。大力开展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增强带领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示范引领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劳务经纪人和能人带动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支持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拓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务工渠道。
(3)医疗救助扶持。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维护贫困人口健康权益,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质,有效遏制和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技术水平,加大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力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和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疗救助和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实施贫困人口就医“一减七免”、医疗服务“十覆盖”,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 实施贫困人口参保专项补助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充分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实施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发挥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的集成优势。
(4)低保兜底扶持。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政策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和各项扶贫帮扶措施,充分发挥低保制度的“兜底”作用。加大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投入力度,实行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对无劳动能力的家庭以及经产业帮扶、就业帮助后仍无法摆脱贫困的特殊贫困人口和残疾人,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因灾、因病等原因造成的临时致贫或返贫群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力度,减少因灾、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建立民政与扶贫部门年度核查工作机制,对通过帮扶已经达到脱贫标准的农村低保户应及时退出低保范围。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完善贫困残疾人口生活和护理保障制度。
2.4.2 针对贫困区域的扶持措施
(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解决贫困地区道路、饮水、电力、通信和农牧业生产设施等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贫困地区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通道。加快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网建设力度,所有县域实现国家电网全覆盖。推动宽带网络应用普及。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和实现数字广播电视全覆盖。
(2)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惠民扶贫项目,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继续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社会福利和养老设施建设。
(3)着力构建贫困地区科技服务体系。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加大科技扶贫力度,解决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大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对科技扶贫的支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式扶贫服务。大力实施贫困地区人才支持和培养计划。积极推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3 结语
该文在结合GIS软件,探讨青海省贫困人口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对青海省贫困类型进行了划分,得出了如下结论。
青海省贫困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是总的特征,青海东部农业区和青南牧业区为两个高值区,其中,东部农业区贫困发生率较低,青南牧业区贫困发生率高; 柴达木工矿区贫困人口分布较少,贫困发生率低,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同时,文章对于贫困人口分布格局进行了探究,对于各区域贫困原因与脱贫措施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