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证分析的云南藏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调查研究*
——以德钦县为例
2019-05-08李永前
李永前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 650201)
0 引言
我国脱贫攻坚区域的贫困群体由于受限于地理条件、自然环境、人口聚集的分布等因素,与发达地区接触的机会不多,贫困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较大,加之地方办学的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薄弱,基层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落后。部分贫困群体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往往相信天命,缺乏主动脱贫致富的意愿,不努力奋斗去摆脱贫困状况的现象较为普遍。脱贫的主体是群众,只有群众本身具有强烈的脱贫内生动力,有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内在自觉,才能迸发出强大的驱动力量,从而打赢脱贫攻坚战。而要让贫困群体具有脱贫内生动力,需要从教育入手,“扶志与扶智”并重,对不同年龄段贫困户实施分类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而打破贫困文化的束缚。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其实就是通过教育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科学文化水平。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居住的特点促成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使得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这样就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处于贫困亚文化之中的人有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甚至认为读书没有用处,不靠读书也能生存,安于现状,不思改变,这种观念又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贫困就像是一个家族性遗传病毒一样传递下去。因此教育在扶贫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先导性功能和根本性作用。只有搞好教育工作,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才会得到提高,劳动技能的掌握也才会得到提升,从而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西奥多·舒尔茨[1](1960)指出人力资本的累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唯一真正的途径。奥斯卡·刘易斯[2](1961)处于贫困亚文化之中的人有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长成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贫困文化,于是贫困文化发生世代传递。阿玛蒂亚·森贫困[3](1981)认为应当重建个人的能力,扩大穷人自由范围以增加其选择的机会,通过教育可以重建个人能力,提高收入并摆脱贫困。谢君君[4](2012)认为将贫困发生机制纳入教育扶贫体系进行研究、教育扶贫政策还应注重教育结构改革,使其符合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教育扶贫政策应着眼于扶贫客体的真正需求、教育扶贫实践过程中要转变观念。 刘苏荣、孙丽萍[5](2015)认为在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应该努力提高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毛韵心[6](2016)提出教育资源应向贫困地区倾斜、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贫困生救助体系、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朱之文[7](2016)认为坚持政府主导、继续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优先落实教育脱贫资金、坚持因地制宜、动员社会参与,在落实政府职责的同时,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协同多方力量共同推进教育扶贫。张治荣[8](2016)提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要担负启民、育民、安民、富民、强民、化民的新使命。任友群[9](2017)认为贫困县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缓慢,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李小云[10](2018)认为政策制定者需要从贫困的多元问题上来重构我国的扶贫逻辑,即将民族地区传统亚文化与现代性有机结合,控制现代性在消费领域的过度扩张并协助深度贫困群体接近和把握现代性伦理,促进基于农户主体认知的福利水平的实现。尽管教育扶贫已是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在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存在着贫困人群居住分散,学校数量不足,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师资人才缺失,现有教师文化素质偏低,经费分配不平衡,政策执行不到位,教学质量不高、效果差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发展。
1 研究区域
云南藏区是指迪庆藏族自治州,在藏语中的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其地处云南省的西北部,还是云南、西藏、四川3省的交界处,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横穿全境,总面积2.387 0万km2。全州包括了维西县、德钦县、香格里拉市,境内有藏、汉、白、傈僳、纳西、彝、瑶、普米、回等9个千人以上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16种。云南藏区的3个县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基层民众的生活依然过得很艰苦。由于受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原因的影响,当地教育文化设施陈旧、匮乏是普遍的现象,加之边疆民族地区大多经济实力较弱,地方财政有限,使得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受到了限制。基层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新事物往往抱有抵触心理,再加上宗教信仰的原因,宿命论消极影响较大,慢慢便形成了一种惰性氛围,个体发展囿于贫困文化制约之中,需要通过多层次的教育提升当地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打破贫困亚文化的束缚,实现脱贫发展。
2 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理论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于1982年首先提出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是根据系统内各因素发展变化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因素之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对两个系统或两个因素间关联性大小的量度,称为关联度。关联度描述了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的相对变化情况,即变化的大小、方向与速度等的相对性。如果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相对变化基本一致,则认为两者关联度大; 反之,关联度就小。在对因素分析的方法中,主要运用的是数理统计的方法,如回归分析,但回归分析通常又存在要求数据丰富、分布的线性、计算工作量大等不足之处。而灰色关联度法实质上是对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是对系统历年来有关统计数据几何关系的比较,具有少量数据、计算量小、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及多因素分析的特点,试图通过一定的方法,寻求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主要关系,找出影响目标值的重要因素,从而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促进和引导系统迅速而有效地发展,弥补了一般统计回归分析的不足。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
文章所用数据源于“云南民族地区基层科学文化调查研究”项目1 024份调查问卷分析报告选取。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基本信息、认识部分、态度部分及行为层面的问题构成。调查对象年龄介于20~75岁之间,受教育程度是初中及以下的占88.2%,高中的占11.1%,不到1%的为大专,无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 从职业情况来看97.4%的调查对象是农民, 2.5%的为个体经商人员, 0.1%的是各类乡镇基层管理人员。考虑到样本点区域调查对象认识主体对客观世界内在反映的认知水平除受到正常的国民教育影响外,也受到民族文化意识、宗教思想影响。作为国家脱贫攻坚重点与难点“三区三州”范围内的云南藏区要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必要对区域内贫困对象的教育认知与行为情况进行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扶贫对象预期的脱贫“立志”与“扶智”效果。所选用调查分析指标立足于调查对象所处社会环境长期以来对贫富观认识所形成的思想灌输与行为指导的影响因素,因而针对教育认知水平状况的调查从问卷中认知部分、行为层面两个指标的内部构成选取了10个因素,对德钦县佛山乡、升平镇、燕门乡、云岭乡、奔子栏镇、羊拉乡、霞若乡和拖顶乡8个不同的民族乡镇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制约贫困对象脱贫内生动力激发的主要原因,为国家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教育扶贫对策提供决策依据。具体如下表1所示,以下表格数据皆来源于实地调查问卷整理。
表1 德钦县8个乡镇教育认知水平及认知部分满意度%
项目佛山乡升平镇燕门乡云岭乡奔子栏镇羊拉乡霞若傈僳族乡和拖顶傈僳族乡对于“命中注定”的看法5565.044.248.176.0076.421.6对于“有神仙存在”的看法7276.675.459.883.4481.639.5对于“神灵庇佑”的看法7370.670.279.787.5881.643.1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看法98100.0100.0100.097.4597.496.8对于“世界是客观物质”的看法5858.845.553.182.1081.665.9对于“勤劳致富”的看法87100.096.196.898.70100.098.8对于“改变自己来改变环境”的看法9898.9100.0100.096.68100.098.8对于“不断学习”的看法9896.598.7100.096.66100.097.0对于“自力更生”的看法8094.198.787.592.00100.097.0对于“奉献他人”的看法9798.897.498.492.00100.095.2
3.2 数据处理
3.2.1 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
反应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称为参考数列。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称为比较数列。
参考数列:x0(k)=(x0(1)x0(2)x0(3)…,x0(k))
(1)
比较数列:xi(k)=(xi(1)xi(2)xi(3)…,xi(k))
(2)
x0(k)为样本点德钦县8个乡镇教育认知水平,其中,k为对10中不同的看法的满意度,i=1, 2, 3,…11,x1(k),x2(k),x3(k),…,x11(k)分别为对于“命中注定”的看法; 对于“有神仙存在”的看法、对于“神灵庇佑”的看法; 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看法; 对于“世界是客观物质”的看法; 对于“勤劳致富”的看法; 对于“改变自己来改变环境”的看法; 对于“不断学习”的看法; 对于“自力更生”的看法; 对于“奉献他人”的看法。
3.2.2 原始数据变换
由于原始数据的量纲不一定相同,致使数据在数量上的差异性很大,这样在比较时就难以得到正确的结果。为了进行关联分析,保证原始数据的统一性,因此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作无量纲化处理。该文采用均值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均值化处理是指对一个数列的所有数据均用它的平均值去除,从而得到一个新数列的方法。
初值化:xi(k)=xi(k)÷xi(佛山乡)
其中,k=佛山乡、升平镇、燕门乡、云岭乡、奔子栏镇、羊拉乡、霞若傈僳族乡和拖顶傈僳族乡;i=1, 2, 3,…, 11。
原始出具初值化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原始数据初值化处理结果
项目佛山乡升平镇燕门乡云岭乡奔子栏镇羊拉乡霞若傈僳族乡和拖顶傈僳乡x0(k)11.053 0641.012 5001.009 0691.106 1401.125 7350.900 368x1(k)11.181 8180.803 6360.874 5451.381 8181.389 0910.046 545x2(k)11.063 8891.047 2220.830 5561.158 8891.133 3330.548 889x3(k)10.967 1230.961 6441.091 7811.199 7261.117 8080.590 548x4(k)11.020 4081.020 4081.020 4080.994 3880.993 8780.987 755x5(k)11.013 7930.784 4830.915 5171.415 5171.406 8971.136 207x6(k)11.149 4251.104 5981.112 6441.134 4831.149 4251.135 747x7(k)11.009 1841.020 4081.020 4080.986 5311.020 4081.008 163x8(k)10.984 6941.007 1431.020 4080.986 3271.020 4080.989 796x9(k)11.176 2501.233 7501.093 7501.150 0001.250 0001.212 500x10(k)11.018 5571.004 1241.014 4330.948 4541.030 9280.981 443
3.2.3 求差数列
计算参考数列x0(k)与比较数列xi(k)的差数列。
差序列:Δ0i(k)=|X0(k)-xi(k)|
(3)
式(3)中,Δ0i(k)=佛山乡、升平镇、燕门乡、云岭乡、奔子栏镇、羊拉乡、霞若傈僳族乡和拖顶傈僳族乡;i=1, 2, 3,…, 11。
差数列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差数列处理结果
项目佛山乡升平镇燕门乡云岭乡奔子栏镇羊拉乡霞若傈僳族乡和拖顶傈僳乡x0(k)00.128 7540.208 8640.134 5230.275 6780.263 3560.853 822x1(k)00.010 8250.034 7220.178 5130.052 7490.007 5980.351 479x2(k)00.085 9400.050 8560.082 7120.093 5860.007 9270.309 820x3(k)00.032 6560.007 9080.011 3400.111 7520.131 8580.087 387x4(k)00.039 2710.228 0170.093 5510.309 3780.281 1610.235 839x5(k)00.096 3620.092 0980.103 5750.028 3430.023 6900.235 379x6(k)00.043 8800.007 9080.011 3400.119 6090.105 3270.107 796x7(k)00.068 3700.005 3570.011 3400.119 8130.105 3270.089 428x8(k)00.123 1860.221 2500.084 6810.043 8600.124 2650.312 132x9(k)00.034 5070.008 3760.005 3640.157 6860.094 8070.081 076
3.2.4 求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Δmax={Δ0i(k)}
(4)
式(4)中,k=佛山乡,升平镇,燕门乡,云岭乡,奔子栏镇,羊拉乡,霞若傈僳族和拖顶傈僳乡;i=1, 2, 3…11。
Δmin=Δ{Δ0i(k)}
(5)
式(5)中,k=佛山乡,升平镇,燕门乡,云岭乡,奔子栏镇,羊拉乡,霞若傈僳族和拖顶傈僳乡;i=1, 2, 3…11。
由表3得出,Δmax=0.853 822,Δmin=0。
3.2.5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6)
式(6)中,ρ为分辨系数,ρ∈(0, 1),该文取ρ=0.5,k=佛山乡,升平镇,燕门乡,云岭乡,奔子栏镇,羊拉乡,霞若傈僳族和拖顶傈僳乡;i=1, 2, 3…11。
灰色关联系数如表4所示。
表4 灰色关联系数
项目佛山乡升平镇燕门乡云岭乡奔子栏镇羊拉乡霞若傈僳族乡和拖顶傈僳乡x1(k)10.768 2880.671 4820.760 3940.607 6250.618 4730.333 333x2(k)10.975 2700.924 7840.705 1440.890 0280.982 5140.548 454x3(k)10.832 4260.893 5550.837 6990.820 1980.981 7700.579 467x4(k)10.928 9430.981 8130.974 1250.792 5380.764 0210.830 084x5(k)10.915 7610.651 8440.820 2530.579 8150.602 9200.644 151x6(k)10.815 8480.822 5510.804 7540.937 7420.947 4260.644 598x7(k)10.906 7950.981 8130.974 1250.781 1440.802 1050.798 402x8(k)10.861 9570.987 6070.974 1250.780 8530.802 1050.826 803x9(k)10.776 0650.658 6500.834 4750.906 8330.774 5460.577 654x10(k)10.925 2150.980 7570.987 5900.730 2650.818 2790.840 398
表5 影响德钦县8个乡镇教育认知水平主要因素的关联系数
排序项目关联度1对于“奉献他人”的看法0.897 5012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看法0.895 9323对于“改变自己来改变环境”的看法0.892 0554对于“不断学习”的看法0.890 4935对于“有神仙存在”的看法0.860 8856对于“勤劳致富”的看法0.853 2747对于“神灵庇佑”的看法0.849 3028对于“自力更生”的看法0.789 7469对于“世界是客观物质”的看法0.744 96310对于“命中注定”的看法0.679 942
3.2.6 计算关联度
关联度的一般表达式为:
(7)
式(7)中,i=1, 2, 3,…11。
影响迪庆州德钦县8个乡镇教育认知水平主要因素的关联系数分析结果与排序如表5所示。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从表5中可以看出各因素对样本点德钦县8个乡镇教育认知水平的影响大小排序为:“奉献他人”的看法>“知识改变命运”的看法>“改变自己来改变环境”的看法>“不断学习”的看法>“有神仙存在”的看法>“勤劳致富”的看法>“神灵庇佑”的看法>“自理更生”的看法>“世界是可观物质”的看法>“命中注定”的看法。而其中“奉献他人”、“知识改变命运”、“改变自己来改变环境”、“不断学习”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关联度大小差距较小,是4个主要影响云南藏区教育认知水平的因素,也说明对于贫困户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较好的认知基础。
影响德钦县8个乡镇教育认知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对于“奉献他人”的看法,关联度为0.897 501,居表5中10个因素之首,这主要是因为对于教育来说积极进取和奉献他人的心态是至关至关重要的,首先作为一名学生,得有一个积极进取的心态才能学好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对于教育工程来说,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教师。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品格,乐于奉献的精神,才能教好书,育好人,从而才能将教育以一种良好的趋势延续下去,从源头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可以看出难于留得住人才是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对具有奉献精神师资队伍的渴望是改变教育现状的基础。排在第二位的是“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看法,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显示,云南藏区的大部分群众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这个看法基本是表示赞同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认为知识之外还有其他的东西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这表明了当地的大部分人们都很认可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说法,想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武装自己。而现实中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年轻人受教育年限较短,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人数不多,除部分人外出打工,多数人在家务农,失去了继续教育的机会。这也是造成基层民众科学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因所在。排在第三位的是对于“改变自己来改变环境”的看法,在当今这个社会要想改变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绝非易事,在云南藏区要想改变自己世代所生活的环境就必须先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从而改变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排在第四位的是对于“不断学习”的看法,在调查中也显示出了当地居民中绝大一部分人认同对于“不断学习”这个看法,只有少部分人不认同,在当今知识型的社会,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进步。通过教育引导能够激发受教育者内生动力,树立发展志向,从而实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排在第五位和第七位的是对于“有神仙存在”的看法和对于“神灵庇佑”的看法表明,当地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世界上有神仙的存在,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了该地区的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还任重道远,其关联程度居于中下部分,今后当地政府需要大力加强对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排在第六位和第八位的是对于“勤劳致富”的看法和对于“自力更生”的看法,表明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云南藏区的人们也赞同勤劳致富,自理更生的看法。排在最后两位的是对于“世界是客观物质”的看法和对于“命中注定”的看法,这两项与前面几项的差距较大,反映出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升。通过分析,云南藏区基层受教育程度高及有过外出打工经历的村民往往更愿意相信科学文化能改变自身状况,愿意通过努力来改变自身境遇,主动性较强,其家庭贫困程度相对较轻; 而受教育程度低且基本上没离开过县域范围的被调查者则更相信“命中注定”,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学习能力较差,其家庭贫困程度也相对严重,是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点人群。
4.2 建议
4.2.1 培养“两懂一爱”基层人才,对于不同代际的人群进行分级教育
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离不开既懂汉语,又懂少数民族语言,且热爱基层工作的干部队伍。无论是教师群体,还是农村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具有奉献精神,能够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立足岗位奉献在脱贫攻坚的持久战中。这需要从政府层面增加云南藏区生源的招生就业指标,加大对当地"两懂一爱"基层工作人员奉献精神的宣传教育。同时,通过调查发现云南藏区贫困群体基础教育较弱,且多数偏远山区的居民既不会说,也听不懂普通话,文化水平较低,不利于通过教育在代际间阻断贫困文化的传递。因此,对于民族贫困地区建档立卡户不同代际的人群建立有差异性的教育体系,特别是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三留守”群体,按家庭里不同代际的人受教育程度不同需要分类施策进行教育扶贫。有的家庭里老人只会自己的民族语言,可以在当地赶集天的时候在集镇广场上安排熟悉民族语言与普通话双语的人员进行科普教育,发挥乡村基层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传播媒介科学文化教育功能,促进他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提升其科学文化水平,这样会在家庭中对自己的晚辈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中青年人则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具有养家糊口的技能,引导其到当地企业中工作,或者是向发达地区进行对外劳务输出。对于适龄儿童,则需要夯实基础性教育,实施好双语教学,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树立科学文化意识,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有着重要的意义。
4.2.2 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提供广泛的受教育机会
知识改变命运,是云南藏区群众的共识,而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基础设施及条件,却不能够满足相应需求。加大财政投入,提升云南藏区教育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水平,为贫困群体更广泛获得教育机会提供坚实可靠地保障。由于目前贫困地区的教育设施相对落后,教育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特别是幼儿园、中小学教育的规划设计,政府需要切实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班,培养优秀的教师资源,同时也要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环境,让学生们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在教育资源方面,通过让当地学校中小学校和发达地区的学校结对子,让民族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此外,教师资源也是重要的一环。由于贫困地区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薪金待遇不高,很多年轻教师不愿留在当地工作,这需要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工作教师的待遇水平,让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愿意留在当地工作。宏扬优秀民族文化思想,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认知氛围,推动贫困群众摆脱愚昧守旧思想的束缚,改变贫困家庭对下一代接受义务教育不强的观念,降低辍学率,提高贫困家庭中青少年孩子的受教育年限。
4.2.3 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分业技能教育,推动劳务对外输出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需要让帮扶对象开拓视野,在东西部对口帮扶中能够融入经济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这需要改变贫困群体自身无一技之能现状,提升个人就业竞争能力,通过环境改变来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圈。由于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云南藏区的青年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除少数有升学的机会外,多数人在家务农,其他的就业出路较少。针对这类情况,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适龄青年农民群体开展不同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就业技能培育与建档立卡户的脱贫攻坚工作相挂钩,实行分业技能教育效果奖励措施。同时有序开展藏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建立劳动就业保障体系,通过劳务输出,组织有劳动能力的青年人外出打工,开拓视野,学习职业技能经验,帮助贫困家庭成员掌握谋生技能。
4.2.4 发挥企业教育扶贫功能,让帮扶对象在工作中成长
充分发挥企业教育扶贫功能,对能吸纳扶贫对象进入到企业当中去工作的企业,政府应给予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相关的补贴、优惠、信贷等政策的倾斜,为藏区青年求职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企业中对扶贫对象定期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关注帮扶对象的成长,让扶贫对象在企业中能获得成长,不仅在技能上也在科学文化水平上得到提升,消除“等、靠、要”的懒惰现象及命中注定的消极思想,树立勤劳致富的观念,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企业集中的地方举办文化补习所,开办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班,有针对性地提升劳动者素质,培育好云南藏区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实现贫困地区的人才振兴。
4.2.5 完善教育全过程扶贫体系,提升科学文化素质
贫困地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教育扶贫成功的关键,更是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需要有良好的全社会扶贫环境,政府设立专项教育扶贫基金,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在社会上开拓更多不同的渠道,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扶贫,延长义务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再到职业高中阶段,在民族贫困地区实施“3+9+3”的15年义务教育工程。在贫困家庭成员教育的“前后端”进行干预介入。前段主要指的是在婚前及怀孕期间,结合健康扶贫和胎教早教,让农村贫困地区的人们也能享受到城市居民拥有的胎教早教与卫生医疗服务来提升下一代的质量; 后端针对的是贫困家庭中的老年人的教育问题。因为在农村地区的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留守老人照看孩子的情况比较普遍,对留守老人的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其科学育儿,注重下一代的教育,不能任其自由发展,提高下一代成长质量,才能使贫困地区的扶贫对象从源头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