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以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例

2019-05-08

图书馆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特色图书馆资源

刘 俏

(盐田区图书馆,广东 深圳 518082)

1 引言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信息环境向泛在知识环境转变,读者的阅读方式从纸质向电子化、移动式、碎片化逐步扩展,资源的揭示更多媒体化,资源的组织更多样化,数据来源更海量化,读者的信息需求更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知识更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以馆藏的丰富性服务于读者的优势不断弱化,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依靠数量取胜[1],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只能由特色资源服务体现。特色资源不同于特藏的概念,特色资源更具有实用性和共享性特点[2]。图书馆要围绕特色资源,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由同质服务向精准服务转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进一步保障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在《“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中,多处强调要加强特色资源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建设不仅是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需要,也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在对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开展特色资源服务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提出改进完善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工作的建议。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深圳地区8个主要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包括深圳图书馆、龙岗区图书馆、宝安区图书馆、罗湖区图书馆、光明新区图书馆、盐田区图书馆、南山图书馆、福田区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服务数据,数据截至2018年9月30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特色资源数据库、特色服务品牌、特色服务空间建设等情况。调查目的在于通过数据分析深入了解和掌握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的现状。

3 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现状

3.1 重视特色资源服务建设

传统单一的图书馆服务已无法满足社会与读者的需求,特色资源服务是图书馆主动向读者提供特色信息资源、树立服务品牌的重要展现。总体来看,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重视特色服务建设,绝大部分图书馆把特色文献资源、特色资源数据库、特色服务品牌以及特色服务空间纳入本馆的业务建设体系。各馆根据自身定位,在特色服务中有所侧重。如深圳图书馆重点建设深圳特色资源数据库,龙岗区图书馆、光明新区图书馆侧重开展特色品牌活动,福田区图书馆主要突出特色服务空间及其配套服务建设,宝安区图书馆在数据库建设方面投入尤其突出,罗湖区图书馆和南山图书馆重点打造特色活动和服务品牌,盐田区图书馆围绕海洋特色开展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建设与服务。读者对图书馆特色服务的需求日渐增长,图书馆针对读者需求不断推出新的特色服务,各有千秋的特色服务,推动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朝着更加多样化、立体化的方向深化发展。

3.2 资源建设凸显区域特色

通过调查数据综合来看,深圳各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凸显了区域特色。通过表1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被调查的各图书馆均充分考虑了本区域社会经济、地理、历史、政治、文化、教育、环境等区域因素,发掘和搜集各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献,丰富本馆的特色资源,充分发挥了图书馆作为当地社会历史记忆中心的功能。并且各馆都以特色资源为依托,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打造特色品牌服务,以满足读者个性化的文献信息需求。深圳市各公共图书馆所建特色资源数据库见表2。

表1 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情况

表2 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情况

3.3 特色服务向品牌化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高度重视特色阅读服务的品牌化建设,各图书馆都围绕特色资源打造特色服务,根据服务人群的特点,着力打造特色阅读活动,不断满足读者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各图书馆所开展的特色服务、特色活动深受广大读者欢迎,逐渐形成了品牌。深圳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品牌统计见表3。

表3 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品牌统计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深圳地区各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特色服务和特色活动的过程中都充分利用了第三方资源和社会力量,突破了图书馆人力、物力的限制,不仅大幅度提升了特色阅读活动推广的服务效能,而且扩大了图书馆特色服务、特色活动的影响力,助推了图书馆特色服务活动的品牌化发展。

3.4 创新服务空间

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普遍注重环境与资源的一体化融合,不断改善和创新服务空间,致力打造功能多元化的特色服务区域,营造和谐舒适便利的阅读空间环境,处处彰显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开展与特色空间相融合的各类品牌阅读活动或特色服务,有效吸引了读者。如宝安区图书馆于2015年7月设立创客e 家,为读者特别是创客提供创意成果展示及创新经验交流平台,还为“草根创客”提供创新经验交流的空间,创客们可以在图书馆举办创业沙龙、项目路演、创意培训等活动,突出了空间与服务内容一体化融合的服务理念。光明新区图书馆的自助服务书香亭突破了图书馆固有的物理服务空间,使读者享受到自助、互联、24小时开放的借书、还书、申办读者证、预借送书等各项免费服务,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在所调查的图书馆中,除了龙岗区图书馆和南山图书馆以外,其他图书馆均有特色服务空间,以罗湖区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主题空间数量最多、面积最大,其次是盐田区图书馆。见表4。

表4 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空间情况

3.5 宣传手段贴近时代

目前,在新媒体、自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深圳地区各图书馆的宣传方式除了传统的媒体宣传、张贴海报、摆放宣传展架外,有效开发利用新媒体微平台,将本馆特色资源、特色服务通过主动推送的方式即时向读者展开宣传。微平台交互性、共享性、海量性、社群化的特点,大大增强了服务宣传的效果。据调查,目前各馆均综合运用了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方式推广特色资源服务。为进一步强化特色资源意识、提高特色资源利用率,各馆通过讲座、展览、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加大特色资源及其服务的宣传力度。多元化、立体化的宣传手段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4 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发展建议

4.1 明确定位,有的放矢

图书馆开展特色资源服务需要有明确的定位。首先应明确何谓特色资源,其次要明确特色资源的价值,再次应明确特色资源的服务对象。只有明确了这样一些问题,图书馆才会有的放矢地规划特色资源的建设、管理和服务。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必须树立“一切服务于读者信息需求”的全新理念,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对特色资源的主题范围、服务对象、服务模式进行明确定位,既要追求良好的服务效能,也应减少资源浪费,力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4.2 创新机制,完善制度

提高服务效能是图书馆开展特色资源服务的目标和归宿。特色资源服务需要图书馆突破传统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服务流程,发挥特色资源和服务的效能。目前,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特色服务需要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包括特色资源建设规划、服务规范、评价标准等都有待深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细化,形成完整、科学的制度体系,为特色资源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3 强化品牌意识,推动持续发展

品牌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培育和打造品牌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图书馆服务树立品牌最关键、最根本的是紧紧围绕读者的需求,转变服务观念,增强读者信任感和依赖感,而开发特色信息产品,让特色服务对广大读者产生持久的亲和力、影响力和作用力,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特殊要求,是保证图书馆特色服务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应根据本馆规模、性质、经济条件,立足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实际,明确定位,找准方向,科学规划,实现多元服务与特色服务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

4.4 多种媒体融合,扩大宣传推广

在多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应充分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多媒体有机融合的资源管理、宣传、传输和利用平台,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不断扩大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除了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揭示和宣传特色资源和特色服务,构建通过微信、微博等获得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的微服务平台,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心享受图书馆特色信息服务。

4.5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服务

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应充分开发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平等、开放、透明、互动的新媒体环境下,读者各种行为数据可被图书馆实时获取,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读者数据信息,可以作为特色资源服务建设工作的决策依据,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特色资源精准推送和精准服务,有效增强读者黏性,提升服务效能。

5 结语

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是适合我国国情创新图书馆服务的重要举措。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读者个性化与多元化信息需求的矛盾,图书馆应抓住自身资源优势,立足特色,准确定位,在人、财、物有限的条件下,根据自身条件,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在资源建设方面,规划好自身的资源发展定位,做好资源的搜集、整理、规划和建设工作;在服务层面,图书馆应结合现有资源优势和最新的服务技术,从空间环境、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适时变革,向读者有效推荐特色资源,以特色资源、特色服务赢得用户的信赖。只有这样,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特色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中医的特色
资源回收
图书馆
完美的特色党建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飞跃图书馆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