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2019-05-08冯思海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方式运动

冯思海

(北京体育大学 竞技体育学院,北京 100000)

1. 前言

我国已经进行了 6次全国范围内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 现代疾病与青年人缺乏体育锻炼相关。我国中小学生及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具体表现为:高身材、低素质; 形态发育水平提高,体能素质差等特点。另外,我国学生近视率逐年增高,尤其是小学生、初中生近视率上升幅度明显; 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素质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1];2012年4月23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大二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倒,在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因运动猝死而不治身亡;;在惋惜生命逝去的同时不禁感叹现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确实令人堪忧。而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体育公共课是其提高身体素质、了解体育魅力与知识的宝贵时机。可见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等调查学生对于高校体育公共课的满意度以及实际需求,进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深入改革进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出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通过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等共4所学校在校教师取得联系、阐述本次研究的内容并取得校方同意后,随机共抽取200名无伤病的非体育专业在校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次研究查阅了核心期刊中有关高校体育公共课论文20余篇;以此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93份,除去4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89份,有效回收率为97%,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统计情况

2.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Excel对本次研究筛选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2.2.4 访谈法

与该校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满意度、建议等实际情况进行面对面地访谈。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目标可被理解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上接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目标,下承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等,构成一个较为连贯的目标体系。[2]体育教育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方向,且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针对大多数学生制定了基本目标:应当使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项目活动并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可以针对自己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同时需要熟练掌握两项以上运动项目技能,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培养体育道德与合作共赢的社会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3]。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体育课程都主要是以教授学生运动技术为主,以运动成绩为课程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未能达到使学生真正爱上体育并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

3.2 高校体育教学方式满意度的调查

教学手段亦是教学方式是指 :“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4]根据实地考察以及访谈发现,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陈旧老化,场地数量以及质量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教学流程依然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而准备活动部分更是由小学延续至今的操场跑圈以及热身操。如图一所示,本研究对该校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共150人,即占调查样本总数79.37%的学生认为现高校体育教学方式传统枯燥,而认为教学方式新颖的寥寥无几。而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 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实践启发式、探讨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5]

表2

3.3 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调查

虽然国家已将体育教育列为学生重点课程,但体育资源建设仍匮乏;时常出现体育场人流饱满、供不应求的现象。经调查发现,在非体育院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是备受忽视的。特别是教育资源方面:其中包括体育器材、体育教学用场地匮乏,以及受资金有限的影响,体育器材未能及时维修保养导致使用质量下降等;同时本次研究对学生的体育项目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现有的体育项目设置较为老旧,大多是与小学、中学完全一致的田径课程以及球类运动,无法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在学生运动项目需求调查中健美操、瑜伽、爬山受选比例较高,进一步侧面反映出学校体育课程设置陈旧,考虑到男生的运动热情普遍高于女生,因此应当开设这些受众群更广的体育项目课程,以此全面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

3.4 高校体育理论课开展情况的调查

根据实地考察与访谈,发现高校体育公共课大多是以教授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为主,而忽视了理论课的学习。通过体育基本知识传授,使学生养成终身的体育锻炼习惯,学会科学的健身、健康生活方式,预防伤病的各种方法。只有让学生全面理解体育与自身健康的关系,掌握体育科学知识与体育健身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才能养成良好地文化素养,才能实现自觉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4]根据实地考察,4所学校对于公共体育课竟都没有开展体育理论教学课程,普通高校的学生应当以“强身健体、健康第一”为主要目的,教师可通过现代多媒体设备播放激动人心的比赛、标准的示范动作讲解视频等达到标准化教学以及提高学生对于该项目的兴趣,而不应该过度关注运动技术以及运动成绩,应当切实使学生感悟到该项目的魅力,体育文化。

表3

3.5 高校体育评价制度的调查

体育教学评价是一般教学评价在体育学科的具体运用,是依据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及有关标准,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6]据调查,本次研究对象4所高校体育课最终期末成绩的构成大多是由运动成绩以及技能评价构成的(见表3),高等教育作为学生教育之高阶,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运动成绩仍为主要成绩构成。部分学生自幼进行体育锻炼较少,身体素质较差,运动天赋低,仅仅想要通过36个学时提高这些学生的部分运动素质并达到较高标准是十分困难的,同时课堂上的负荷量也没有做到区别对待使得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对于体育课产生了厌烦情绪,使得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越来越多,体育教育的目的便难以实现。

4. 结论与建议

4.1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导向,学校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纲要》精神,了解国家对现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再结合院校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方案予以实行。

4.2 现高校体育课堂仍按照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步骤进行,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教师应当结合户外游戏、多媒体设备、增加师生互动等手段进行授课。

4.3 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主要体现在体育器材缺乏,现有器材陈旧、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创新性、选择性少。校方应适当加大对于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并开展更多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

4.4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技术教学,缺乏理论课部分。教师在教授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应当开展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更多体育知识。

4.5 评价制度不完善;仅仅以运动成绩以及技能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体育课表现。教师应适当加入课堂积极性、运动成绩提高幅度、上课态度等全方位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方式运动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体育课
不正经运动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