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及其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

2019-05-08王雄鹰刘宏杰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城市群主观学历

王雄鹰,刘宏杰

(湖南城市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益阳 413099)

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近年来,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逐渐深入民心,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不再仅看GDP指标高低,而是“以人为本”,在考察GDP的同时也关注国民主观幸福感。何谓主观幸福感?邢占军(2011)将主观幸福感界定为人们所拥有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它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前人研究中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人格、社会支持、人口特征、政府支持、环境、收入水平等等都能在不同程度对主观幸福感造成影响。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

1. 调查对象

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地共随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7份,其中长沙75份,株洲92份,湘潭160份。

2. 调查工具

(1)体育锻炼参与状况测量采取自编量表《长株潭城市群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2)主观幸福感的测量采取邢占军教授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CC)。

3. 调查结果

表3.1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现状

**p<0.000

3.1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在主观幸福感总量表上得分为82.92, T检验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广州常模(T=95.82,P<0.000)。这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居民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广州地区居民。

3.2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组群差异

3.2.1 不同性别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在总量表上,女性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在社会信心、成长进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态平衡体验的分量表中则差异不显著,经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总量表(t=2.45,p=0.015)、目标价值体验(t=3.01,p=0.002)、知足充裕体验(t=5.11,p<0.000)、家庭氛围体验(t=4.84,p<0.000)、自我接受体验(t=2.60,p=0.009)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人际适应体验、身体健康体验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也接近显著水平。这与邢占军(2003)在山东省的调查有异。

3.2.2 不同年龄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调查中将不同年龄阶段分成了6组:16-20岁(172人),21-30岁(437人),31-40岁(338人),41-50岁(252人),51-60岁(64人),61-70岁(52人),表3.4是不同年龄组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总体幸福感得分在年龄上呈现不规则倒“U”型,低年龄段与高年龄段得分较低,31-40岁年龄段总体幸福感得分最高,51-60岁得分最低。

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2,除在人际适应体验分量表上无显著的年龄差异外,在总量表和其它分量表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差异。

表3.2 不同年龄段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

3.2.3 不同地域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长株潭三地居民在总量表上的得分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F=4.94,p=0.007)。两两比较后发现,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居民总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株洲(p=0.002)与湘潭(p=0.031),而株洲与湘潭之间得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分量表中,人际适应体验得分株洲显著低于湘潭(p=0.036);成长进步体验得分长沙显著低于株洲(p=0.004);目标价值体验得分株洲显著高于湘潭(p=0.045);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得分三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株洲得分最高;知足充裕体验、自我接受体验得分湘潭显著高于长沙、株洲;其余分量表无显著性差异。

3.2.4 不同学历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根据学历程度分为低学历组(初中及以下),中等学历组(高中、大专)和高学历组(本科及以上),长株潭城市群居民主观幸福感总量表得分在学历差异上达到了显著性水平(F=37.19,p<0.000),博士总幸福感得分最高,其次为研究生、本科,得分最低为小学组。分量表除自我接受体验接近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两两比较发现,在总量表上,低学历得分显著低于高学历得分,体现出随着学历升高幸福感总分升高的趋势。而在分量表中,除人际适应、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态平衡体验体现这种趋势外,其余分量表均是中等学历体验最差。

3.2.5 不同家庭收入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问卷中的收入以家庭年总收入为指标,根据样本的收入分布状况,确定2万以下为低收入组,10万以上为高收入组,中间的为中等收入组。三组之间在总量表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2.63,p=0.015)。低收入组与另外两组之间差异显著,但中等收入与高收入组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

3.2.6 不同婚姻状况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不同婚姻状况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总量表得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F=6.24,p<0.000),未婚组得分显著低于已婚组,丧偶组显著低于其余三组。分量表十项体验在婚姻状况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未婚组在自我接受体验中,显著低于其余三个组;已婚组在目标价值体验中显著高于其余三个组,在家庭氛围体验中显著高于未婚组和离异组;离异组在知足充裕体验中显著低于其余三组,在心理健康体验中显著高于其余三个组;丧偶组在人际适应、成长进步、目标价值、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态平衡体验中显著低于其余三组。

3.2.7 不同职业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从职业维度看,不同职业在总量表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10.48,p<0.000)。农民总体幸福感指数显著低于其余职业。

3.3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前人研究表明:当每周锻炼多于3次时,最大摄氧量的增加逐渐趋于平坦;当锻炼次数增加到 5 次以上时,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就很小;而每周锻炼少于2次时,经常不引起改变。因此,每周锻炼 3-4 次是最适宜的频度。从统计结果看来,40.1%的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为一周1-2次,每周锻炼3-4次的人仅有24.8%,由此可见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较为适中。

专家认为一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分钟为宜,如果一次锻炼时间较长,可在中间安排1~2次休息。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控制得较为理想,每次锻炼45分钟以内的占65.1%,较少有人每次锻炼超过一个小时。

体育锻炼的项目分为三大类:下肢运动、伸展运动和全身性运动。调查结果显示,最受长株潭城市群居民欢迎的三种体育锻炼项目排序依次为:散步、慢跑、球类活动,分为对应为下肢运动项目和全身性运动项目。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多为公园街道广场、学校体育场所、公共体育场馆等,多为便利性的免费场所,体育场地与设施基本能满足需求。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时单独行动的较少,多为与朋友、同事、家人一起活动,在锻炼中获得的专业指导也并不多。对于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更多的是源于兴趣爱好,同时学校体育教育对项目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表明,全年网上零售额7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6%,大大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的增幅,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54806亿元,占网上零售额的76.4%。尽管网上购物不能直接等同于网络经济,但网上零售额的快速增长也反映出实体经济的增长乏力。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

3.4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差异分析

3.4.1 不同地域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差异

长株潭三地居民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检验r2=32.88,p=0.000),长沙、株洲二地居民锻炼频率集中在一周1-2次,湘潭居民则多为一周3-4次。在锻炼强度上,长株潭三地也有显著性差异(r2=18.205,p=0.02),锻炼时间45分钟以内的长沙居民有64%,株洲居民72%,湘潭居民62%。在锻炼形式选择上,长株潭三地有显著的地域差异(r2=19.64,p=0.001),长沙居民更多的喜欢与家人一起锻炼,株洲、湘潭居民则更多的选择与同事朋友一起锻炼。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受长沙、湘潭居民最喜欢的是散步、球类、慢跑,株洲则是散步、慢跑、其他项目。长沙居民多选择在学校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株洲、湘潭二地更倾向于选择公园街道广场。

3.4.2 不同性别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差异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锻炼形式、参与项目等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在锻炼强度上有显著性差异(r2=26.98,p=0.000),男士锻炼强度多在45-60分钟,而女士多集中在30-45分钟以内。锻炼场所的选择上,男士偏好公共体育场馆而女士多选择公园街道广场。

3.4.3 不同年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差异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强度和形式上均存在年龄上的显著性差异(频率r2=39.76,p=0.000;强度r2=39.74, p=0.001;形式r2=56.69,p=0.000)。低年龄段人群更多的与同事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高年龄段更多的与家人一起锻炼;低年龄段人群锻炼频率、强度均高于高年龄段;低年龄段人群更喜欢全身性的运动如球类运动,搞年龄段人群则更倾向于选择下肢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等。低年龄段人群多在学校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而高年龄段人群更多的在公园街道广场锻炼。

3.4.4 不同职业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差异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强度和形式上均存在职业差异(频率r2=94.53,p=0.000;强度r2=95.23, p=0.001;形式r2=48.86,p=0.000)。在其他方面无明显差异。

3.4.5 不同收入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差异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强度和形式上均存在收入差异(频率r2=32.41,p=0.006;强度r2=56.93, p=0.000;形式r2=22.90,p=0.011)。低收入段人群锻炼频次、强度相对高收入段人群均较低,高收入段人群更多选择与家人一起锻炼,低收入段人群更多选择与朋友同事锻炼。低收入段人群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多倾向于散步、广场舞、慢跑之类的,高收入段人群则倾向于选择球类运动、棋牌、散步等。

3.4.6 不同婚姻状况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差异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强度和形式上在婚姻状况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频率r2=18.707,p=0.005;强度r2=26.14, p=0.001;形式r2=33.11,p=0.000)。未婚人群比已婚人群锻炼频次高、强度大,未婚人群更多的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已婚人群更多与家人一起锻炼。不同婚姻状况的人群在体育锻炼项目、锻炼场所的选择上无明显差异。

3.4.7 不同学历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差异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强度和形式上均存在学历上的显著性差异(频率r2=47.57,p=0.000;强度r2=66.90, p=0.000;形式r2=25.39,p=0.013)。学历中等人群锻炼频率最高,高学历人群锻炼强度最高,不同学历的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有相同也有不同,散步是所有学历段人群都喜好的项目,高学历人群对球类运动的偏好程度高于低学历人群。同样,在锻炼场所的选择上,低学历人群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体育场馆,而高学历人群选择经营性场馆的人数比低学历要多。

3.5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将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强度与其主观幸福感总量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幸福感与参与体育锻炼频率之间显著相关(r=0.174,p=0.002),而与强度之间无显著相关。进行比较平均值的结果显示,随着锻炼频率的增加,总幸福感也会有增加,但参与体育锻炼频率与总幸福感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当锻炼频率到达一周5次或以上时,总幸福感并未增加反而降低了。这说明合适的锻炼频率为一周2-3次。

表3.1 总幸福感与参与体育锻炼频率相关分析

4. 结论

4.1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主观幸福感指数为82.92,高出广州市常模,处于较高水平。

4.2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婚姻状况、地域、职业等方面存在组群差异。在总幸福感指数上,女性低于男性,31岁-40岁年龄段幸福感指数最低,低学历群体主观幸福感低于高学历群体,低收入群体低于高收入群体,但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收入不再影响幸福感指数的增加。已婚群体幸福感指数高于其他群体,丧偶群体幸福感最低;农民群体幸福感指数最低,另外,三市比较,湘潭市居民幸福感指数高于长沙和株洲。

4.4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在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婚姻状况、地域、职业等方面存在组群差异。

4.5 长株潭城市群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与总主观幸福感之间是显著相关的,体育锻炼能够影响主观幸福感体验。

猜你喜欢

城市群主观学历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膨胀学历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对立与存在
知识无力感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