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分析

2019-05-08周明华肖政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公平性基尼系数资源配置

周明华 肖政

我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地域差异性很大,有限的卫生资源地区配置差别很大,但每个人均有平等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卫生资源是卫生部门所拥有和使用的人、财、物、技术和信息等各种要素的总和[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资源配置差距较大等问题,造成了卫生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短缺与浪费并存等现象,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将有限的卫生资源分配到各地区,满足人民群众公平性享有医疗服务的权利,这对健康事业有着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方法,从人口和地理分布两个方面对我国主要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及公平性进行评价,旨在为行政部门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从2013—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提取出2012—2016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数据,从2013—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提取出2012—2016年各省(市、自治区)人口和地理面积。

1.2 研究方法

将我国按照传统行政的六大地理分区原则分为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和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选用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作为评价指标,使用Excel 2010统计描述各地区每千人口和每平方千米卫生资源配置,利用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分析卫生资源按人口和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国际通用指标[2]。洛伦茨曲线绘制的基本原理是将收入或资源按照每千人口(或每平方千米)拥有量从小到大进行排序,横坐标为每千人口(或每平方千米)累计百分比,纵坐标为卫生资源累计百分比,连接各点即可得到洛伦茨曲线[3]。洛伦兹曲线是一条偏离对角线的曲线,弯曲程度越大,证明资源配置越不公平,反之亦然[4]。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出的反映公平程度的统计指标,计算公式如下[5]:

其中Xi、Yi分别表示累计人口(或地理)和累计资源,X0=0,Y0=0,n为测量单位数。

基尼系数的取值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表示资源分配越公平。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达到0.6以上属于高度不公平的危险状态,国际上通常将0.4作为差距的“警戒线”[6]。

2 结果

2.1 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状况

我国卫生物力资源逐年增长,5年内医疗卫生机构增长了33 097家、床位增长了1 685 553张;每千人口配置的医疗卫生机构西北和华北地区较高,华东地区最少;床位数从2012年的3.9张增长到了2016年的4.9张以上。见表1。

表1 我国卫生物力资源按每千人口配置情况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5年内卫生技术人员增长了1 775 854人、执业医师增长了512 562人、注册护士增长了1 010 567人;每千人口配置的卫生技术人员西北地区配置最高,执业医师华北地区最高,注册护士各地区差距较小。见表2。

表2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按每千人口配置情况

我国每平方千米卫生物力资源配置方面,5年间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基本保持不变,床位数各地区均有所增长,但是两极分化较严重,最多的华北地区(1.96)是最少的西北地区(0.19)的10倍以上。见表3。

表3 我国卫生物力资源按每平方千米配置情况

我国每平方千米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地区间差异非常大,华东地区配置最高,西北地区配置最少,卫生技术人员分别为3.10人和0.22人,执业医师分别为1.01人和0.06人,注册护士分别为1.31人和0.09人,华东地区是西北地区的14倍以上。见表4。

表4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按每平方千米配置情况

2.2 各地区卫生资源公平性分析

各地区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在0.2以下,处于绝对平均状态。见表5。

表5 我国按每千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

各地区卫生资源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均超过了0.4警戒状态,医疗卫生机构和床位的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处于差距较大状态;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5,差距悬殊。见表6。

表6 我国按每平方千米分布的基尼系数

3 讨论与建议

3.1 各地区卫生资源增长迅速,但人均卫生资源仍显不足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已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从每千人口卫生资源配置来看,各地区的卫生资源均得到了增长,每千人口拥有量差距不大。医疗卫生机构总体增幅较小,但是床位得到了迅速增加,2016年床位数最少的华北地区有4.92张,最多的西南地区达到了5.95张,已与我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规定的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张差距很小,这与近些年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全国财政卫生投入增幅年均在20%以上,这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关[7]。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增长非常迅速,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增长了0.8人以上、执业医师增长了0.3人以上、注册护士增长了0.5人以上,但离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规定的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3.14人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需要继续加大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支出,提高人均卫生资源的占有量[7]。

3.2 卫生资源配置每平方千米的差异大于每千人口

从每平方千米卫生资源配置来看,床位、卫生技术人员等均得到了增长,但是各地区间差距明显。床位最多的华北地区(1.96)是最少的西北地区(0.19)的10倍以上,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最多的华东地区是最少的西北地区的14倍以上,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的资源配置优于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每平方千米的差异大于每千人口,且地广人稀的西北、西南地区卫生资源拥有量与华东、华北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地区分化现象较明显[8]。因此,要加大力度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在欠发达地区或偏远落后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9-10];提高西北、西南地区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床位和医疗技术人员,同时也要对中南、东北地区卫生资源不足的地方进行扶持,以缩小总体差距。

3.3 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按地理分布较差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在0.2以下,属于分配绝对平均状态;但是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均超过了0.4的警戒线,处于差距较大状态,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5,处于差距悬殊状态,这说明我国卫生资源按地理分布比较不公平,这与温俊娜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2010年我国主要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在0.6以上[12],2012-2016年的基尼系数小于0.6,这说明按地理配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分配差距悬殊。造成这种原因可能是我国长期分配卫生资源的主要指标为每千人口资源拥有量,并没有将地理区域考虑在内,导致医疗卫生资源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则较缺乏[13]。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卫生资源薄弱地区特别是西北、西南地区的投入,同时注重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和薪酬体系,培养少数民族医药卫生发展,引导偏远地区吸引和留住医疗人才,以缩小各地区间的差距。

猜你喜欢

公平性基尼系数资源配置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一种提高TCP与UDP数据流公平性的拥塞控制机制
基尼系数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公平性问题例谈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关于公平性的思考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