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光发热的一生——深切缅怀周特夫同志

2019-05-08殷春泉

大江南北 2019年3期
关键词:如皋伪军同志

殷春泉

周特夫伏案研究军史资料(摄于1982年)

“我有一个心愿,请你转告如皋县委的负责同志。我一生最值得留恋和自豪的,就是抗日战争在如西与你们生活战斗的那六个春秋。如皋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死后,请把我的骨灰撒在如皋的高沙土上!”这段话是周特夫同志在身患癌症、生命垂危时,向去南京军区总医院看望他的时任如皋县副县长许吉甫留下的肺腑之言。

2018 年是抗战期间担任中共如西县委书记的周特夫同志诞辰100 周年。笔者拜访了了解周老书记情况的新四军老领导和相关党史工作者,并认真查阅资料,写成这篇缅怀文章的初稿,然后送到上海,请如皋籍新四军老战士阮武昌、陈扬过目审改。阮、陈二老都曾在周特夫同志领导下工作过,对周老有很深的印象和感情。他们不仅对文章提出修改意见,还亲自动手改了题目,增加了不少内容,使文章更加生动和厚实。因而,此文也寄托了他们两位对老领导周特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如西抗日根据地的开拓者

1940 年7 月29 日,周特夫随叶飞率领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一纵挺进如西。8 月3 日,一纵进入卢港,接管国民党如皋西南行署。8月29日,如皋县政府在卢港成立。10 月中旬,中共如皋中心县委、如皋县政府机关随军继续向东挺进至如皋东乡马塘,接管国民党如皋县政府。随后,苏北区党委和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决定,原如皋县以通扬运河为界,划分为两个县:东部为如皋县(如皋东乡),西部为如皋西南行政公署。

1941 年3 月,中共如西县委正式成立。周特夫受命担任中共如西县车镇区特派员,负责组建区委,后担任中共如西县车镇区区委书记兼区游击队政委。当时,如西以龙游河为界分为河东河西两部,河东地区狭窄,敌伪据点林立,环境更险恶。刚到新区,社情复杂生疏,他起早带晚走乡串村,挨家挨户访贫问苦,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唤醒劳苦大众起来参加抗日斗争。由于他艰苦细致的工作,车镇区的各项工作走在前列,敌伪势力受到狠狠打击。5 月,周特夫带领区游击队,在薛家坝、聋子桥一带击溃与日伪军勾结的国民党地方部队田铁夫部,俘获数十人。

同年11月,周特夫任中共如西县东南中心区委书记,领导东南边区车镇和南马塘两个区委。他根据县委要求,切实做好东南两区基层政权的建设工作,对区以下仍实行乡镇保甲制,原人员大部留用,对坚持反共立场的和隐藏的投降派坚决不予留用,对暗中勾结敌伪的坚决抓捕法办。

1942 年2 月,中共如西县委决定周特夫任县委组织部长。在工作中,周特夫特别注意培养和提拔勇于投身到抗日烽火中的骨干分子。任组织部长不足一月,年仅23岁的周特夫又被破格提拔任中共如西县委书记。

1942 年,日伪军开始对苏中三分区和如西县进行“扫荡”和“清剿”。同时,日军积极推行伪化政策,利用伪军、伪组织并以据点为中心,向周边扩展控制范围,蚕食我抗日民主根据地。面对严峻的敌对形势,周特夫带领中共如西县委、县政府全体同志,与日伪军作坚决的斗争,粉碎了日伪军“清剿”和伪化阴谋,使如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呈现出较好的局面。

当时,由于群众发动充分,农抗会、民兵组织健全,如西境内先后发生万人包围吴窑、水洞口、加力、西河湾伪据点的斗争。在江安水洞口,基干民兵和数万群众包围据点,与敌人展开激烈斗争。民兵向据点投掷手榴弹,炸死多名伪军。伪军拼命还击,一位民兵牺牲。双方僵持不下时,为了保护群众的积极性,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周特夫带领石庄区长张继中、江安区长杜文白亲临现场,适时调整斗争策略,组织江安、卢港等区的武装和广大群众日夜监视和团团围住据点之敌,不断对其进行骚扰打击,使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粮草都无法补充,最后被迫狼狈撤走。经围困,其他据点里的伪军也承诺不再下乡抓人、抢东西,有力地打击了敌伪士气。从那以后,如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安定多了。

如西县从1942 年5 月开始,经过半年时间,即组织了30 个乡、226 个保的民兵,总数3312人,自卫队32056人。为支援地方武装和新四军主力部队,1943 年如西参军270 人,1945 年1365人,其中700人补充到主力部队。

1942 年夏,如西县委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周特夫坚决支持和充分肯定如西县县长季恺、车镇区区长顾维汉带头动员家里主动减租减息的行动,对全县减租减息运动推动很大。据当时调查统计,全县128 个乡,有55 个乡普遍减租,32 个乡部分减租,41 个边区敌占区未减租。

1943 年5 月始,周特夫发动如西军民为配合四分区的反“清乡”斗争,多次开展了火烧敌伪军竹篱笆的斗争。5月20日,如西和如皋(东)两县两万余群众将平潮至白蒲、丁堰,再从丁堰至掘港100 多公里的竹篱笆,于1 小时之内全部拆毁焚烧。7 月1 日,如西发动1 万多人,破拆毛竹80多万支,使日伪军苦心经营了3个多月的封锁竹篱笆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从日伪1943 年4 月发动“清乡”,至1944 年10 月反“清乡”斗争结束,如西党政军民不仅保住了根据地,还进行了局部反攻,攻克日伪据点18 个,收复永安沙和49个沦陷乡,解放群众20多万人。

为加强敌工工作,由县委书记周特夫兼任敌工部长,对伪军开展分化、瓦解、策反等工作,为我方提供情报,取得了显著的战果,先后有驻林梓、芹湖、加力、永安沙的敌伪起义,打破了日军强化伪军的企图。

周特夫特别注意加强党的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4年9月,如西县参政会在江安区周庄头村召开,他到会祝贺并作政治工作报告。1945 年春,部分参政员代表由周特夫带队,前往三地委参加三分区党外人士时政座谈会。途中,一行10 余人深感周特夫平时严于律己、关心民众、平易近人,就你一句、我一句地给他作了一首不拘格律的赞诗:“政委行李一担挑,不乘马车偕我跑。谈笑风生多亲切,语重心长好领导。”

如西县委和县政府还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先后开办了滨江中学、东南中学和如西中学,并在原有的平潮中学和励志中学中加强了党的工作,为各级党政机关和部队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与此同时,又大力开展以宣传抗日为主要内容的文娱活动,鼓舞了广大群众抗日的意志,丰富了根据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如西地区在土地革命时期,曾经是红十四军活动过的老区,党在这里有一定的基础。抗战期间,陈毅、粟裕同志率新四军挺进这一地区,很快就打开了局面,经过几年奋斗,这里只要日伪不下乡“扫荡”,可以说确实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好境地,作为当年参与创建如西抗日根据地的开拓者之一,周特夫所作出的贡献和付出的辛劳,应该永远记载在如西县革命斗争的史册上。

文武兼备的团政委

1946 年5 月,新四军华中军区部队扩编,组建新的一师。原来的以如西独立团为基础组成的一分区特务团,被编为一师一团。由于周特夫曾经长期兼任如西独立团政委,因而被调至一团工作。从此,周特夫离开了从1940 年以来一直战斗、工作、生活的如西地区,离开了与之有着血肉关系的如西人民,到已经成为野战军的一团专任政委。因为周特夫在那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领导抗日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并取得巨大成绩,如西人民深深爱戴他,怀念他,称之为如西人民的好儿子、如西地区的好书记,热情欢送他走马上任。

周特夫就任一团政委以后,以其一贯的献身精神、认真细致的作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又为一团的建设、为一团在解放战争中夺取的一系列胜利,作出了为人们一致称道的贡献。

作为政治委员,周特夫一直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建设上,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命令、指示在全团贯彻执行,保证部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全体指战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旺盛昂扬的战斗意志。他这样做,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例如苏中战役胜利结束后,部队一路向北撤。从苏中撤到苏北,接着从苏北撤到鲁南,后来又从鲁南撤到鲁中。一路打胜仗,可一路往北撤。对此,有不少同志想不通。加之一师的干部战士大多来自江、浙、沪地区,一开始不适应北方的生活习惯。因而纷纷讲怪话,发牢骚。当时部队中流行着这样一段顺口溜,说是:“反攻反攻,反到山东,吃的煎饼,包的大葱,要吃大米,打回华中。”周特夫听到这些反映以后很重视,认为这种情绪的存在,会影响到对中央军委和华野首长决策的贯彻执行。于是多次召开会议,首先统一干部的思想,然后再在连队中开展教育,统一全团同志的思想。周特夫做思想工作很有特色,总是把大道理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既有很强的逻辑性,又有很强的鼓舞性。所以大家很爱听,听得进去。这次他列举我军一个胜仗接着一个胜仗的事实说:本来敌人是三个或者四个打我们一个,由于我们把一些地方暂时让给了他们,使敌人分散了力量,同时使我们的力量能够加以集中,结果反过来变成我们用三个或者四个人去打他一个。这样,兵力对比我们便从原来的劣势一下子变成了优势。所以说,我们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占有;临时的放弃,是为了永远的占有。然后他斩钉截铁地说:同志们相信,不要多长时间,不但全山东是我们的,全华中也是我们的,而且全中国都会是我们的!中国的天下一定会是中国人民的天下!一席话说得大家不仅豁然开朗,而且精神振奋,热血沸腾。之后,那些反映消极情绪的顺口溜再也听不到了。

周特夫不但善于用革命道理武装指战员的头脑,引导大家当好战士、好干部、好党员,而且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求下面做到的,他总是自己首先做到,作为军队领导干部,他尤其重视在战斗中起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遭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是挺身而出,勇往直前。所以每次打起仗来,总能在第一线看到他的身影,看到他那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的英姿。苏中战役的如南战斗中,由于情况变化,在打宋家桥时攻击受阻,部队伤亡较大。此时,周特夫和其他几位团的领导同志一起,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一次又一次带领部队对敌人发起攻击。干部战士们在他们的带领下,以排山倒海之势勇猛地冲向敌人。再如1947 年夏天,部队从鲁中向鲁南敌后出击时,遭到十几倍于我军的敌人的包围。那阵子,四面都是敌人,整天处于战斗状态,经常走着走着便遭遇上敌人了。有一天下午,团机关的几十个同志正行进在一条大路上,突然从北面不远的山包上射过来一阵阵的子弹和炮弹,又遭遇上敌人了!而且情况尤为危险的是,那天行军为了防空,团部机关和各营之间拉开了距离。此时如果大批的敌人冲过来,机关仅有的几十个人和十几支长短枪就难以对付了。在这危急关头,周特夫和其他十几个有枪的同志利用一条沟渠进行还击。为了迷惑敌人,他指示大家不断变换位置,这里放上几枪,换个地方再放上几枪。就这样,他们十几个人终于掩护团机关的其他同志通过了敌人的封锁。事后,大家既高兴,又感到有点后怕,都说今天这出《空城计》唱得好悬!要不是团长、政委沉着应战,后果实在难以预料。经过一周多频繁激烈的战斗,部队最终冲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安全到达预定的区域,随后和全军一起,打响了豫东战役,揭开了大进攻的序幕。

由于周特夫为一团的作战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当他后来调纵队工作时,全团同志都舍不得他走,留恋这位文武兼备的好政委。

不倦传承红色基因的老战士

1980 年,全国各地开始收集资料编写地方革命斗争史。周特夫非常关心江苏抗战历史和如皋人民革命史的编纂工作,多次来如皋进行指导和帮助。

1983 年盛夏,周特夫不畏酷暑,伏案疾书。在场的许吉甫副县长非常感动,力劝他要多注意休息。老书记拿起文稿,神情严肃地说:“我要赶在去见马克思之前,把如皋人民在抗战中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回忆整理出来,留给子孙后代。责任所在,责无旁贷啊!”

上世纪八十年代,几个抗战时期曾在如皋工作的老同志聚会。闲谈中,周特夫说到江苏省有关领导要他找几个人,负责编写江苏地区的抗日斗争史,并要尽早完成。任务交了,但要人无人,要物缺物,样样都要自己想办法,忙得他整天团团转,比在职时还吃力。这时,有个战友好心地说,你也是70 岁的人啦,身体不是太好,还是要注意休息,是不是要求省里派个在职的同志来主持,你在一边协助。周特夫听了之后,认真地说,我何尝不这样想,但是省里领导说我熟悉情况,坚持要我主持。我想为了对得起江苏八年的抗战历史,对得起抗战中牺牲的战友,也为了对得起子孙后代,就豁上这条老命吧。

1984 年,如皋计划召集一批老领导来如皋指导帮助编史工作。周特夫得知后,主动同老战友一一电话联系,召集大家共同回忆、撰写史料。周特夫亲笔写成的《抗日战争期间如西武装斗争发展情况概述》,成为《中共如皋地方党史》抗战部分的主要内容。

总之,周特夫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以及对革命历史的敬畏,在他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仍然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回顾、收集、整理如西地区乃至江苏省革命斗争史的活动中去,成为一位令人敬佩的传承红色基因的不知疲倦的老战士。

在纪念周特夫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回顾他的一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发光发热的一生!

猜你喜欢

如皋伪军同志
伪军大举进攻,绥东形势严重
2020高考模拟试卷(八)
如皋长寿村的启示
FOR YOU, O DEMOCRACY
三角、向量综合卷
向雷锋同志学习
江苏省如皋市百岁老人385位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