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景林: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守望人

2019-05-07刘伊玲

中国经济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遗存天津市中医药

文│本刊记者 刘伊玲

他用行动践行了“留住中医药文化根脉,守住中医药文化之魂”。

年近古稀的陈景林一生都在为中医药的发展而耕耘。从一位兢兢业业的医务工作者,到一位收藏中医药古籍文献资料、医药文物和医史研究的大家,陈景林对中医药的热爱不言而喻。

无论是在其专著之中,还是接受媒体采访,陈景林始终都在向世人为中医药不停地奔走和呼吁。

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数千年来,在我国人民与疾病的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医学家,留下了无数医学著作、文物、遗迹。“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中医药文化,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根和魂。这些中医药文化遗存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凝聚着我们祖先的大量智慧,承载着珍贵历史信息,显示我国几千年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成为我国医学发展史不可替代的见证与象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因为早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陈景林一直致力于深入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中医药宝贵遗产,以理清中医药发展脉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打好基础。

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陈景林能够对我国中医药近年推出的政策、文件如数家珍。对于全国两会上有关中医药发展的议案、提案,也是娓娓道来。陈景林记忆犹新的是2009年5月在“中医中药中国行”天津站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中,在天津博物馆举办的津门医粹古籍文献文物展,同时天津市许多知名的中医药企业积极参与了这次活动,而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天津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均出席在列。也正是这一次机缘,陈景林了解到京万红药业的药酒技艺源自乐家老铺的祖传秘制经验和宫廷工艺配方,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产品和品牌已经享誉国内外,才有了与天津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的合作,创办了代表中国药酒传承文化的“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博物馆”的盛举。

看到像京万红药业这样的老字号企业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视,陈景林倍感欣慰。2013年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专家评审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同时他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创办的“津门医粹”博物馆也被确立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借助基地的平台,共同参与全国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办的传统医药文化展和“金砖国家卫生部长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上举办的传统医药文化展,这都能反映出这一代中医药人的努力与热忱。

“这些平台的建设,有益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促进我们国家中药事业的发展。对于我个人,也不能把私人收藏存在家里,束之高阁。我要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做点贡献。”陈景林说。

2018年,他带领了标本整理小组对50年代、60年代、80年代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活动中采集、制作的标本进行整理、拍照、录入、建立数据库并编写出版了《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馆藏药用植物图谱》。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建议,应对中医药文化遗址遗存进行普查,各省市也要进行普查登记和保护。这与陈景林多年来的呼吁如出一辙,在他看来,对中医药文化遗址遗存的普查与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据悉,陈景林准备要做的下一个课题,是天津市中医药文化传承脉络研究,他希望通过对天津市中医药文化的著作、文献的收集整理,进而梳理出其中的传承脉络。近日,《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就陈景林收藏中医药文物的初心和使命对他做了专访。

《中国经济信息》:您搜集了大量的中医药文化的资料和实物,请问您眼中的中医药文化是什么?怎么能将它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陈景林:我现在做的中医药文化其实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中医药通过在一代一代的匠人不断发展和传承。所以说,我在做的这些工作,目的就是通过这些文化载体,来留住中医药文化的根脉,守住中医药文化之魂,把历史继续传承下去。

《中国经济信息》:您能介绍一下做

《中国中医药文化遗存》的一些背景吗?

陈景林: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一直以来研究院都积极贯彻国务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任务,把“留住中医药文化根脉,守住中医药文化之魂”当作使命。我做这项工作也已经很多年,自筹航空机票外出考察近百次,深入闹市坊间、小镇僻巷、偏远山村、深山老林,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实地考察遗迹一百八十多处,搜集拍摄了大量珍贵中医药文化遗迹照片和资料。我们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撰写了《中国中医药文化遗存》,目的就是希望引起国内外人士的重视,从而对其进一步投资修葺,保护、开发利用,为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和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化而服务。

《中国经济信息》:您在收藏中医药的文物时,您也提到看到过因为各种原因而造成的中医药文物的损毁和遗落。对此您有怎样的感受?

陈景林:每次看到很多中医药领域的遗址、遗存的损毁,都会非常痛心。我们知道,遗址遗存能见证我们辉煌的过去,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很多领域,其实都面临着这种困境。

看到很多遗址、遗存被破坏,我一直在呼吁,希望通过政府部门的推动,对之进一步重视和保护。例如,通过建立中药文化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样的形式,就能够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在一些特大的历史节点,我们也能够以特色展览、主题展览的方式,来回顾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历程,所以说保护好中医药领域的遗址、遗存,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经济信息》:您作为中医药领域的收藏家、医史研究者,为我国中医药文化保存及传播做出过重要贡献,那么您对祖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陈景林: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我们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十分关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的关心有目共睹。近年来颁布的《中医条例》、《中医白皮书》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重要文件,都涉及到中医药的振兴与发展。而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医药发展的国际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很多中医药的政策法规得以顺利颁布,可以说现在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大好时机。我们中医药领域的从业者,不论是医院、企业还是个人,都肩负着我们各自的责任。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贯彻党中央振兴发展中医药的决策,为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相信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医药事业一定会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我坚信,通过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发展,其价值一定能在全世界绽放。

陈景林,天津市藏书家、医药文物收藏家、医史学家。1978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现滨州医学院),1984年参加天津市中医学院西学中研究班学习3年。主编《中国中医药文化遗存》、《历代皮肤病著述概要》、《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馆藏药用植物图谱》,参与撰写专业著作2部。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展,在天津市博物馆举办“津门医粹”古籍文献文物展。在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会议期间举办中医药文化展。参与“津门医粹”、“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创办工作,曾荣获天津市“七五”立功证章。

猜你喜欢

遗存天津市中医药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贵州有的唐代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