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策略研究
2019-05-06刘新宇
刘新宇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2-008-02
摘 要 近些年来劳动保障相关立法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在企业基层工会的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劳动法律法规无法充分落实。因此要发挥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企业工会工作方式方法推动企业贯彻落实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动合同平等,缓解劳动矛盾,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本文通过简述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加强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出几点策略,以期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 企业工会 劳动法律监督 策略研究
我国法律监督制度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劳动法律同其他法律一样要想维持一定的权威和生命力,就必须加强实施环节,所以就要依靠严格的监督制度。而加强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有利于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确保劳动法律法规能够有效落实,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改善紧张的劳动关系。同时加强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也有利于完善法制监督体系,发挥企业基层工会组织广泛性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协助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全面的执法监督。
一、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指的是企业各级工会依法执行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同时进行有组织性的群众监督以保障企业合法用工。其性质是一种社会监督、群众性监督,而且根据相关劳动保障监察的规定和条例,在监督过程中可以进入到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也是一种工作场所监督。另外一方面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是我国劳动法律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法律赋予基层工会的基本权利。因此加强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是维护企业职工自身合法权益的主要手段和途径[1]。
在当前我国相关条例和规定中,企业基层工会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国家就业政策的落实情况、依法订立、变更、履行、解除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情况、相关薪资待遇情况、相关劳动安全卫生和伤亡事故、職业病处理情况、女性职工和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规定监督、职业培训以及职业技能考核标准、职工保险缴纳情况等。其中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三大方面。其一是要监督严格落实企业最低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我国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标准,包括最低工资、工作时间限制、劳动强度、安全生产等,必须要对企业或用人单位进行有效监督,如存在违反劳动法律内容,企业基层工会要代表受害职工与企业进行交涉,要求给予赔偿并改善劳动条件;其二是审查企业履行劳动合同情况。根据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用人必须要严格遵守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对职工采取强迫性措施或要求,不得强迫职工从事冒险性工作,同时要严格监督企业订立、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情况,不得出现霸王用工条款和不平等条款;其三是要监督企业的实际用人现状,保障企业能够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劳动法律能够有效的落实,充分维护职工合法劳动权益[2]。
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手段与劳动保障监察方式有所不同,主要是通过共同拟定、合作履行、共同参与治理机构等方式约束和规范、预防企业用工出现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基本监督形式是听取企业用人报告、督促协助以及定期评议等,以实时了解企业履行劳动法律的情况。另外如果有企业职工投诉或举报,企业基层工会要及时开展专题调查,向用人单位提出交涉意见,必要时可提请当地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处理。而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具体手段是前期介入,然后实时干预、交涉改正等,有效的保障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实效性。
二、 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劳动法律监督制度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行政管理对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不够重视。在企业工会组织机构中,一般都设有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组织,其主要是工会的下属机构。在很多企业当中行政管理者认为只要成立企业基层工会就能够履行相关职责,忽视了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的重要性,而且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等组织能够起到检查督促、保障依法用工的实际作用。所以在多数企业中由于行政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出现了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构不完善,无法有效的改善劳动关系,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监督工作开展困难。
二是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在当前多数企业基层工会中国相关劳动法律监督人员的来源是社会招聘或者是职工兼任,法学专业毕业生或者是从事过相关法律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而且没有接受过专业劳动法律监督培训。这就导致了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人员对劳动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不够,不关注现阶段的法律条例变化以及司法动态。除此之外很多监督人员都是兼职担任,接受法律培训的机会较少,确保标准的履职能力,从而就会出现监督力度不足、监督范围狭窄等现象。
三是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缺乏权威。企业基层工会组织是一种群众性社会团体,根据性质决定了监督形式为社会监督,相比于行政部门不具有执法权力和资格,所以在监督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企业违反劳动法律的情况,基层工会只能是提出一些改正建议和意见,缺乏权威性、刚性的约束和整改手段,导致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在群众中的信任度不高,对监督工作的开展实施以及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是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体系不健全
从现阶段的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来看,很多企业工会并未设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或机构,这就导致了监督职能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对企业违法行为无法提出正确的整改意见。同时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些企业在监督机构中设立专职监督人员,而有的是通过兼职方式从事监督工作,在涉及到相关利益时,可能会出现纵容企业的违法法规行为,监督无法落实到实处,是监督机构组织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维护广大职工合法的劳动权益,从而在成劳动关系紧张,甚至是激烈的劳动矛盾。
三、 加强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策略
一是创新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方式。在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中首先应该要在完善和巩固职工反馈的监督方式外,建立健全主动式监督机制,在符合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的基础上,定期而展开重点监督内容的检查,构建常态化监督制度。其次是要通过四个机制来创新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方式。第一是要建立完整的监督教育宣传机制,保留传统宣传模式,融合现代化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宣传教育手段,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向职工普及劳动法律法规,提高维权意识。同时也要引导企业行政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重要性;第二是建立和强化源头参与机制,即是要完善职工大会制度,鼓励职工参与制定和监督企业的法律履行状况,参与企业重大发展决策。还要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对职工的切身利益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在此机制下还要对职工劳动合同进行审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三建立常规化监督机制,要将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落实到日常经营活动中,比如协助企业行政部门建立职工信息档案,对薪资管理、劳动合同变更、安全生产等进行监督和检查。然后还要统筹规划检查的时間、内容、形式等。最后如果受理职工的举报和反馈,要及时了解职工诉求,调查真实情况,与企业相关部门进行交涉并提出整改意见,最大限度的保障职工劳动权益得到维护;第四是建立重大事项报告机制,即是在企业存在严重违反劳动法行为、造成职工劳动权益受损而引发群体性事件时的情况下,企业基层工会要协调各方关系,即是上报当地政府部门或上级工会,在重大事件处理中充当第一知情人和报告人,保障事件处理结果的公正性。
二是提高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人员的业务素养。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资的有效、顺利开展的前提就是要保障人员力量齐备。因此必须要加强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人员的业务素养,工会应该通过专业能力考核将优秀人才充实到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机构中,充分的发挥业务能力,深入贯彻落实劳动法律工作和政策。同时也可以聘请专业的劳动法律人员参与到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中,组建社会兼职监督队伍,完善监督体系。最后就是要加强监督人员的专业教育培训,采用岗前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手段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水平,结合自学、定期和不定期交流培训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监督能力。
三是建立联动协作监督机制。由于企业基层工会缺乏一定的权威性,所以要积极联系当地政府相关的劳动行政部门,形成完整的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企业基层工会还要与当地人大、政协、劳动仲裁机构等加强工作配合,实现各部门职能的优势互补,以提高企业基层工会的权威性。同时基层工会的监督组织够还要引导企业重视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加大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的组建力度,联系职工群众共同对企业的劳动法律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立足群众自身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企业基层工会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建设和实施的重要力量,企业用人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都要重视并支持基层工会的监督工作,促使劳动标准、劳动条件、劳动合同等合法性能够得到确切的法律保障,推动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兰.构建工会立体经审监督体系 提升基层工会审计监督质量[J].中国工会财会,2018(09):30-31.
[2]王旭丹.加强企业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J].企业文明,2017(0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