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困境的对策
2019-05-06娄成凤
娄成凤
近年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渐渐催生出一个新群体——“城市留守儿童”。综合文献分析和调查报告,笔者发现城市留守儿童普遍在学业、行为习惯、价值观、心理、安全方面存在问题,其根源在于城市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城市留守儿童数量已由2000年350万上升到了1000万左右”,若加上“隐形城市留守儿童”,其数量将远远超过千万人。2018年8月底,新华社公布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是697万人与2016年的902万人相比,下降了22.7%。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解决城市留守儿童问题,破解城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困境显得更为迫切。
一、家庭维度
(一)提升监护人的自身素养,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核心家庭中,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人,父母自身的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家长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极大,它首先决定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方向,要按什么形象去塑造孩子,要把子女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注重孩子多方面发展,努力做好孩子引路人的角色,耐心教导孩子,明辨是非,多带领孩子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避免孩子进入歌舞厅、游戏厅等不良场所。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上网,避免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同时,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报辅导班,这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而且可以避免孩子产生孤独的情感体验。父母要以身作则,培育良好家风,尽量做到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持家,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以身作则,实行科学家教
理智施爱,爱而不娇。父母或隔代教育者为弥补孩子缺失的关爱,对孩子有求必应,法国著名教育学家卢梭指出“你们知道造成你们儿童的不幸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吗?那就是他要什么便给他什么”。家庭教育者对孩子的溺爱,易使孩子养成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孩子的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问题,最终导致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低下、面对困难束手无策、承受挫折能力不足,以至于出现现在社会上的“巨婴症”、“啃老族”。因此家庭教育者要理智施爱、严慈并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与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科学统一。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的孩子更有叛逆性,命令性的教导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性,这里的主体性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不仅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更要做孩子的“贴心朋友”,此种相处模式,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的开展家庭教育。强调教育者的主导性与孩子的主体性,重点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时,父母要多鼓励孩子,正所谓“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努力扮好孩子领路人的角色。
(三)审慎选择代监护人
城市留守儿童的父母因教育时间不足,需要选择代监护人来弥补家庭教育角色的缺失。在选择代监护人时,需要考虑其家庭环境、个人修养、教育能力、教育时间、责任心等问题。良好的家庭环境,利于城市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代监护人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教育孩子,若其时间、精力不足,反而更容易造成孩子孤独、无助的情感体验,觉得自己与代监护人的家庭格格不入。良好的个人素养,便于代监护人有足够的能力去管教儿童,扮好领路人的角色。选择代监护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责任心,只有具备足够的责任心,代监护人才能尽力地去教育孩子。
同时,父母要对自己选择的代监护人给予充分的信任,让代监护人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不要因为身份的局限而束缚住手脚,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代监护人的作用,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
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城市留守儿童的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有限,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父母会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定期与孩子联系,只是父母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与他人的相处状况等一些外部因素,很少询问孩子的思想品德状况、心理困惑等内在因素,忽视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父母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需要多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多给予情感鼓励,抓住有效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要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城市留守儿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父母没有时间陪自己给予充分的谅解,积极地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主动诉说自己在生活、学习、精神上的困惑,请求父母给予指导。同时,城市留守儿童要多读好书,提高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要努力学习,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高雅情操;要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维度
(一)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虽已提出多年,但受升学压力、社会用人制度、传统观念、缺乏具体的实施举措和监管体系等因素,造成了素质教育在学校中很难充分的开展。学校对孩子的评价,多以文化科成绩作为参照标准,较少依据孩子的思想品德、音、体、美的发展状况。有些城市留守儿童因学习上找不到存在感,故意寻事挑衅、打架斗殴,造成他们成为了教师、学生眼中的“差生”。学校重智育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造成了留守儿童的自卑、偏激、易怒的性格特点和“破罐子破摔”的现象。此类留守儿童,学校若不进行及时教育,他们很容易变本加厉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学校要注重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重视智育,也要重视德育、音、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对孩子的各方面才能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质
“城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成为了城市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最主要的地方。教师充当着学校教育的主体,是监督和管理城市留守儿童不可或缺的角色。”,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校要重视生命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生活教育、心理疏导,并开设一些相关课程和实践课,建立心理辅导室,为存在困惑的留守儿童排忧解难,让他们体会到温暖。
努力提高师资质量,规范临时代课老师,严格选拔优秀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文化水平,更要注重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大对教师的考核、奖惩力度。每个班级要建立“城市留守儿童信息存档”,不可进行公开,保护好学生的个人隐私。教师不应把城市留守儿童过分区别对待,但要私下定期询问他们在生活、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并给予恰当的关爱。
三、政府维度
(一)完善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关于儿童的法律、法规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多,国家又颁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文件。但是,专门针对城市留守儿童的法律文件很少,并且从以前颁布的法律、法规来看,存在未能真正落实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国家需要颁布并完善维护城市留守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官员对城市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充分认识到解决城市留守儿童问题的迫切性;提升官员素质,增强其责任心,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解决问题;加强对相关负责部门的监督,防止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力度,提高留守儿童和监护者的法律素养;严格规范城市的娱乐活动场所,加大检查力度,严禁未成年人进入。政府要积极履行相关职责,努力为城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保护层。
(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学校基础硬件设施,吸引高素质教师进入中小学,提高教师薪酬待遇和加大奖惩力度,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行业准入门槛,不仅要注重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更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把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道德修养作为准入教师行业的标准。
(三)发展托儿所和寄宿制学校
在托儿所和寄宿制学校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孩子缺失的关爱,抚平孩子的心理创伤,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互相帮助,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充当监护人,不仅可以避免父母为找不到代监护者而苦恼,而且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孩子在校生活居住,大大降低了城市留守儿童身边潜伏的安全隐患,从而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部分人的思想已渐渐畸形化,出现了“拜物主义”、追求利益毫无道德底线可言的现象。功利主义、奢靡之风的盛行,造成了社会的浮躁和“读书无用论”的流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城市留守儿童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致使他们学习缺乏内在动力,追求享乐与攀比。因此,国家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四有公民”,为城市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社会维度
(一)动员志愿者、共青团等社会组织与爱心人士,关爱城市留守儿童
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城市留守儿童的宣传力度,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城市留守儿童群体的存在。志愿者、共青团等社会组织要与家庭、学校、政府形成合力,对存在问题的城市留守儿童给予帮助,辅导作业、进行心理疏导、带领他们参加社会公益等,通过多种形式让城市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当发现威胁城市留守儿童的因素,不规范的娱乐场所、售卖不良书籍与影像的摊点等,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努力净化城市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和完善社区相关服务机构
城市社區应联合家庭、学校、政府,建立“城市留守儿童救助保护站”等服务点,并对社区中存在的城市留守儿童进行走访调查,为无监护人照看的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完善社区的休闲活动场所,丰富留守儿童的空暇生活,动员社区的城市留守儿童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培养留守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定期组织隔代教育者进行学习,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更新教育观念,以便更好的开展家庭教育。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城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困境及破解路径——以临沂市为例”,项目编号201810452126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