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吉欧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2019-05-06万历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驻校瑞吉欧工作坊

万历

在“儿童学习的奇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展览中,出自幼儿之手的各类题材丰富,手法多样的彩绘、涂鸦、拼贴、手工等创作作品,显示出幼儿独特的塑造技法、想象思维和创造力,受到各国参观者的赞叹。而这与瑞吉欧幼儿园别具一格的美术教育是分不开的。以“项目活动”为主要特色的瑞吉欧幼儿园鼓励幼儿运用图像语言来表达和交流。为此,它设立了具有颠覆性的艺术工作坊,配备了具有视觉艺术专业背景的驻校艺术教师,这便形成了瑞吉欧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特色。对瑞吉欧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进行研究,可以引发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一、瑞吉欧美术教育与“项目活动”的关系

瑞吉欧的“项目活动”与美术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瑞吉欧幼儿园鼓励幼儿在进行“项目活动”的过程中,采用图像语言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感受[1]。同时“项目活动”成果展示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图像语言。图像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而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图像语言中包含着美术的因素,而“项目活动”的实施和成果的展示也包含着美术教育的因素。

二、瑞吉欧美术教育的硬件特色:艺术工作坊

(一)艺术工作坊:创作材料和工具的丰富性和自由表达性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创始人马拉古奇指出,艺术工作坊具有十足的“颠覆性”,幼儿在那里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以美术的形式对世界进行探索。作为瑞吉欧幼儿园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场所,艺术工作坊内摆放了多样的美术创作材料和工具,如珠子、珊瑚、贝壳、投影仪等。这些材料和工具由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和整理。多样化的收集渠道丰富了艺术工作坊的创作材料和工具,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艺术工作坊能够为幼儿的思维提供更新和更丰富的工具,并促使幼儿通过多种方式将不同的符号化语言结合在一起,以此激发更多的可能性。它使教师不再采用“教条式的理论”和“冗长而令人生厌的演讲”对幼儿进行教学,而是由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项目的探索,并自由选用丰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造和制作,在此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认知与想法。

(二)艺术工作坊:全天开放性与全面覆盖性

“瑞吉欧方法认为,儿童的活动应该是连续的。儿童是依据他们自己对实践的感觉和自己的节奏在做计划和进行活动的”[2]。因此,瑞吉欧幼儿园没有事先严格设计好的一日活动计划表,教师将根据幼儿的需要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并鼓励他们长期从事一个项目。为了支持师幼长期从事某项活动,瑞吉欧的艺术工作坊是全天开放的。另外,瑞吉欧幼儿园艺术工作坊的布局是全面覆盖的。除了一个供所有人使用的大型艺术工作坊之外,每个班级旁都会设立一个小型艺术工作坊。艺术工作坊的全天开放性和全面覆盖性方便了幼儿的项目活动和创作,幼儿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随时进入工作坊内挑选各种资源进行探索和创造,他们也可以持久地待在工作坊内反复或持续从事某一项活动。这个长期的活动过程能够加深幼儿对项目的理解,培养幼儿专注的品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

(三)艺术工作坊:活动记录性

“在瑞吉欧学前学校中,记录的运用起着很大的作用,‘工作坊就为记录提供了独特的场所”。 艺术工作坊具有丰富的创作材料和工具、记录设备以及专业的驻校艺术教师,幼儿在其中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这为教师观察并记录幼儿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3]。同时这里也是摆放和展示幼儿过去各项活动成果和相关记录的空间。工作坊内的记录全面、生动,它包括了每位幼儿的工作成果和教师对幼儿在美术探索与创作过程中的记录档案,记录的方式包括日记、表格、录像和照片等。 艺术工作坊的活动记录与分享向家长生动全面地展示了幼儿的作品成果和作品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增加家长对活动的认识和兴趣,促使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的讨论与实施中,从而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共育关系。此外,教师能够通过记录、交流和反思档案,实现自我成长,成为研究型教师。

(四)艺术工作坊:作品与记录展示的延伸性

艺术工作坊是支持幼儿创作并收集和保存幼儿活动记录的场所。幼儿的许多美术创作都源自于艺术工作坊。除此以外,瑞吉欧幼儿园将这些作品和记录的分享延伸到大厅、楼道、走廊、教室等处,在幼儿园的墙壁上展示幼儿的作品以及幼儿创作作品的过程记录,在幼儿园的各处空间摆放和悬挂着幼儿的项目成果[4]。这些作品与记录成为瑞吉欧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园环境增添了童趣性、艺术性和可读性。

三、瑞吉欧美术教育的软件特色:驻校艺术教师

(一)驻校艺术教师与艺术工作坊

驻校艺术教师与艺术工作坊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驻校艺术教师负责工作坊内材料和工具的收集工作。其考虑范围主要有常見的美术专业材料和工具,幼儿园所进行或未来可能进行的活动所必需的材料和工具,具有启发性的材料和工具,容易收集、安全且成本适宜的材料和工具,来源于自然的材料和工具等。其中一部分材料和工具由幼儿园统一采购,另一部分则由驻校艺术教师动员教师、幼儿及家长一起收集。在此基础上,驻校艺术教师要对这些种类繁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整理与分类,将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摆放于合适的位置,摆放应遵循易存取、秩序性和美观性原则。艺术工作坊内的材料和工具的收集和布置是动态的,驻校艺术教师会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

(二)驻校艺术教师与其他教师

瑞吉欧幼儿园强调幼儿用视觉语言的表征符号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其项目活动成果大多是用图像语言作为载体的。而一般的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视觉艺术教育与训练,在此方面不一定擅长。因此,瑞吉欧幼儿园创造性地设置了专业的驻校艺术教师。驻校艺术教师是一个具有新颖性和原创性的角色,在传统幼儿园中,一般每个班只配备两位教师,很少有驻校艺术教师。 驻校艺术教师与其他教师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他们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驻校艺术教师能够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感的观察能力为每个班的教师提供指导和顾问服务,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帮助其他教师寻找新的项目机会[5]。

(三)驻校艺术教师与幼儿

驻校艺术教师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与记录者,同时也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与指导者。驻校艺术教师观察并用海报、幻灯片、照片、录影带等方式详细记录幼儿在工作坊内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为幼儿建立档案记录。此外,驻校艺术教师并不是静态地观察幼儿的活动。他们会介入幼儿所进行的项目活动中,向幼儿推荐并介绍创作材料,帮助幼儿熟悉不同的美术知识和技巧,指导幼儿或与幼儿一起合作完成项目。最后,驻校艺术教师还会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解读,询问幼儿美术作品内容与意义,并将此作为幼儿档案记录进行保存[6]。

(四)驻校艺术教师与家长

驻校艺术教师会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艺术工作坊所需要的材料与工具,并允许家长与师幼一起进行材料的分类、整理以及艺术工作坊内的布置等工作[7]。另外,驻校艺术教师还会邀请家长参观艺术工作坊,观看幼儿的成果及其档案记录等。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家长可以充分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内容以及自己孩子的发展情況,并配合驻校艺术教师完成幼儿美术教育工作,实现高质量的家园合作。

四、瑞吉欧幼儿园美术教育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增加材料与工具的收集渠道,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和工具

瑞吉欧幼儿园十分重视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和工具。他们认为丰富的材料和工具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除了颜料、彩纸、剪刀等专业的美术材料与工具外,幼儿园还应给幼儿提供如石块、泥巴、干花瓣等来自大自然的材料与工具,以及废弃盒子、布头、过期报刊等来自社会的材料与工具。这些材料与工具的摆放应该便于幼儿取放。在材料与工具的收集上,幼儿园可以动员教师、幼儿及家长一起来进行。这可以赋予幼儿作为创作材料与工具提供者的权利,以此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关注和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养成节约的品德。同时,家长的参与可以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解和热情。

(二)关注美术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自然和社区资源

日常生活是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瑞吉欧幼儿园不将美术教育的教学空间局限于园内,而是关注美术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并运用生活中直观的事物直接对幼儿进行教育。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会带领幼儿到自然和社区中去,鼓励幼儿直接对实物进行考究,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自主创造美术作品。因此,我国幼儿园应将美术教育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空间上,除了在幼儿园室内进行美术教育外,还应充分利用自然与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以此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

(三)提升幼儿美术活动的连续性和探索性,加强美术活动和其他活动的联系

瑞吉欧幼儿园注重幼儿美术教育的连续性,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创造。我国幼儿园在进行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也应注意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创作,而并非要求幼儿在给定的时间内赶制出一幅作品。幼儿园美术教育应关注幼儿的探索与创作过程,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与工具,并在此过程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建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另外,瑞吉欧的美术创作是与项目活动密切联系的,这使得幼儿的美术作品具有知识性、丰富性和创造性。根据我国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的特点,教师可加强美术活动和其他领域活动的联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以某个主题为中心,使五大领域的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美术创作的相关背景知识,提高创作的水平,也可加深幼儿对这一主题内容的系统且深刻的认识。最后,教师还可以将美术活动与游戏联系起来,让美术活动成为游戏的一部分。例如幼儿要玩小超市和小餐馆的游戏,教师就可以协助幼儿运用美术的形式创作出各类商品和食品。在此创作过程中,活动更有情境性和目的性,幼儿也会更加积极地投入活动中。

(四)注重幼儿作品的记录、保存与展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

瑞吉欧幼儿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成长,教师需要观察并记录幼儿的行为、活动及其作品成果,并为每一位幼儿制作成长记录档案。我国幼儿教师应认识到幼儿是一个正在发展且具有无限潜力的主体。教师应多表扬幼儿的进步,并注重对幼儿作品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以便形成幼儿美术作品的成长记录档案。此外,教师还可将幼儿的作品摆放在幼儿园的墙壁、楼道、走廊等处进行展示。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运用幼儿的美术创作来美化幼儿园,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五)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

瑞吉欧幼儿园强调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瑞吉欧的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有着较高的参与度,这使得家园能够相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国幼儿园应该重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明确自己在幼儿美术教育工作中无法替代的作用,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家庭美术教育,并促使他们乐于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园可以通过成长档案、汇报演出和家长开放日等方式,面谈、电话和微信等途径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在园参加美术活动的情况,从而加强家长与幼儿、家长与教师的互动,促使家长更好地支持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工作。如幼儿园可以定期举行亲子美术活动,引导家长和幼儿合作完成一些美术作品,让家长感受到亲子活动的乐趣和意义,并帮助一些家长摈除因为没受过专业美术训练就认为自己没办法对幼儿进行家庭美术教育的畏怯心理,从而培养他们在家庭中进行亲子美术教育的信心。

(六)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幼儿美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研究者

瑞吉欧幼儿园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也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师和幼儿是一个互动关系。我国幼儿园的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意识,通过给幼儿提供丰富创作材料和适宜的创作技法,引导和启发幼儿进行自由的表达,参与并协助幼儿进行自主创作,成为幼儿美术活动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幼儿的活动过程和作品成果进行记录、反思和研究,成为研究型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以此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帮助家长进行家庭的美术教育,并将自己的成果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和公众分享,真正做到为幼儿的美术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王春燕.学前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95.

[2] (美)Joanne Hendrick编著.学习瑞吉欧方法的第一步[M]. 李季湄,施煜文,刘晓燕,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

[3][6] 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7-38,128-129.

[5] (美)卡洛琳·爱德华兹, 莱拉·甘第尼, 乔治·福尔曼编著.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 尹坚勤, 王坚红, 沈尹婧,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1.

[4][7] (美)路易丝·博伊德·卡德威尔著.把学习带进生活: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法[M].刘鲲,刘一汀,译,方俊明,审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11-12.

猜你喜欢

驻校瑞吉欧工作坊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印象瑞吉欧
我们的瑞吉欧方案教学探索与实践
从战后废墟中发展起来的瑞吉欧教育
瑞吉欧教育,思考孩子的100种世界
广州:97中有这么一批“驻校社工”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驻校诗人”在中国: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