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面叫长命
2019-05-06沉洲
沉洲
常言道:北方面条,南方米饭。闽地不属于麦子的产区,基本不见种麦,闽人亦无吃面食传统。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做起面条来却毫不含糊,闽人能把面条做到最细最长,将南方人细腻的脾性固化在精致的面条上。
面叫梭面,闽人向来不嗜好面食,对梭面却情有独钟,家居必备,它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批评爱摆花架子、华而不实之人,福州有句俗语:梭面未做架先摆。俗语的基础是大众化,足可见在大部分福州人的生活经验里,对梭面的制作工序了然于心。
十多年前,母亲身板还硬朗的时候,经常会走街串巷,寻找闽都后屿人做的手工梭面,三五斤的买回家,再配上一二十只鸭蛋,包好,贴上红纸。今天是给大舅祝寿,送去的梭面叫“寿面”;没几天又是三姨家外甥女添丁,送去的梭面叫“福面”;几个月后是小舅家侄儿定亲,送去的梭面变成了“喜面”。
过去,福州人“泡”梭面,断然少不了两粒鸭蛋,就像吃太平燕的习俗一样,鸭蛋谐音压浪、压乱,眼前的面,马上变成了太平面,如此礼遇,一年一度的生日不可或缺。正月前后,太平面更是隔三岔五出现于福州人的饭桌上。游子歸家团圆,吃一碗太平面,寓意居家平安;大年初一,吃一碗祝福吉祥安康;离家时,还是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顺风,牵起羁绊,记得常回家。
泡梭面,除了细软溜滑的一束面,就是清鲜味美的汤,或多或少的几块肉只能算是点缀,半流质的样子。梭面细细长长,易煮易熟,好下口易消化,最合适妇孺病者吃,也有人称它为病号饭、健康面。
为什么叫梭面呢?
这和福州坊间传说有关。相传九天玄女为了给王母娘娘贺寿,煞费苦心准备贺礼,最后,她用智慧和灵巧的双手,精制出细如丝、长如发的线面。说福州梭面的创制得到九天玄女指点是有出处的。旧时,福州梭面手工业者都拜九天玄女为“制面始祖”。他们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两旁悬挂对联,左边“金梭玉帛”,右边“牵丝如缕”,横批为“巧夺天工”。说的是金梭在编织玉帛过程中将纱线撒开去,就会出现牵丝如缕的奇观,凭此,纺织业者也将九天玄女奉为职业神。线面就是九天玄女撒向人间的神奇纱线,用梭子牵丝如缕一般做出来的面,当然叫梭面啰。
梭面是由面团一步步拿捏和拉出来的,工艺讲究,步骤繁琐,每一步都花工耗力。看天吃饭,梭面成型必须经过日晒和风干,雨天湿度大,是梭面手工业者的休息日。制作梭面非常辛苦,两百斤的面,通常需要三个人,陀螺似的连轴转,一气呵成把面粉全部变成面。凌晨三四点时,加水搅拌优质面粉,和面、醒面,看天气的温度和湿度,加入一定比例的盐,通常天热多天冷少,控制在百分之三至八之间。面团揉透、揉熟后压平,切成手腕大小的粗条,再从头到尾一遍遍地抹粉捏成长条,大约到手指粗细时,成圈串起挂上撑面杆,放入面槽里,依靠地心引力,从20公分长自然垂到40公分,然后,一根撑面杆从两股面条中间穿过,平行架起,依靠地心引力再垂长一倍,让面条变成了竹箸一般细。这时,一人把两根撑面杆插入架子上的机关,扶稳,另一人手执撑面杆穿入两股面条之间,拉直,弓步,用腰腹之力,手臂均匀后摔,拉一回松一回,反复三五次,待直径细至0.6~0.7毫米时,梭面已成。这时候,便可以移到露天处上架晾晒。
和面、揉面、松条、串面、牵面、拉面……这一道道的工序,没十个小时下不来。
我采访过的制面师傅说,有太阳天气做的梭面,质量最好,经过暴晒后的梭面色泽洁白。手艺好的师傅拉出来的梭面,丝细似发,雪白如银,柔软且韧,入汤不糊,并且面头面尾的粗细基本一致。
拉梭面要求技术精湛,不是随便什么人想拉就能拉成的。福州后屿、闽侯关源里都是传统手艺人较为集中的地方,拉出来的梭面也最为有名。
现今的市场上,也有批量生产出来的机制梭面卖,细得整齐划一,可是质地松碎易断,入汤易糊,各方面都输手工打制的梭面。
福州梭面不叫煮而叫“泡”,这是闽都人酷爱的高汤线面,体现出梭面作为地方风味小吃的独特性。
整个流程是这样的:将一束梭面投入沸水锅里,竹箸拨散,煮一二分钟后,待梭面颜色由白变为透明,即可用竹箸捞起沥水放到瓷碗里。一般锅内水多为好,梭面有空间摊开,易熟,汤水亦不糊,而且,便于析出制作时的盐分。福州人泡的梭面都含有酒香,后来被我的一位舅舅点拨了一下,才知道这酒还有另一种妙用。往煮熟捞起的梭面洒一点老酒,用竹箸搅拌均匀,丝缕纠缠的梭面就不会板结成块。这时,便可腾出手取蒸好的肉汤来泡面。肉汤鸡、鸭、羊肉和猪上排都有,隔水蒸熟,汤清味醇,通常会加入水发的香菇、黑木耳、金针菜和任意一种海贝干,丰富其滋味。从这个角度说,福州泡梭面号称百汤百味,一点不假。
这时,再看碗里,汤是汤,面是面,清清爽爽。恰如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云: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这当口,一箸挑起,含起再吸进嘴去,牙齿剪断,锦缎似的软滑柔嫩,嚼不粘齿,同时沁出高汤的鲜美。
家里不可能天天备有肉汤,为了快速充饥或解馋,梭面还有一种应急吃法,干拌吃。煮熟的梭面捞起,加猪油、味精和老酒搅拌匀,吃起来也香滑有嚼头,别有一番滋味。
制面师傅说,梭面最长可以拉到七八米。这好像是天下最长的面了,故又叫“长面”和“寿面”。福州语里,面与命谐音,那就是“长命”了,再将之与鸭蛋泡成“太平面”,两种意思相叠,那就是闽都地域最为吉利的贺寿食品了。
闽东语系各地声调不同,但面和命都是谐音,八闽最北沿海的福鼎把这种谐音发挥到了极致。梭面在当地的寿宴上不可缺少,被称为长寿面。面一般在50厘米长左右,按当地风俗,若你身矮臂短,吃的时候就是站到椅子上夹也不能掐断。夹的时候,众人嘴里还要念念有词:这面很长!这命很长!如此一来,整桌人都表达了对寿星“长命百岁”的祝福。
记得是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福州的旧城改造还没有大规模展开,在鼓楼前门面窄窄的一家老铺,我吃过一碗蛏干羊肉泡面,汤没有腥膻,却满是羊肉特有的香醇,梭面滑嫩咀嚼有物。此后,对于泡梭面再也没有留过什么特别的印象。不知是因为食材不够地道,还是肚子见过的世面多了。
福州人嘛,家里梭面常备,逢年过节以及一些特殊的日子,必须泡梭面。年复一年下来,再有机会与外地的美食相比,开始感觉做法过于单一,符号味太重,只是为了美好寓意而泡而吃,已经不是一种舌尖上的地道美味了。
与中规中矩的福州人比起来,闽南人的确是“爱拼才会赢”,凡事敢为天下先。福州人唯恐泡糊泡烂的梭面,漳州人居然拿来炒。不仅当了主食、点心和夜宵,还端上了高档宴席的餐桌,乃至厦门“金砖会晤”欢迎晚宴都有它的身影。
这道叫炒面线的菜肴,是漳州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为宴席必点的主食。炒面线要做到不糊不焦,除了技巧外,还要掌握好火候。
做这道菜,首先要炸面线,这得有真功夫。鍋里的油热到约六成时放入面线,看到浅咖啡色时捞起,放到沸水里烫去表层的油腻。经过这道处理,一则面线定型,二来和福州人一样忌讳寿面断线,过水后面线能回软,避免生硬被炒断。因为面线柔韧绵长不易断,闽南各地也是以此借喻平安长寿。
漳州地区盛产海鲜,配料通常有虾仁、海蛎、鱿鱼及剔骨的鱼片,切丝的香菇、红萝卜和青菜也不会少。主料和配料在油锅里炒好后,还得加入高汤稍稍焖煮收汁,使各种食材的味道得到进一步的融合。炒面线油而不腻,劲翘爽口,令人满口鲜香。
因为广受大众喜爱,如今,闽都很多餐馆也纷纷“引进”了这道菜肴。
面线在闽南人手里,或远离水,或与水纠缠在一起,像制作细长的面线一样,拉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二十多年前,出差漳州,和朋友去当地著名的小吃店,平生第一次吃闽南传统早餐面线糊。朋友是个人来熟,刚进店,熙熙攘攘的店里,这头递香烟,那头问好,满场熟络。
都说,没吃过面线糊,就不算到过闽南。看那炉头上的大铝锅热气氤氲,锅里灰褐色的汤羹里,一截截透明的面线在游动。依此推测,煮面线糊的面线一定得手工打制,而且必须工艺精湛。若不,那么熬着,早化成一锅糊了。
一大早的,我崇善清淡,在朋友的指点下,我只要了虾仁和卤蛋做配料。坐下来等待的时间里,朋友推介起面线糊来。
面线糊吃的是汤头。猪大骨入锅中火炼制,加小块鸭肉,也可用鳗鱼头代替,以虾、蚵、蛏、贻贝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肉烂捞起,留下汤做面线糊。开锅后,把捻断的面线放入浓汤,然后盐巴调味、葱头增香,加湿番薯粉勾薄芡,并不停推勺至面线浮起,锅中汤汁成糊状,坐于炉火上小火继续烧。
这还只是糊,尚无配料。配料是面线糊的重头戏,它琳琅满目摆于案桌,卤肠、醋肉、虾卷、虾仁、焯猪肝、小芋头、炸排骨、炒花生米、卤蛋、炒香菇、各种鱼煎……大概有十几二十种,直挑得人眼花缭乱。
面线糊端了上来,还有油条和菜粿。我的那碗,除了自主要的配料,店家在碗里又撒了葱花和胡椒粉,一时辛香四溢,看似糊却喝得清清爽爽,与福州的鼎边糊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朋友告诉我,闽南人通常把面线糊作为早点和夜宵。这样的时候往往没胃口,选两三样自己喜欢的配料,嗞溜着一扫而光,无比过瘾。选取配料过多,风头也会盖过汤味,就不是面线糊的本味了。
对一位吃货而言,那众多的配料还是充满诱惑力,等哪天胃口入乡随俗了,逐样都来一遍,在闽南的小吃店里饕餮一顿也是可能的。
好的面线糊,首先面线必须久煮不糊,柔韧滑润,丝缕毕现;其次,面线糊的糊,讲究的是浓而不浊,糊而不烂;第三是面线糊的汤头要味道鲜美,配料要考究多样。
等朋友买单时,店家说刚才有人付了。朋友开起了玩笑,这才多少呀!等晚上咱兄弟俩好生喝一顿,再有人来买就爽了。
整个闽南地区都有面线糊,做法大同小异,配料变化而已。
纵观八闽,山岭相隔,江河阻道,很难有一样手工制作的食材,能让从北到南的沿海县市都看得上,还可以通过迥异的烹饪方式,分别做出各具特色的地域性菜肴,而且,其所承载的文化风俗几乎雷同。梭面,这九天玄女从天庭赐予人间的神品,或说是面线、线面就是这样的唯一。
回头一想,不对呀!这面线糊像是个异数,它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长长的面线捻碎入锅。
百思不得其解,我在漳州的面线糊传说故事里得到了解脱。
都说,乾隆下江南时,来到一个叫罗甲村的小村庄。当地正遇灾年,村民穷得都揭不开锅。乾隆在一家秀才门口落了轿,村里人无不为之捏把汗。秀才娘子处乱不惊,她在橱柜里翻收出一些丰年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刺,洗净后熬出一碗汤,又从柜子里扫岀一把面线碎末和番薯粉,搅和着做出一碗面线糊。吃遍天下山珍海味的乾隆,感觉味道无比美妙,龙颜大悦,给了巧媳妇一笔丰厚赏赐。从此,面线糊的煮法传遍闽南各地。
这面线糊却原来是灾年的产物,那样的时候,有东西能填肚子就不错了,岂有遑论长寿的心思。况且,面线糊只是价廉物美的早点和夜宵,人家就待在草根食品的位置上,也没想过要上正席呀。
这面哩,还是南方人地道的长命面、长寿面,我们还将生生不息地吃下去,直至吃明白其间的人生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