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细微处见精神
2019-05-05唐惠忠
唐惠忠
【考情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强调:大多数高中学生,都内蕴着写好记叙文的潜力。他们有独特的少年视角、敏感的情思,只要自自然然地落实到试卷上,就会有股子动人心弦的力量,就可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这是那种解说“提示语”的议论性作文无法比拟的。
写记叙文,自然离不开塑造人物形象;而要创造出血肉丰满的形象,必须借助于生动的细节描写。
【技法指导】
细节描写不能单独存在,它总是依附在其他各种描写(比如对人物动作、神态等的细部的描写)之上。细节描写的基本要求是“细”和“精”。
“细”就是要尽可能地细致入微。细节描写不同于一个事件或情节,它的特点,它的优势,就在于从“细”中反映出人物的特征。越“细”越具有表现力,越“细”越能展示语言的魅力。请看作家叶倾城笔下一个患了老年痴呆症的外婆形象:
上完最后一道菜,一直忙得站不住脚的母亲才從厨房出来,一边问客人“吃好了没有”,一边随手从盘子里拣些剩菜吃。这时,外婆一下子站了起来,一把抓住女儿的手,用力拽她,女儿莫名其妙,只好跟着她起身。外婆一路把女儿拉到门口,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就在口袋里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里面的菜捧出来,往女儿手里塞:“毛毛,我特意给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女儿双手捧着那一堆各种各样、混为一团、被挤压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头。看着母亲的笑脸,她突然哭了。
文段中的多个细节(如“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里面的菜捧出来”等),就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使每个读者都震撼于母爱的力量——失去记忆的老人,大脑皮层存留的唯一印象就是女儿;她的灵魂已在疾病的侵蚀下慢慢死去,然而永远不肯死去的,是那一颗母亲的心!
“精”就是要精选能表现出人物个性的典型细节。例如中学生彭莉写妈妈送她到一所新学校报到,“我把自行车推出门外,妈妈跟了出来,用手在后座上擦了几遍,确信没灰尘了,才把我的书包放上去,仔细绑好。然后站在后面,双手稳住车子,示意我上车。我踩动自行车,妈妈扶住车跟着跑了好几步才放手”。擦灰的细节,写妈妈的关爱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扶车的细节,妙在“扶稳”与“助跑”上——女儿上车本来就是稳当的,而作为母亲,她要亲手扶稳才放心,才心安;那“助跑”,分明是母亲扶助爱女奔向阳关大道啊。这就是这些细节的典型意义。
丰满、生动的细节,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平时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作文时积极展开丰富的想象,就有可能写出感人至深的细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