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逻辑思维与解题路径

2019-05-05邹天顺

广东教育·高中 2019年4期
关键词:弹性原文选项

邹天顺

现代文阅读的论述类试题是高考语文必考题,尤其还是摆在考生面前的第一道过关题。它虽然只有九分,但其意义非同一般,因为它直接影响考生继续答题的情绪。

高考场上,考生们如何才能顺利突破语文试题中的第一关呢?

最理想的方法是从研究论述类文体特征入手,掌握论述文写作的内在逻辑,然后再研究命题者的设题手段,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从而顺利完成答题任务。

一、“鞭辟入里”,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任何文章都有自身的存在逻辑,而文体不同,其行文的内在逻辑自然有差异。作为论述类文章,内在逻辑的突出特点就是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一是论证思路清晰。作为一种文体,论述文的最为基本的论证思路是引论、本论和结论,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条清晰的行文思路。弄清楚了這三条行文思路,有利于我们掌握作者的行文路径和文章的内容布局。

二是论证结构严谨。论述文的结构常见的有并列结构、层进结构、对比结构、总分结构等。由于论述文的文体特征是论述,其论述的思维形式主要有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总分式等,故而,我们也可以将之视为论述文的论证结构。

要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必须掌握论述文写作的逻辑顺序。

从观览文章题目入手,可以涉猎到文章题目所蕴含的大量信息,因为题目可以展示文章的写作内容,可以交代文章写作的对象,可以启开文章写作的顺序,可以揭示文章的主题、情感,还可以表明文章行文的线索,等等。

从分析文章论证思路入手,可以纵观文章“引论、本论和结论”三大行文思路,弄清文章内容布局。

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入手,可以理清文章内在的逻辑结构。清晰的文章结构有利于表情达意。而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对正确理解文本内涵起关键作用。

二、根据命题意图寻求解题路径

近年来,课标全国卷基本上采用三道选择题,每道题3分的命题形式呈现。其考点包括“理解”和“综合分析”两个层次的七大内容。

掌握这些命题形式和内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到正确答题的路径。

其一,“知己知彼”,弄清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做论述类文本试题时,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首先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在命题时往往使用双重手段,一是在题目中布道陷阱,二是在选项中设置干扰项。

首先,要弄清题目所设置的陷阱。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一般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是非颠倒、因果混乱、无中生有、混淆时态、武断绝对、答非所问、范围不清等。例如,陷阱“偷换概念”指的是将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进行偷换,造成选项中表述的概念的属性、本质特征、具体作用等内涵发生变化。其设错方式为: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让考生产生似是而非的迷惑感。针对如此陷阱,我们就要掌握一定的识别方法,即在阅读原文时,对概念、对象等要特别留意,且要用圈点勾画和批注的方法作好标记。做题时,分辨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对接错误的现象,特别注意选项的主语、谓语是否与原文一致。

其次,要掌握命题者设置干扰项的手段。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要对原文换一种说法来干扰考生的判断。只要我们稍加研究就会发现,命题者设置干扰项一般使用六种方式。①删,即删去句子中部分词语如定语、状语等而改变其句意;②添,即添加定语、状语或某个中心词,造成对原文内容的曲解或偷换概念;③调,即调换词序、语序等以造成因果颠倒、主客颠倒、混淆条件等;④改,即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曲解文意;改变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等,造成部分与全体,整体与局部,现实与猜测等的混乱;⑤漏,即看似保留了原文词句,但结合原文看知识强调了原文的某一方面,而有意遗漏了另一方面,以造成极大的迷惑性;⑥凑,即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句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如果考生熟悉了命题者的干扰手段,在判断选项时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

此外,要熟悉干扰项的识别技巧。在筛选选项时,如何识别选项的正误,排除干扰项呢?常见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比对词语,就是采用选项与原文中的某些词语比对,快速识别干扰项的方法。二是比对关系,即在比对选项与原文时,既要注意选项之间的句意关系,还要注意原文在表述相关意义时的句间关系。三是比对依据和结论。

其二,细读文本,抓住三大识别标志

一是找出观点材料,即在读文本时找出观点及所属材料。二是理清句间的因果,总分等关系。三是抓住敏感词语,如“他、它”等指示代词、“如果、因为”等关联词以及“凡是、全、基本上、也许、可能”等副词。

其三,仔细辨别,掌握四类信息关系

论述类文本为了证明某一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而这些证据一般又是新信息。筛选信息,就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且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是同一个系还是包含关系等。

其四,切片对比,甄别出有用的选项

识别了陷阱之后,就要针对题干要求进行甄别选项。由于论述类文本信息跨度大、综合性强的选项一般有两种情况:选项信息分散在各个段落中或一个段落的不同位置;或者选项的概括性强,在原文中找不到直接的对应点。如此选项之信息点多,范围广,概括性强,考生一眼不能穷尽,可谓“乱花迷人眼”了。

对这样的选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切片直接比对分析法”或者“切片压缩比对分析法”来解答。即将选项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再进行比对。比对时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是切片直接比对分析法:信息选项切片后,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相应词句。

将选项逐一与分散在原文各个段落的对应词语、句子所在的区间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段,看相关片段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具体比对时还要借助一轮时讲到的“比对词语、比对关系、比对依据和结论”,准确判定选项是否出现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范围不清、混淆时态、因果混乱等失误。

二是切片压缩比对分析法:选项概括性强,在与原文比对时必须先压缩原文,才能比对。

先压缩概括原文各语段内容,再与切片后的选项片段对比。具体步骤:第一步,各语段之内,从论点和论据、句间关系等角度进行句与句比较,筛选出重要语句;第二步,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第三步,连缀这些重要词语,把握重要信息,把这些重要信息再与选项片段的信息比对,辨别选项正误。

例如:(2018年全国Ⅰ卷)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原文: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讲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 “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切片比对分析:“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与原文: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 “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通过比对可知:“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有误,曲解了文意,从原文第五段“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可以推知,它们二者之间不是纯粹的过渡关系。

其五,条分缕析,突破三大重点题型

论说文常见的三大重点题型有:1.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8年全国II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義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第一类题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解题时可以通过“一审二比”的路径寻求选项。“一审”就是审题意定区间,即先分析题干和选项,根据题干的要求和选项的表述确定筛选的范围和标准,然后迅速锁定选项对应的信息区间。“二比”就是比信息选答案,即对选出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舍弃无效信息;确认“文中重要信息”,与文题对比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如,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 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 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 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解题路径:即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然后得出答案。

A项,审题意,定区间: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意的能力。命题者选取文本中含有比较重要词语的句子,在三个选项中设置不同陷阱后,组成各选项;解题时一般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意思相关的区间,以之同选项表述进行比较,发现异同,最后据之确定正误。同A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

比信息,选答案:根据文本,当前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缺乏有机统一”。此为部分改换文本说法,设置了偷梁换柱的陷阱,故此答案错误。

B项,审题意,定区间:同B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比信息,选答案:经过比对,“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与上述第三自然段表述的意义是一致的,故答案正确。

C项,审题意,定区间:同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

比信息,选答案:文本原文为“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不是如该项所说的“抽象的意义共同性”。命题者把文本没有的内容悄悄加进去,设置了“无中生有”的陷阱。

D项,审题意,定区间:同D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自然段。

比信息,选答案:根据文本可知,空间弹性不足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意义弹性不足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制度弹性并无此“根本原因”的表述。故答案错误。

第二类题型“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则可通过“读全文——把握文章思路;析层意——明确论证内容,比题文——确定正确答案”的解题路径完成答题任务。

第三类题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解题路径则是“读全文——把握主要观点;析材料——理解关键语句,比题文——去伪存真定答案”。

总之,如果我们在平常训练时掌握了这些閱读技巧和解题方法,那么这道高考第一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猜你喜欢

弹性原文选项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基于分治法的Kubernetes弹性伸缩策略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弹性势能纵横谈
正手击球弹性动作解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