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状况调查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2019-05-05王志刚
王志刚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关注。0-3岁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儿童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强,大脑会对环境和各种早期经历产生应答并适应,从而支持语言、认知和情绪以及社会性能力的获得与迅速发展[1-2]。社会情绪能力作为一种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发展的能力,体现在对自己的情绪不断的加深理解和控制。社会情绪这一学术名词最早由美国学者Eisenberg提出,主要是指儿童学会识别及管理自己的情绪,懂得关心他人,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掌握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3]。依据Carter等人的观点,可以将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归纳为儿童的依从性、注意力、模仿或游戏、求精动机(指儿童勇于承担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并尽力达成自己的目标)、移情和亲社会同伴关系等内容[4]。Suasnne在对3-4岁儿童的情绪能力进行评估后发现,情绪表达是学前儿童情绪能力中对儿童今后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中最有影响价值的构成要素[5]。作为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社会情绪能力可以有效预测其人际关系、问题解决能力[6],与其今后的学习和情绪行为问题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7],甚至能预测其今后的人格发展[8]。
伴随着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婴幼儿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然而,国内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家长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看电视时间与社会情绪能力之间的关系[9-11],对婴幼儿社会情绪发展状况和特点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且研究对象多为3岁以后的幼儿。因此,对幼儿早期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也可以为广大幼儿家长和教育机构进行早期教育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天津市12-36月龄婴儿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24份,问卷的回收率为82.6%,其中有效问卷123份,问卷有效率为82%。被调查婴儿中男孩73人,女孩50人;16-18月龄的19人,19-21月龄的23人,22-24月龄的18人,25-27月龄的19人,28-30月龄的19人,31-33月龄的25人;独生子女有112人,非独生子女有11人。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院和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大学心理学院2004年共同编制的《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我国华中科技大学张建瑞博士2008年对这一量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引用的社会情绪能力域量表的Cronbach-a为0.94,六个子维度依从性、注意力、模仿或游戏、求精动机、移情、亲社会的同伴关系的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76,0.78,0.81,0.73,0.85,0.84,具有良好的信度[9]。
(三)数据分析
利用spss22.0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水平
表1 天津地区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值为2.0165)。在社会情绪能力的六个维度中,亲社会同伴行为发展的最好,其次为依从性、模仿和游戏,求精动机排在第四位,发展较差的是移情和注意力。
(二)不同性别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
表2调查数据显示,男孩和女孩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没有显著差异。女孩在社会情绪能力上总体高于男孩。六个维度中依从性、移情和亲社会同伴关系三个维度上的得分略高于男孩;男孩在注意力、模仿和游戏、求精动机三个维度上的得分略高于女孩。
表2 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三)不同月龄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
表3调查数据显示,不同月龄的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总体差异非常显著。不同月龄的婴幼儿在依从性、注意力、模仿和游戏、求精动机、移情、亲社会同伴行为六个维度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表3 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月龄差异分析
图1 月龄对婴幼儿依从性的影响
图2 月龄对婴幼儿模仿和游戏的影响
依从性(图1)、模仿和游戏(图2)都是婴幼儿在16-18月龄开始出现明显差异的。依从性是在16月龄到27月龄快速增长,在27月龄到30月龄左右有一个停滞,30月龄后继续快速增长。而模仿和游戏是在16月龄到22月龄增长迅速,在22月龄到27月龄有一个停滞,27月龄后又迅速增长。
从图3可以看出,婴幼儿亲社会同伴行为的显著发展时期是从16月龄到20月龄,幼儿在20月龄到26月龄发展停滞,在26月龄到29月龄发展迅速,而从29月龄之后发展趋于平缓。
图3 月龄对婴幼儿亲社会同伴行为的影响
图4显示,幼儿注意力的发展从16到23月龄发展迅速,23月龄到26月龄有一个缓慢的下落的趋势,到26月龄开始又迅速的增长。
图4 月龄对婴幼儿注意力的影响
图5 月龄对求精动机的影响
如图5所示,求精动机在婴幼儿16月龄到20月龄处于停滞的状态,没有显著发展,在20月龄到29月龄时期,求精动机发展迅速,而29月龄之后出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缓慢下降的趋势。
(四)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是否是独生子女对于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各个维度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独生子女在依从性、注意力、移情和亲社会同伴行为方面的得分略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得分;而非独生子女在模仿和游戏、求精动机两个维度的得分略高于独生子女。
表4 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
(五)教养人员的不同对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父母双方育儿、父母单方育儿和隔代育儿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差异显著。父母双方育儿环境下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父母单方育儿和隔代育儿。这种差异显著体现在在六个维度中的求精动机和移情上。
表5 教养人员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
(六)父母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显著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婴幼儿,尤其是在依从性和注意力两个维度上。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婴幼儿在亲社会同伴关系上显著高于母亲受教育程度低的婴幼儿。在其它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表6 父亲受教育程度和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关系
表7 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关系
图6 父亲受教育程度和社会情绪能力的关系
图7 母亲受教育程度和社会情绪能力的关系
图6显示,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从初中到硕士以上的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呈现了递增的趋势。图7显示,母亲受教育程度从初中到本科的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匀速递增,母亲学历从本科到硕士以上的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迅速。
(七)是否上早教机构对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
表8数据显示,上过早教的婴幼儿和没有上过早教的婴幼儿在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在社会情绪能力各维度上也没有很大的差异。从得分上社会情绪能力总体发展和各维度发展方面,上过早教的婴幼儿的发展水平略高于没上过早教的婴幼儿。
表8 早教机构和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关系
三、分析与讨论
(一)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处于中等水平
在社会情绪能力的六个维度中,亲社会同伴行为发展得最好,说明婴幼儿大多有喜欢的朋友或同伴,能和朋友玩得来。依从性、模仿和游戏发展得也较好,表现在行为举止得当,能保持安静,适当地服从成人,对动作声音的模仿发展得也较好。求精动机排在第四位,表现在对事件的坚持程度较高,喜欢挑战新事物,喜欢开动脑筋等等。发展较差的是移情,主要体现在对事物的同情心不够,敏感感受周围人的情绪变化方面的能力较差。发展状况最为落后的是注意力,表现在独立玩玩具的时间不长,不能自己看书,在监护人教导他们的时候不能维持很长时间,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二)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还不明确
性别差异被认为是影响社会情绪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女孩在依从性、移情和亲社会同伴关系上显著高于男孩[12]。但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社会情绪能力性别差异并不显著。导致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地区差异造成,也可能是由于社会变迁对家长教育观念产生的影响所致。人们传统观念中对男孩和女孩角色的认知倾向是不同的,认为男孩应更加趋向活泼勇敢,女孩应更加温柔安静。然而社会发展要求每个人都应具有更加完善的品质,男性角色可以细心周到,女性也可以勇敢坚强,具有中性人格会更容易在社会上立足。
(三)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提前
前人研究结果中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18月龄[13]。而本研究发现,在16月龄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已经发展了,月龄比前人的研究提早了两个月。在依从性、模仿和游戏、亲社会同伴关系显著发展时期由原来的18月龄提早到了16月龄。前人研究表明求精动机是在18月龄出现增长的[13],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19-21月龄出现了增长,出现较大差异的月龄推迟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随着家长对于婴幼儿的教育重视的加强,教养的方式也更加的科学化和有效化。另外,社会情绪能力随月龄不断增长,这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有关,而且婴幼儿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接触的人和事也不断增加,社会性因之得以加强。
(四)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尚不明确
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于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是否是独生子女对于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2]。造成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究对象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比例过于悬殊所致(独生子女有121人,非独生子女只有11人),须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验证。
(五)父母共同教育的婴幼儿在社会情绪能力发展水平上显著高于单亲教育和隔代教育的婴幼儿
近年来,单亲教育和隔代教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很多人都在探讨单亲教育和隔代教育的利弊。研究发现,父母共同教育的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发展显著高于单亲教育和隔代教育的婴幼儿。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5-3岁幼儿处于自主与害羞的心理社会危机中,学会了怎样坚持和放弃,监护人需要承担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儿童也开始获得自主感。单亲教育和隔代教育一定意义上无法帮助幼儿很好地度过这一心理社会危机期,对其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六)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会影响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会对孩子的社会情绪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是本科甚至硕士博士的高学历人才。一方面,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的观点,幼儿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学习的,在榜样的力量下,幼儿在不断模仿父母的行为,表达着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父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为他们重视幼儿发展,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形成科学的育儿理念奠定了基础。
(七)上早教机构的经历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不大
上过早教机构的婴幼儿在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上的得分比没有上过早教机构的婴幼儿略高一些,说明有些早教机构也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不很显著。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早教机构的质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