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耀生:为城市燃气管网“保驾护航”

2019-05-05李佳敏王陆杰

上海工运 2019年4期
关键词:保驾护航调压燃气管

◎李佳敏 图/王陆杰

拧开水龙头就可以洗热水澡,打开煤气灶就能够烧一餐饭……我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离不开“水电煤”。相比水与电的普及,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燃气,人们对它的了解却很少。

和水管输水、电网通电一样,燃气是通过结构复杂的城市燃气管网系统进行输配的。一方面,燃气输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降压也是燃气输配的一大要务,因为从气田输出的燃气压力可达60公斤,如何通过八级降压,变成民用或工用的1公斤到10Kpa压力,这时候,燃气调压站就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燃气调压站是城市燃气管网系统中用来调节和稳定管网压力的设施,也是整个燃气管网的核心。据了解,目前,上海大小调压站已达万台(其中,近50-60%由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确保燃气调压站的有序、安全工作,就能保障整个城市燃气管网的有效和安全运营。作为航天科技集团重点民品企业和天然气高效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正是保障城市燃气管道有效、安全、智能运营的“幕后团队”之一,而上海飞奥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常规班组总工程师王耀生,他15年来在上海飞奥的从业经历,也是上海乃至中国燃气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位“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工匠”“上海工匠”“职工技术创新标兵”,听听他在建设城市燃气管网背后的故事。

“攻”下公司首个软件著作权

在大学学习数学专业,因为兴趣爱好,王耀生毕业后从事的均是软件开发工作。2000年后,他原先供职的“齐鲁石化”受到国企改革冲击,进行了增效减员。王耀生意识到,自己已有10余年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技术不能浪费,一定要到可以发挥专长的地方去。

2004年,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奥的母公司)对外招聘,王耀生前去面试。王耀生回忆:以前,燃气调压站信息系统都是由组态软件开发的,功能上比较落后,动态查询、数据库调用、报表处理等都无法实现,如何对监控系统和管理系统统一化管理?上海航天能源急需系统开发人才。“恰好,我的软件开发经验可以派上用途。”个人转型与行业发展不谋而合,王耀生与“航天能源”一拍即合,自此也开始了他和“燃气”的不解之缘。

从跨专业到跨行,在软件开发领域已有所建树的王耀生,还是“老法师”遇上新问题。王耀生说,从化工行业转到燃气行业,当时对很多工艺和标准都是不熟悉,软件编程领域各种实验的条件都需从头学习,编程的过程更需严格按照标准来做。这些标准对王耀生来说就是一片空白。但燃气又不同于其他行业,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严苛,稍微有所偏差,就会引发重大问题。“所以,刚开始接触燃气行业,我看似是在编程,其实也是在学习。”除了学习工艺和标准,王耀生也不时向硬件设施方面的专家请教,他说:“我通过软件编程自动化实现的功能,其实是服务或匹配调压站硬件的,所以,这也是我关注与学习的方向。”

通过学习,进入公司后的第一年,王耀生便独自一人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标准燃气调压站站控系统的开发,最终在秦皇岛城市燃气中投用。公司对王耀生的技术也给予了高度肯定,该系统更成为上海航天能源公司首个获得软件著作权的信息系统。

接受了任务就一定要做出来

在初步适应行业后,新挑战又接踵而来,随着燃气行业发展脚步的加快,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敏锐地洞察到燃气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遂决定投入千万元打造建设上海飞奥调压实验室、流量实验室。这两大实验室监控系统项目的研发工作,就落在了王耀生的肩上。

王耀生告诉记者,上海飞奥两大实验室监控系统开发,花了整整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于2005年正式上线。该系统由10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包括近800个各具特色的工艺画面,200多个用户窗口等,功能异常丰富,是当之无愧的“大系统”。公司工会主席阮明说:“调压实验室和流量实验室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实验室,实验室从建造完毕至今已逾15年,但现在很多实验依旧可以在该实验室进行。”2010年,调压和流量实验室获得了国家实验室(CNAS)认证。

王耀生表示,完成整个实验室项目开发,挑战极大,他就一边看书学习一边做实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有100多天他是在岗位上加班度过的。即便调试失败,他也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王耀生骄傲地表示:“既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就一定要把它做出来。”

对于上海飞奥来说,设备在市场推广必须要良好的技术支撑。王耀生站在开发者的角度,和记者阐述了企业建立实验室的目的:“首先,产品的质量必须有保证,如何让用户直观感受到产品优劣,不能是‘纸上谈兵’;其次,用户也会来企业考察,实验室的存在也为产品的推广应用及售后服务、研发等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

此后,王耀生又马不停蹄地投入新系统的研发中。由他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开发的城市燃气管网远程压力、流量调节系统产品,及智能调压站产品相继问世。目前,已在国内20多个城市的33个项目中使用,为上海乃至全国城市燃气管网的远程调度和智能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有力地支持了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2018年来,更突破世界性难题,为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研发出了负海拔60米的燃气传输的方案。

远程压力、流量调节系统已在国内累计销售达300百多套,仅控制部分的产值就达几千万,而整体项目产值累计数亿元。

立足本职“传帮带”

2015年获“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称号,2016年获“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工匠”称号,2018年获“上海工匠”称号……王耀生这位技术“大牛”,逐步凭借过硬的实力,成为行业大牛,乃至“上海工匠”。

谈及工匠精神,王耀生说:“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立足本职、精益求精、善于钻研,勇于创新、传播技术、做好‘传帮带’。”他这么说,同时也这么做的。王耀生是公司“师带徒”项目的主要成员,先后为上海飞奥培养了20多名技术专业骨干,30多名售后服务技术工程师,2名在职研究生。同时,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王耀生还为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编制了6套有关城市燃气管网远程调压调流的教材,并被聘为高级讲师,向全国数百家燃气企业传授燃气调压理论及技术。

王耀生告诉记者,2019年,上海飞奥已有8个研发项目同时在开发中,包括数字调压站控制器的开发和中低压调压站供电系统的开发等。与此同时,王耀生也未停止对燃气行业未来发展的探索。他说,未来,上海飞奥还要进行更多系统的研发,要在现有基础上把公司产品的功能、质量、安全性等都再提升一个台阶,继续发挥上海飞奥在燃气输配领域“专、精、特、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今后,燃气调压站控制系统将向预测、分析等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最终为实现燃气管网智能化服务。

王耀生说:“燃气调压站是燃气管网的核心,先将调压站智能化后,才能将管网智能化,原先每个燃气调压站点都是‘各自为政’,现在,无锡市已有3到5个高中压燃气管网进行了智能化探索,未来,中低压燃气管网也将智能化发展。”

【工会主席寄语】

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阮明:

燃气输配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非常小的行业。王耀生,作为行业的创新标兵、智慧工匠、上海工匠……更属小众人物。王耀生,这位从事燃气输配信息化、智能化的工程师,为城市千家万户燃气使用安全、为国家能源输送安全默默地、年复一年地做着他自己认为是很平凡的每一件小事。但是在这每一件小事背后,诠释了工匠的内在精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

天然气输配,是近十多来年才兴起的行业。上海飞奥作为行业的引领者,二十多年来,累计制造各类燃气调压站(箱)达10万余台。二十多年来,这些在线运行的设备“零泄漏、零故障、零事故”,成为行业唯一。公司的底气,就是来源于以王耀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以精益、专注、创新为己任的员工的默默奉献精神。这精神,也是我们作为航天人,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典范。

成绩已然过去,在未来,我们将继续“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深耕清洁能源沃土,精制智慧能源输送设备,为绿水青山美丽中国,为航天技术保障国计民生作出积极的贡献,用新成绩继续塑造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新形象。

猜你喜欢

保驾护航调压燃气管
土壤-大气耦合下直埋燃气管道泄漏扩散模拟
基于RFID技术的调压箱智能巡检系统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加氢站与调压站能源供应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
燃气管道泄漏主动声学探测方法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葆婴为亚运健儿保驾护航
加固技术创新,为桥梁健康保驾护航
法律为PPP保驾护航
PE80燃气管道的应力松弛模型与实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