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主办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5-05韩新月
■张 音 韩新月 王 青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1000202)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100081
科技期刊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我国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主要是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学术团体所属的学/协会, 这3类机构主办的科技期刊数量分别占我国科技期刊总数的28.8%、25.6%和24.3%。可以看出,科研院所主办的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力量[1]。
目前,许多学者对我国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有的学者根据学科分类,结合学科特色,对某一学科的期刊进行分析,如讨论医学期刊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2];有的学者着眼于办刊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如审稿流程[3]、融媒体建设[4]等。以主办单位性质来分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针对学会办刊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问题,牵头开展了很多课题研究,并连续多年发布《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然而,专门针对科研院所科技期刊的研究并不多。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科研院所+办刊”“科研院所+期刊”“科研机构+办刊”“科研机构+期刊”“研究所+办刊”“研究机构+办刊”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所得到的文献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徐书荣等[5]和王立群等[6]从科研院所的科技期刊办刊人员角度,分别探讨了主编的角色定位和编辑的职业发展;陈玲等[7]阐述了科技期刊在科研院所中的重要作用;王雪萍等[8]对科研机构主办的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进行了探讨;张曼莉等[9-13]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科研院所主办的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建议。作为我国科技期刊队伍中的主力军,科研院所主办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科技发展的进程和国际影响力。在办刊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主办单位具有自身独有的规律与特点。在明晰背景、把握规律、洞悉特点的基础上,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办刊工作。本研究从科研院所主办科技期刊的视角出发,通过查阅文献、期刊官方网站等途径调研有代表性期刊的办刊状况,获取相应数据,并与高校、学/协会办刊进行对比,同时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分析科研院所办刊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讨相应对策。
1 科研院所与科技期刊之间的关系
1.1 科研院所办刊与学/协会、高校办刊的不同
(1)学/协会办刊。有些学/协会挂靠在某机构,将期刊也挂靠在该机构;也有些学/协会作为主办单位,不具备相应的办刊资源,交由其他单位承办,这种情况会弱化学/协会与期刊的联系。(2)高校办刊。高校学报占据了其中很大的份额,如2018年由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主导评选的120种“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中,学报超过了半数[14]。高校学报通常具有综合性更强、涵盖领域较宽泛等特点。同一高校主办的非学报类期刊,通常为专业性期刊。(3)科研院所办刊。通常将编辑部作为机构内一个独立科室,由编辑部全面负责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及广告等相关业务。与高校和学/协会相比,科研院所主办期刊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更强,对学科的依赖性更高,多是依靠所属机构的专业学科优势而创办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同一机构内的期刊大多属于同一学科范畴,内在联系性更强。
1.2 科研院所与科技期刊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科研院所的政策支持和学科建设程度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期刊作为科研院所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在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的科技期刊会给科研院所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能增强科研院所的学术权威和公信力,提升外界对科研院所的关注度以及科研院所在该学科领域的话语权,无形中提升科研院所的形象和地位,促进科研院所的发展。如果期刊的经营良好,还能为科研院所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科研院所的社会职能和学术期刊的文化功能具有高度一致性。两者的关系见图1。
图1 科研院所与科技期刊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2 科研院所主办期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地位边缘化,对科研环境的融入不足
科研院所最核心的任务和最重视的工作是不断申请科研项目、课题,并推进科研工作进展,科技期刊在各科研院所中属于非主营业务,编辑部在其行政管理中也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不少科研院所对科技期刊的日常管理仅限于履行主办单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受单位经费、人员等实际情况以及行业发展的制约,大多数科研院所对科技期刊的重视程度不足。虽然科研院所本身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科研活动,但期刊日常工作与机构学科建设活动交集较少,期刊编辑部门很少参与科研院所学科建设涉及的人员培养、学术推广、经验交流、技术提高等,无法很好地融入科研体系。随着科研队伍的不断壮大,科研院所的科研岗位人员申请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量以及科研经费日益增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增多,并在单位内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汇报、心得交流机制。相对而言,科研院所内期刊编辑人员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以及与同行编辑的交流渠道有限,主要通过每年参加为数不多的学术会议、与个别从事科研工作的编委进行不定期交流等方式获取信息。与科研人员相比,期刊编辑外出交流的及时性、广度和深度都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期刊编辑对最新研究热点、重点问题的跟踪能力。
2.2 缺乏适合科研院所主办期刊定位的团队建设机制
期刊的发展需要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团队,应配备合理数量的人员,具有优势互补、合理的人员结构和思路明晰的团队成长机制。科研院所中的编辑部没有人事权,人事任免、招聘都依托于上级科研单位,编辑人员地位大多边缘化。从数量上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期刊的编辑部人员包括学科编辑、运营编辑、出版人员和管理人员,编辑部刊均6.4人,其中学科编辑刊均4.0人,事业编制与编外聘用人员相结合的形式盘活了其人力资源[15]。笔者所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承办的期刊各有3~4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了学科编辑和管理人员,目前暂未设置专门的运营编辑和出版人员。从团队构成上看,期刊编辑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经验结构与一线科研人员的构成有所不同。编辑部通常以培养编辑加工人员为主,具有学者素养的学术编辑数量有限。从成长空间来看,科研院所的编辑在职称评定中面临很大的压力,需要和一线科研人员争夺为数不多的职称指标,而无论是参加课题研究和发表论文的数量,还是对科学前沿的把握,编辑人员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从收入分配方面来看,编辑人员无法像一线科研人员那样领取科研绩效,收入明显偏低。办刊质量、经营收益与职工收入没有太大的关联性,编辑部容易对科研院所提供的基础办刊资源产生依赖心理,固守已有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缺乏创新办刊方式的积极性。总体而言,科研院所主办期刊编辑部的工作内容、职业上升空间对高水平人才缺乏吸引力,编辑难以获得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以上因素促使机构内现有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都希望留在科研一线,不愿进入编辑部门工作;现有的专业能力较强的编辑也会寻求机会转入科研科室。
2.3 缺少规模效应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单刊运营模式逐渐减少,集群化、规模化的办刊优势越来越明显。大型学/协会通常同时主办多种期刊,近年来在刊群建设模式和路径选择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刊群。其中,中华医学会期刊集群的规模最大、集群程度最高。此外,中国药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也已进行了多年的集约化尝试,在学/协会的统一领导下将期刊纳入统筹规划、分类管理体系。在高校办刊方面,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成立期刊中心,出版期刊20余种;武汉大学期刊中心负责武汉大学自然科学类期刊的管理与编辑出版工作,拥有8种期刊,此外,依托武汉大学各学院的期刊共15种;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成立期刊中心,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出版20种学术期刊(含6种学报、3种内刊)[16]。相比之下,大多数科研院所主办或承办的科技期刊数量较少。随机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的几个研究所,登录其官方网站查询相关信息,根据刊物出版、学术期刊等栏目的内容介绍,判断科研院所的办刊数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办/承办期刊11种,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主办/承办期刊18种,空天信息研究院主办/承办期刊7种,力学研究所主办/承办期刊5种,物理研究所主办/承办期刊4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承办期刊5种,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承办期刊2种;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承办期刊7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主办/承办期刊5种。除数量少之外,科研院所的期刊编辑部规模相对较小,管理形式相对松散,办刊资源集中度较低。
3 相应对策
3.1 结合科研院所业务特色精准定位
定位是办刊人对期刊及其形象所作的总体策划,体现了办刊人的主体意识和市场判断能力。只有通过差异化的定位,才能使期刊个性得以彰显,才能在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期刊群体中脱颖而出。科研院所办刊需在栏目设置、内容选择、办刊风格上精准定位,以体现出不同于其他同学科期刊的业务特色。以笔者所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为例,该机构共出版《医学信息学杂志》《中国卫生政策研究》《医学研究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国现代医生》5种杂志,其中《医学信息学杂志》和《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的报道领域与研究所学科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医学研究杂志》《中国医药导报》和《中国现代医生》的报道领域与研究所的业务关联较小,均为综合性刊物。研究所应针对这种情况对期刊分类定位。与研究所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期刊,可利用研究所的科研优势,集中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信息和科研成果,引导和促进学科发展,加大对研究所重大科研成果的报道力度,使期刊受到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和专家的关注,成为他们学术跟踪的重点。以《医学信息学杂志》为例,该刊对研究所的核心科研与业务工作进行深入报道,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科学的评价工具,发挥多学科研究团队的优势,开展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研究,连续几年每年度发布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对此,《医学信息学杂志》针对该项工作适时向相关科室约稿,刊登评价研究与工作实践的相关论文,对研究所的工作进行宣传推广。再如,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中国公众健康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设等重要业务工作,《医学信息学杂志》刊登了相关论文并进行动态报道。《医学研究杂志》《中国医药导报》和《中国现代医生》的报道领域与所内业务关联较小,且均为综合性刊物,这种情况更应凸显精准定位、特色办刊、错位发展的重要性。结合本所情报调研等部门的业务特色,这3种期刊的报道内容以重大发现、重要突破、综述、进展、前沿、预测、评述、视点、动态、回顾、解析为主,突出报道深度、宽度、价值含量。在内容上求精、求深、求细,将思辨和思考性内容做深,解读性和阐释性的内容做透,提供可供深度阅读的内容。读者定位为较高层次的专家与科技人员、决策者和科技管理者。弃“繁”从“专”,发挥优势,在体现“综合”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从而区别于其他科研机构、高校或学术团队主办/承办的医学类杂志,满足读者的高层次需求。
3.2 借助科研院所的优势深耕期刊内容
不同的主办单位背景使得期刊拥有不同的资源及核心能力,须充分挖掘、发挥这种核心优势,使其作用于期刊的内容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属于国家级医学信息研究机构,其办刊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资源优势——具有一批了解、掌握卫生与生物医学动态和发展的信息分析研究人员,代表国内相关领域最高水平;(2)信息技术优势——具有丰富的国内外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及机构的信息获取、识别、处理、挖掘技术,有助于培养编辑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使其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占领先机,创新办刊思路。
挖掘优势的目的是服务于期刊内容建设。
(1) 对人才资源的利用。从科研院所层面,可考虑制定配套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办刊。首先,可将其审稿工作计入工作量,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稿件审稿信息在所内一定范围公开展示,展现专家审稿的学术素养,甚至可在职称评定、评优中作为一项参考内容;其次,鼓励科研人员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优先发表在本单位主办的期刊,并邀请其担任期刊的栏目主持人;最后,聘用对办刊工作有兴趣、有一定科研水平的年轻博士或科研人员作为兼职编辑等。借助一线科研人员的力量充分调动学术资源,可帮助期刊预测学科态势,进行辅助性内容策划;可协助期刊审稿,规范同行评议;可从受众角度提出期刊发展的改进建议等。科研院所主办期刊的主编大多数是主办单位的学者型领导者,或是某一科研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除了可以严格审查稿件的质量外,还可以借助个人在学科内的影响力,组建高水准、高效率的编委会,组约高质量的稿件,为期刊学术质量提供保障。从编辑部层面,编辑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利用主办单位优势增进与科研人员的交流,完善与科研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吸引专家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参与到办刊中来。
(2) 对信息优势的利用。科技期刊在办刊过程中需要融合诸多信息,编辑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搜集处理能力,以及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对于提升办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17]。如通过对科研工作者的在线交流和社交媒体使用等互联网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科研动态,提高约稿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利用知识管理技术将编辑的经验判断转化为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实现审稿的精准推送,提高同行评议管理水平;利用网络工具获取大量数据并进行深度分析, 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有助于优化期刊选题。例如,《医学信息学杂志》基于机构信息分析挖掘的优势,通过以上途径深挖选题,设置“专论”栏目,2018年相继策划了“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移动互联+健康管理”“在线健康社区”等选题,并取得较好的报道效果,中国知网的数据显示,该栏目文章的下载量和被引频次均高于期刊平均水平。
3.3 建立符合科研机构特点的编辑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
编辑队伍建设是办刊工作的主导,办刊人的实践能力最终决定刊物的影响力,科研院所办刊也不例外。科研院所应像支持一线科研人员那样,从人才编制、职称评定、待遇等方面支持期刊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符合科研院所特点的编辑培养与激励机制。(1)人才编制。办刊队伍只有具备了一定规模,才能满足创新与发展的需要。应建设一支结构与总体规模合理、具有较高层次的高效能专业化办刊队伍。从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岗位结构等方面缩小与一线科研队伍的差距。培养、引进具有较高专业素养,能够与业界专家进行无障碍沟通,不断保持对研究方向的敏感性,具备良好的组织、策划、选题、组稿能力的编辑人员。以CellResearch为例,该刊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办,2017年该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5.393。该刊将引入高端人才视为期刊发展的关键,将人才战略视为打造国际化期刊的重中之重。该刊的实践表明,高端人才的引进切实开拓了办刊视野,提高了办刊水平。2006年,该刊通过全球招聘引进具有深厚的分子细胞生物学专业背景知识、精通英文、具备世界顶级科技期刊(Cell)编辑经验的博士担任专职常务副主编,主要负责约稿工作。该常务副主编通常每年近半的工作时间用于参加专业领域学术会议,与业内学者充分交流,了解科研最新进展,并对期刊进行宣传推广,深厚的学术背景增加了其与科学家交流讨论的话语权。同时,该刊采用国际上较常见的全职编辑制,几名全职编辑全部拥有博士学位[18]。通过团队在多种场合多次交流、宣传,期刊在学术界形成了广泛的人际交往圈。期刊由此每年都能约到若干由世界顶级科学家撰写的综述性文章及研究论文,期刊也因此得以飞速发展。专深的学术背景、国际化的视野是团队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2)职称评定。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专业性和应用性较强,具有自身特点。可从学历、专业、从业年限、实际工作业绩与贡献、论文论著、获奖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研究制定出相对标准化、可操作性强、符合编辑工作专业特色、切合科研机构实际的职称评审标准,弱化对论文发表、课题研究的要求,使编辑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耕业务,在编辑团队与科研人员之间建立平衡,从而稳定队伍、调动编辑人员的积极性。(3)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是调动办刊人员积极性的必要途径。从物质层面,尽量缩小办刊人员与一线科研人员的收入差距;从精神层面,尽量帮助编辑人员拓展职业生涯,为其提供多种培训机会,使其拥有更强的归属感与成就感。
3.4 推动科研机构办刊资源整合
集群的规模效应对办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已成为共识。期刊资源整合大多以学科为纽带,成立学科刊群,如中国光学期刊网;或以机构为主导,如各学会刊群等。科研院所的办刊规模虽然不大,但在学科上有内在联系性,大多属于同一学科范畴,并且对同一主办单位的期刊资源进行整合,能形成机构优势,科研院所成立专门管理结构对所属期刊进行统一管理,有助于从心理上增强编辑人员的归属感和团队感。早在2002年6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将原来分散于各研究所的14种学术期刊并入信息中心,成立期刊联合编辑部,整合资源联合办刊, 集中管理,使期刊逐步摆脱了小作坊式的编辑模式,为期刊的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旗下的10余种期刊能够反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成为我国科技期刊的一面旗帜。《分子细胞生物学》 (JournalofMolecularCellBiology)、《细胞研究》(CellResearch)逐渐成为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学期刊。笔者所在的研究所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中,新成立了期刊出版与信息传播中心,除研究所承办的5种期刊外,新设新闻部、健康信息传播部,与传统的期刊出版业务相互融合与促进,最大程度地整合相关资源,在共性业务上发挥集成优势。但这种整合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如何突破简单的形式聚集,以更好地发挥资源集成优势,将编辑、出版、经营等共性工作更好地统筹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科研院所主办期刊可积极加入行业刊群,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融媒体等手段促进不同机构间办刊资源的联合与共享。
4 结语
科研院所主办的科技期刊在出版行业改革、市场竞争激烈等压力下,面临着诸多困难,尤其是一些学科范围较窄、受众较少的科技期刊。本研究对科研院所办刊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初步调研、总结,并结合自身工作体会提出“扬长避短”的建议。扬长,即深挖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办刊优势;避短,即规避自身固有的规模较小、团队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从而嵌入科研一线、融入科研过程,深耕内容,创造精品。但囿于笔者研究视野,难以较为全面地获取科研院所科技期刊数据,调研较为粗浅,所谈及的内容并不能反映我国科研院所主办期刊的全貌。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业界更多同行的关注,在更广泛地掌握不同类型期刊办刊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准分析并提炼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