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of Science的国际乡村旅游研究可视化分析
2019-05-05
(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1 引言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认为是实现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再生手段,发展乡村旅游对改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落后农村地区、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供就业机会、优化生活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学者对该研究领域的关注。我国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和旅游业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加之节假日制度的调整与完善,进一步刺激了居民短期近郊的出游意愿,使我国乡村旅游业在21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成果较丰富。在中国知网中以“乡村旅游”为搜索主题,期刊类别为核心期刊,在CSSCI和CSCD上,1997—2017年国内学者共计发表期刊论文2852篇,2016—2017年更是出现“井喷”现象,年均发文量高达300多篇。由此可见,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国内旅游研究中的重要话题之一,研究文献数量大幅上升。国际上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起步早,研究内容丰富多样,研究方法多以案例实证研究为主,质性研究为辅。研究学者大多结合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乡村旅游的相关问题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论具有明显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参考性[2-5]。因此,通过梳理国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未来乡村旅游研究方向,丰富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内容,科学引导我国乡村旅游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CiteSpace软件是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的重要分析工具,经过深度的挖掘数据,把大量的文献数据转化成可视化的图谱,最终形象地展示出某个研究领域的整体情况[6]。该软件创造性地将引证分析(历时性)和共引分析(结构性)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创建了从“知识基础”映射到“研究前沿”的理论模型[7]。目前,国内部分旅游学领域的研究学者已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旅游管理学科、国际生态旅游、我国传统村落和乡村功能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8-12],而关于国际乡村旅游科学计量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内容有待完善。基于此,本研究使用CiteSpace软件,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面板数据来源,通过多组合关键词搜索形式,精确识别1997—2017年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文献,利用多种节点类型和阈值选择,对国际乡村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并绘制出该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学科分类、研究作者群体、国家合作网络、发文机构和研究热点等科学知识图谱,从而更加直观和客观地评价国际乡村旅游研究的学术共同体、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乡村旅游研究提供可参考的研究重点。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它一方面是揭示科学知识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计量学从数学表达转向图形表达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显示科学知识地理分布的知识地图转向以图像展示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的结果[13]。常见的知识图谱绘制软件主要有CiteSpace、Bibexcel、VOSviewer和NetDraw等,而CiteSpace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可视化工具之一[14,15]。与其他软件相比,CiteSpace基于引文分析的学科基础和信息可视化技术,融合了共被引分析、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侧重探测和分析学科前沿的演变趋势、研究热点和不同研究前沿话题之间的内部关系,将该研究领域内的学术共同体和现象进行概念化和可视化[16]。其分析流程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参数功能选择、知识图谱可视化、图谱优化设置和解读图谱。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5.2.R2 SE(64-bit)版本,参数选择为TOP=50per slice,时间距度为1997—2017年(Slice Length=1),并主要使用剪切(Pruning)联系中的寻径(Pathfinder)分析功能软件更新时间为2018年3月26日,数据收集时间于2018年4月30日。
2.2 数据来源
WOS引文数据库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产品,收录了9000多种世界权威、高影响力、覆盖学科最多的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17]。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选择WOSTM核心合集作为基础数据源,基于前人对乡村旅游的定义[18,19],以主题为“rural tourism”or“agri-tourism”or“agro-tourism”or“farm tourism”or“village tourism”,语种主要为English,文献类别以Article为条件,在1997—2017年科学引文索引扩展(SCI-EXPANDED)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中检索乡村旅游研究文献,通过筛选不符合主题的条目,共累计获得有效文献2267条。从整体发文情况来看,国际乡村旅游发文数量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其中1997—2006年共计发文327篇,年均发文量约33篇,整体发文量较少,为研究探索期;2007—2013年共计发文956篇,发文量稳步上升,年均发文量达136篇,为研究蓄力期;2014—2017年共计发文984篇,年均发文量约246篇,比蓄力期年均发文量增长了1倍左右,为研究快速发展期(图1)。
图1 1997—2017年乡村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年度分布
3 乡村旅游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3.1 学科分类及共现分析
一个领域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有一批从事本学科研究的学者队伍、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一批以刊载相关论文为主的学术期刊,这些即是所谓的“学术共同体”,而它的形成和壮大是该研究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20,21]。因此,分析乡村旅游研究的学科分类情况,对掌握其主要学科来源和本学科的学术共同体至关重要。
通过CiteSpace软件,在“Node Types”中选择“Category”,设置相应阈值及方法,筛选“Top=50”的节点数据,构建学科关联网络,并绘制学科共现知识图谱(图2)。图2节点数量与大小代表着学科共现的频次,节点越大表明该类学科出现频率越高,反之则越低;线条多少与粗细则代表着学科之间的合作强度与紧密性,连线越多越粗则表明各学科间的联系程度越强[7]。
图2 乡村旅游学科共现知识图谱
从图2可见,国际乡村旅游研究主要的学科类别为:环境科学和生态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 & Ecology)、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接待/休闲(Hospitality/Leisure)、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 Studies)、地理学(Geography)等。其中,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中的核心学科,扮演着倡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在该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反映出乡村旅游不仅是区域发展的经济现象,同时更多地涉及到了区域的环境与生态发展,是地理学、社会学、旅游学、生态学等学科的重要议题之一;接待/休闲—旅游学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运营的引领者,研究文献主要体现出乡村旅游业的服务、管理与发展;社会—地理学主要是研究人地关系的主要学科,是分析和解决乡村旅游人地矛盾、利益分配、空间差异等问题的主要协调者。乡村旅游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性明显的研究主题,它能较好地串联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多学科融合现象愈加紧密,通过研究乡村旅游,解决相关学科问题,发挥乡村旅游知识外溢作用,对提升学科贡献度有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性明显的研究主题,这不仅能够较好地串联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多学科融合现象愈加紧密,同时借鉴和引入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探讨乡村旅游的研究话题,也能丰富乡村旅游研究内容,如景观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通过从不同视角去研究乡村旅游,对解决相关学科问题,丰富不同学科研究体系与内容,发挥乡村旅游研究的知识外溢作用,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发文作者及合作网络
发文作者群体不仅是知识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术共同体的核心力量[22]。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分析,通过对不同阈值的设置,筛选“Top=50”的节点数据,得到发文作者聚类知识图谱(图3)。从发文量来看,发文数量达到10篇及以上的作者有6位,分别为Barbieri C(12)、Pena AIP(12)、Jamilena DMF(12)、Wall G(11)、Alinso AD(10)以及Molina MAR(10),发文量前十位的作者共计发文101篇,占总量的4.46%。可见国际乡村旅游研究的作者群体较大,同时也较分散,但也不乏有部分研究团队逐渐突显。从图3可见,有部分研究团队逐渐突显,并已逐渐形成较为明显的合作网络。其中,以Barbieri C—Kline C—LEE S、Wall G—Ryan C—Bao JG、Jamilena DMF—Pena AIP—Molina MAR和Jeong JS—Garcia Moruno L—Hernandez Blanco J等研究团队为主,研究团队内部之间的联系较紧密,链接条数较多,而研究团队之间的联系有待增强,表现出未来应当充分发挥核心研究团队的带头作用,进而逐渐扩大乡村旅游研究的作者群体。
图3 乡村旅游发文作者知识图谱
3.3 发文国家和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通过CiteSpace软件中“Country”和“Institution”功能,生成乡村旅游研究领域发文国家(图4a)和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4b)。从图4和统计结果可知,乡村旅游研究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美国、加拿大)、亚洲(中国)、欧洲(西班牙、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大洋洲(澳大利亚)、非洲(南非)。其中,美国发文量最多,共计发文405篇,其次为中国、西班牙和英国,分别发文202篇、200篇和171篇。前五位国家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43.14%,反映出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力量还是集中在少数国家中,各国科研能力差距较为明显,发达国家是该领域的核心力量,而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科研能力正逐渐上升。从研究机构发文数量来看,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 Sci)46篇,其次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University of Granada)和香港理工大学(Hong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分别发文23篇、21篇、21篇和20篇。前五位发文机构共发文131篇,仅占总量的5.78%,反映出全球研究乡村旅游的科研机构较多,高校仍是该领域中的重要发文贡献单位,各国在乡村旅游研究领域中的核心研究机构逐渐突显。
从合作网络来看,各发文国家之间的网络密度为0.08,网络链接与密度较强,反映出主要发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乡村旅游学术交流与联系相对紧密。虽然全球研究乡村旅游的科研机构较多,且大部分都集中在高校,但从图4(b)可见各科研机构间已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合作网络关系,其中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滑铁卢大学—博茨瓦纳大学(University of Botswana)—约翰内斯堡大学(University of Johannesburg)、昆士兰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等科研机构团体。通过以上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分析可知,在全球乡村旅游研究领域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现象逐渐增强,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能更好地探究乡村旅游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进而推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图4 乡村旅游发文国家(a)和研究机构(b)知识图谱
3.4 期刊共被引分析
期刊共被引指两类期刊被同一篇文献引用的现象,反映的是各类期刊及学科间的关联性,通过期刊共被引分析可获得某个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分布情况[7]。通过CiteSpace软件中“Cited Journal”功能,生成与之相关的知识图谱(图5),并对被引前十位的期刊进行统计(表1)。从各类期刊被引情况来看,前十位期刊的中心度均在0.1以上,中心度较高的期刊可视为该学科领域中重要的知识来源处,以及该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由此可见,《旅游研究纪事》(AnnalsofTourismResearch)、《旅游管理》(TourismManagement)、《可持续旅游业杂志》(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乡村研究杂志》(JournalofRuralStudies)是乡村旅游研究领域中的顶级发文期刊,同时也是展示全球乡村旅游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的核心力量,而《国际旅游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Research)、《旅游地理学》(TourismGeographies)、《土地利用政策》(LandUsePolicy)等期刊也相继发表了有关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成为该领域知识传播的新兴力量。
图5 乡村旅游研究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表1 乡村旅游研究前十位共被引期刊
排名中心度期刊被引频次最早年份10.31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029199720.20Tourism Management981199730.13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469199740.17Journal of Rural Studies456199750.04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454199760.04Sociologia Ruralis268199770.05Journal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254199780.09Ecological Economics247199990.0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452005100.04Geoforum2361997
4 乡村旅游研究的方向及热点
4.1 高被引文献分析
高被引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的学术影响力和经典程度,而作者共被引可以揭示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共同体[22]。通过CiteSpace软件中“Cited Reference”功能,对国际乡村旅游研究高被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表2可见,被引文献最高的是Duk-Byeong Park发表在TourismManagement上的“Segmentation by Motivation in Rural Tourism:A Korean Case Study”一文,被引出现频次达到47次。该文以韩国71个乡村旅游村为案例地,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来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对252名旅游者的有效问卷回收,运用因子聚类分析,将旅游者分为了四类:家庭团聚寻求者、被动旅游者、全能寻求者、学习和兴奋寻求者,随后进一步探索了四类旅游者的出游动机。通过对高被引文献的研读,发现国际乡村旅游研究从起初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理论研究逐渐向案例实证研究转变,部分学者从旅游者动机、利益相关者态度、乡村景观、乡村旅游类型等视角,对乡村旅游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进行了大量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从高被引文献的期刊来源看,高被引文献主要来自影响因子较高的国际期刊。其中,前10篇高被引文献有有1/2都出自TourismManagement,其余文献发表在AnnalsofTourismResearch、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和JournalofRuralStudies,再次证实了这几本顶级期刊是乡村旅游知识传播的核心力量对探索乡村旅游研究前沿与进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表2 乡村旅游高被引文献统计
4.2 关键节点分析
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中“Cited Author”功能绘制了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并筛选出中心度大于0.1的前五位作者及其文献(表3)。从作者共被引来看,出现频次最多的是Sharpley R,共计253次,且中心度大于0.1,反映出该作者是乡村旅游研究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之一,其次为Hall CM(236)、Urry J(162)和Butler RW(146),这三位作者都从不同层面对旅游相关理论进行了阐释。Urry、Rojek最先提出了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复杂的,其中又集中表现在乡村地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对融合多学科思想,增强学科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Butler在提出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化模型之后,又探讨了市场经济体中农村发展和旅游之间的联系,深入分析了农村发展旅游业的条件;Hall从公共政策角度,对旅游协调、合作和伙伴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旅游作为改善全球欠发达地区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消除贫困的实践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使乡村旅游更有利于贫困人口的发展,也是研究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话题。在我国,由于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且紧迫的问题,因此重视乡村文化的科学保护、活用旅游动力、提升乡村多元价值等策略有助于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针对旅游扶贫,我国还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乡村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通过探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和绩效,更能体现旅游扶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9,40]。
表3 乡村旅游研究关键节点文献统计(中心度>0.10)
4.3 研究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是指在某一时段内,有内在联系的和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论文所探讨的科学问题或专题[41]。关键词是研究文献核心内容的浓缩与提炼,在某一领域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能较好的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42]。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功能和时区视图功能,绘制乡村旅游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及其时区视图(图6)。
图6 乡村旅游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a)和时区视图(b)
从图6a可见,“tourism、rural tourism”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反映出乡村旅游是旅游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旅游发展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其次为“management、impact、community、conservation、perception”等,表明国际乡村旅游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乡村旅游管理、乡村旅游影响因素、乡村旅游社区关系、乡村旅游的发展与保护等相关话题是该研究领域中主要的研究热点。
从图6b关键词的时区视图中可见,在研究时段中,国际乡村旅游以“tourism、rural tourism、rural development、rural environment、agri-tourism、destination、satisfaction”为关键词的相关研究较多,研究主题与研究热点的动态演变过程相互呼应,可将其对应文献发文情况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97—2006年,探索阶段以“tourism、rural tourism”为核心关键词,周边出现了大量的共现网络和相应年份的关键词。其中,以“rural development、community、agriculture、sustainable tourism、protected area”等关键词表现出较高的中心度,反映出乡村旅游发展、社区空间形态变化、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可持续旅游、乡村生态保护等研究内容始终贯穿在整个研究领域之中,是整个研究领域中的核心话题,同时也是乡村旅游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并持续推动着该研究内容的发展。2007—2013年,在蓄力阶段几乎没有出现较密集的网络连线,核心关键词也较少,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agri-tourism、economic growth、issue、destination”。反映出乡村旅游在经历了初步发展之后,其旅游形式的多样性逐渐突显,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增长情况也日益受到关注。同时,由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如环境破坏、利益分配不均、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等。在这一阶段中,研究热点并不多见,且中间出现了短暂的停滞现象,各时段之间的传承关系不明显。2014—2017年,在快速发展阶段热点关键词较少,中心度较低,表明乡村旅游在经历了前两个阶段后,进入到了边缘式拓展阶段,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分支等均得到了丰富。该时段出现的高频关键词有“satisfaction、segmentation、poverty、service、resident”等,可见乡村旅游研究内容由前期关注乡村旅游现象逐渐关注与旅游相关的主体,并对旅游者满意度、旅游地服务质量、改善贫困能力、社区居民态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微观实证研究。在整个研究时段中,快速发展阶段的发文数量最多,既较好地传承了前两个时段的研究话题,同时又开辟了乡村旅游研究的新视角,如社区增权、扶贫绩效、感知和态度等。
4.4 研究前沿分析
识别与探测研究前沿能够为学术共同体提供学科研究领域的最新演化趋势,预测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以及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43]。运用CiteSpace软件,通过相应阈值设定,对共被引文献的突现主题词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在图谱生成后,结合TF*IDF算法提取关键标签词,得到主要的聚类结果(图7),该聚类结果能较好的体现出乡村旅游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从图7可见,该聚类知识图谱共生成了3844个节点和8058条连接线,网络节点较多,网络连接线部分密集,整体分散,网络密度为0.001。该聚类结果共生成了77类研究前沿话题。其中,主要的核心类别包括tourism development(旅游业发展)、community matter(社区问题)、cultural turn(文化转向)、post-communist countryside(后共产主义农村)、south-eastern Europe(东南欧)、cultural heritage(文化遗产)、changing farm scape(乡村景观的改变)、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可持续乡村旅游)等[44-48]。通过研读相关前沿话题,发现国际上关于乡村旅游前沿的研究,主要以案例实证分析为主,结合不同学科(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研究视角对乡村旅游相关话题进行了量化分析,进而提出可供参考的指导性意见,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成果较多。
图7 乡村旅游研究突现主题词聚类知识图谱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主要是:①乡村旅游的理论构建。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较多,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并呈现出了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和多样性,涉及的相关学科主要包含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文化、乡村社区增权、农户可持续生计、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等理论框架梳理与构建的研究仍需要深度挖掘,在完善旅游研究理论基础的同时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开展[49,50]。②乡村旅游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国际乡村旅游研究多以案例实证分析为主,通过统计分析、3S技术和构建数学模型等方法,对乡村旅游相关话题进行定量分析,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提出的意见与策略可操作性较强。国内乡村旅游研究大多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国内学者更侧重质性研究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虽然能较好地解释研究对象,但其结论的普适性和参考性相对较低。如何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则仍需要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尝试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乡村旅游实证研究。③乡村旅游的综合性和地域性。乡村旅游本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不同地域环境中也呈现出不同的开发模式与研究问题,回归乡村旅游的综合性和地域性则显得尤为重要。乡村旅游在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资源之间构建了强大的网络关系,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和资源的流动,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乡村旅游地在空间形态、社区关系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在进行乡村旅游的科学研究时,应当充分考虑其综合性和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比较不同地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研究也是未来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趋势,定性比较分析与实证研究更能突显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5.2 结论
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1997—2017年的面板数据,使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国际乡村旅游研究的2267篇文献进行了科学计量分析,通过梳理整体发文数量,绘制乡村旅游学术共同体、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知识图谱,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发文时间看,乡村旅游发文量呈现出较强的阶段性增长趋势。即1997—2006年的探索期、2007—2013年的蓄力期、2014—2017年的快速发展期。该研究发文量的阶段性增长与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基本吻合,相关研究内容主要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已经出现的或潜在的问题。②从乡村旅游的学术共同体看,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共同体已逐渐形成。其学科类别主要包括了环境科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作者群体较大,部分核心研究团队逐渐突显,并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合作关系。在区域合作和发文机构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强,国际顶尖旅游期刊在传播乡村旅游研究内容、方法、成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③从乡村旅游的研究方向和热点看,研究热点话题主要包括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管理、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乡村旅游的社区关系、乡村旅游的生态保护、旅游者满意度、乡村旅游扶贫等。在乡村旅游研究热点的动态变化中,研究热点主要由研究初期对客体的研究,逐渐向主体研究转变,由研究乡村旅游现象、资源开发、旅游目的地规划等方面,向利益相关者态度、旅游者满意度、社区居民感知等方面转变。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运营和管理始终贯穿于整个研究领域之中,而如何合理分配相关群体利益,权衡乡村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提升旅游者满意度,实现乡村旅游目的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研究中需要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