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PE”的弹药保障能力评价

2019-05-05魏华男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弹药评判军事

姚 恺,李 江,魏华男

(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 石家庄 050003)

在弹药保障能力发展过程中,弹药保障能力的数量、质量、层次成为分析弹药保障能力的重要依据,更是弹药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参考。创建与弹药保障能力生成、释放规律相一致的能力评价方法,是科学、全面地进行弹药保障能力评价,准确、及时地把握弹药保障能力效果的重要基础。

1 军事能力评价方法综述

目前,能力评价方法很多,层次分析法、多目标评估法、指数法等都已经广泛应用[1],神经网络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研究也很活跃[2]。20世纪末,随着军事能力成为新军事变革的关键目标后,关于军事能力评价方法和运用研究也倍受有关学者的关注。

1.1 当前军事能力评价研究现状与不足

长期以来,评估评价一直是军事领域衡量军事过程、评判军事风险、运筹军事能力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手段。外军对军事能力分析与评价的理论研究起步早、应用领域广。例如,美国国防部通过一系列国防工业基础能力研究(DIBCS),对其武器装备的作战能力、保障能力与工业生产能力进行评价[3]。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西方各国研究情况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学习,各种军事领域内的评估理论研究日益广泛。李梦汶[4]、马亚龙[5]、蔡文军[6]、张涛[7]等从多个领域对军事能力评估评价的理论、方法、模型、系统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文献反映,当前针对军事能力分析和评价方法的学术研究活跃,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权重系数、评估模型等方面。总体而言,评估静态能力是可行的,评估动态能力可信度不高,针对不同作战样式和不同任务部队的装备保障能力综合评估尚处于不断探索之中[8]。同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能力指标体系不统一,差异性大;二是指标相互之间并非严格独立,相互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关系,采用权重系数评判不严谨;三是评估模型往往针对特殊行业、特殊领域、特殊任务阶段,适应面窄,通用性差;四是评价理论研究侧重于具体评估模型的探究,忽视整体分析、评价程序的规范化设计。

1.2 基于任务—过程—效应的能力评价方法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任务—过程—效应(简称MPE)的能力评价方法,其优势表现为,该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方法,更是一种规范的分析与评价模式。

从能力角度分析,基于MPE的能力评价方法反映了能力本质、体现了能力过程、突出了能力效应。首先,能力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完成任务的,基于任务评价找准了能力作用的本质。其次,能力作用过程对应了任务完成过程和评价过程,根据能力评价过程对能力作用过程和任务完成过程进行科学、准确的评判,有助于分析掌握能力的变化发展规律。最后,从能力效应反映能力输出和作用结果,相对于围绕能力指标来反映能力更加直观、客观,这也是该方法的主要优势。

从评价角度分析,基于MPE的能力评价方法解决了评价的目标、程序、内容和要求。好的评价方法应首先解决“为什么评”、“怎么评”、“评什么”和“客观评”等问题[9]。该方法评价能力完成任务情况以促进能力发展,明确了“为什么评”;以能力实施主线为载体,以能力分析主线,以规范的分析评价模式解决了“怎么评”;按照能力效应的四要素分析能力的生成、储能、优化、转换和释放,统一了类似保障能力评价内容,回答了“评什么”以及“客观评”的问题。作为评价方法,更具有军事能力评价普适性的优势。

2 能力评价总体框架设计

基于“MPE”的弹药保障能力评价,总体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评价围绕两个主线开展,一是以弹药保障能力自身形成和释放的完整过程为主线,即弹药保障能力实施主线,这一主线紧紧围绕弹药保障任务需求,筹划具体的弹药保障主体和保障能力,规划弹药保障能力的生成、储能、优化、转换和释放过程,最终完成弹药保障任务。另一条是以弹药保障能力评价的过程为主线,即弹药保障能力评价主线,这一主线是按照能力分析与评价的基本程序,依次确定弹药保障能力需求,分析弹药保障主体、保障能力要素及释放过程,最终完成弹药保障能力评价,得出弹药保障能力分析结论并反馈。两条主线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能力实施主线是弹药保障能力评价的客观基础,既是对象,也是载体;能力评价主线开展各环节及整体能力的分析、评价和优化,指导弹药保障能力作用,为弹药保障能力建设提供支撑。

图1 基于“任务—过程—效应”的弹药保障能力评价总体框架

3 弹药保障能力评价

3.1 能力需求和能力主体确定

评价弹药保障能力时,必须在相对合理的背景、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确定相对准确的能力需求。能力需求确定时,能力需求描述应采取统一的表格形式,整体能力、战略能力、未来能力等以需求论证为主;单项能力、战术能力、当前能力等以定量估算为主。

弹药保障能力作为特殊的能力,客观上必然存在“受力者”和“施力者”。弹药保障能力的受力者,是具有典型军事属性的弹药保障活动或弹药保障系统,而其施力者则根据情况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特征,可以是专业的弹药保障分队、弹药保障机构、弹药保障部门,也可能是非专业的保障分队、作战分队或其他组成,既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军事团体,也可以是没有确定物理边界的军事系统。

3.2 能力输出分析与过程数据采集

分析、描述能力输出过程是弹药保障能力评价的主要环节。一方面,识别、区分、定义、描述能力输出过程,有利于把握能力规律和能力属性,为弹药保障能力分析与评价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弹药保障能力分析与描述,可能了解能力主体对能力的影响与作用,分析资源消耗过程和规律,为优化弹药保障能力提供依据。能力输出分析主要完成3项工作。一是静态描述各阶段弹药保障能力的形态、组成、水平、属性,动态描述弹药保障能力的生成、储备、转化、优化和释放的全过程;二是总结弹药保障能力主体的变化情况,分析与能力变化各阶段相关的主体构成、运用情况、变化过程,讨论各种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三是分析弹药保障能力输出特征、规律,分析弹药保障能力主体消耗运用的特征、规律。

弹药保障能力基本数据主要由数量、质量、时间和空间四类构成,具体如表1所示。数据采集过程中应遵循“精确、科学、规范”的原则,以消除基本数据的差异性,确保数据可用、真实、可靠。可以运用统计、试验和仿真等方法。

表1 弹药保障能力基本数据类型及内容

3.3 保障能力测算与评判

在对获取的静态能力初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还需利用多种手段测算弹药保障能力值。一是在静态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整理后,利用求和、求平均值等汇总统计的方法测算弹药保障能力;二是在静态及动态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标准能力测算法”测算弹药保障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依据标准能力测算弹药保障能力的过程

3.4 保障能力评判

从本质上分析,任何能力的评判都应该基于目标能力和现实能力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和程度。能力评判首先应基于确定的任务剖面,以能力内部存在的“势能”为对象,静态评判弹药保障能力的满足程度,也即现实能力与需求能力之比,就是分析判断弹药保障能力的核心。

动态弹药保障能力比对是围绕弹药保障能力形成、运用的全过程,以弹药保障能力动态规律为依据建立符合弹药保障能力特征的理想曲线和需求曲线,以弹药保障活动为对象测算不同节点和环境条件下弹药保障能力输出的效应变化,形成弹药保障现实能力输出曲线,通过曲线对比完成能力的动态评判。

4 结论

军事能力评价是一个复杂过程,不同的能力对象、不同能力主体、不同背景,评价过程都会有较大差异。长期以来,我国军事评估及评价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存在“过于重视具体评估方法的研究,轻视了评价方法本身设计、程序、原则等方面研究”的现象[9],因此,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于恰当处理能力评价中存在的主体差异大、能力需求多、任务背景杂等问题具有较好的作用,减少了主观判定带来的风险。

猜你喜欢

弹药评判军事
大口径舰炮弹药储供系统可靠性研究
美国狼弹药公司A16.5mm卡宾枪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基于目标打击任务的精确制导弹药优化分配模型*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