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阶段师生关系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9-05-04陈爽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检讨书初中阶段师生关系

摘   要: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的师生关系虽有一定改观,但师生间常常还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引导与被引导者”的关系。文章试从重新认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出发,探究发展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检讨书;初中阶段;师生关系

作者简介:陈爽,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教师。(湖北  武汉  430223)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7-0135-02

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重要人际关系,它由两个不同的层次组成:一是基于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构成了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二是基于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构成了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影响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凸显,也影响教学中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一、教育案例

在笔者的任教班级中,小A成绩落后,是班上的调皮分子,课堂上常常惹是生非,让我操了不少心。一天,班干部向我反映小A、小B、小C上课讲话,扰乱了课堂秩序。课下,笔者将三人找来办公室,进行了批评教育,很快,小B、小C都坦承了自己的错误,但小A一直强调自己并没有讲话,是被冤枉的。对此,笔者依照他平时的表现,认定他肯定是讲了话还不承认,于是采取了一刀切的形式,要求三人写检讨反思自己的错误。这令小A非常不满,和我争论起来,我的言辞也开始激烈,他越说越激动,最后带着愤怒夺门而出。我冷静下来后,觉得自己的行为确实欠妥当,不应没调查清楚就仅仅凭借小A平时的表现给他贴标签,于是就去班上询问了其他同学,他们向我反馈小A确实没讲话,应该是周围同学讲话让班干部误认为是他。原来是我误会了小A,我将小A找来,安抚他的情绪,向他致歉,并免去了他写检讨的惩罚。不料第二天,他却主动写了一封检讨,说自己不该顶撞老师,还感谢我为他澄清真相,并提到主动写检讨和被迫写检讨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一瞬间,我感到汗颜,也引发了我更深的思考。

二、案例分析

事后,笔者思考,为什么会和小A发生冲突?总结原因有三:

1. 检讨书的形式选择。本案例中,笔者作为教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选择“检讨书”给予其适当的惩罚。检讨书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或惩罚方式,它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并以书面形式呈现反思的结果,从而达到纠正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目的。检讨之所以为检讨,是因为它是检讨人主动而自觉地反省,当笔者要求小A写检讨时,他认为自己并没有任何错误之处,是被迫写检讨,而不是自觉自愿的,一旦写检讨,就意味着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明明是被冤枉的,却要承担如此后果,这令他不满,也是他和我发生冲突的原因之一。

2. 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小A作为七年级学生,正值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其自我控制能力差,往往表现为强烈、冲动的一面与温顺、驯服的一面共存,激烈变化和十分固执共存。笔者没有调查清楚,采取一刀切形式解决问题,他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当然要爆发自己的情绪。

3. 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笔者看来,前两点是笔者和小A发生冲突的表面原因,究其根本,还是师生关系中的长期不平等导致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我们倡导一种平等、和谐、互信、互助的师生关系。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还是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而学生也习惯依附甚至屈从教师的权威,扮演着“受教育者”的角色。案例中,小A平时不如意的表现,使笔者对他有了先入为主的成见,在未完全弄清事实的情况下,认定他是犯错者,遂采用居高临下的姿态,试图用教师的权威压制他,让他承认错误,这让他感受到压迫,最终情绪爆发导致冲突发生。

三、案例反思

有感于此,笔者针对师生关系问题,探究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1. 尊重学生“自然人”的权利。现代自由教育的理念来自卢梭,他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就是以发展儿童的天性为目的,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本能的教育。这对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作为教师,我们所采取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是自然、符合天性的,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必须首先放弃先入为主的偏见,应该接受现实中他们的样子,而不是想象中的可能性。由此看来,尊重学生“自然人”的权利,重点在于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权,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从而将学生从“揠苗助长”式的教育中解放出来。

2. 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同时,教师要根据错误的性质和大小,切实划分错误责任的界限。另外,还要分析学生犯错时的心理状况和客观环境,探究学生的犯错原因,深入体察学生心理,从思想根源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特别是青春期的学生,敏感、多疑,遇事易冲动,渴望得到关注,此时,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只有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有利于师生发展的关系。

3. 建构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体系。教师应该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有必要在师生之间建立一个平等的对话体系。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对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和理解。在沟通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要善于倾听学生诉求,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即使沟通不畅产生矛盾,教师也必须冷静,不以威压人,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树立较高的威信。

4. 追求教学相长的最终目标。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认识自我、发展潜能,反过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会形成生成性资源,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因而,教师是学生之师,学生也是教师之师,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和相互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育中产生的高位意识,允许学生质疑真理、挑战权威,以更具包容性的态度对待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在开明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获得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满足感,学生通过施展某方面才能获得成就感,从而达成教学相长的理想目标。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重视师生间关系的发展,追求基于尊重、理解、对话、教学相长基础上的師生关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追求。

参考文献:

[1] 李江平.试论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2] 唐彰新,杨坚.检讨书的张力:在“道德性”与“去道德性”之间——兼论教师教化与学生自主[J].教学与管理,2014.

[3] 涂艳国.人的自由本性与教育的基本追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责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检讨书初中阶段师生关系
检讨书大王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检讨书
童话检讨书,有创意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