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学精神与运动竞赛的融合
2019-05-03张黎
张黎
摘要:这几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学思想已经逐渐走进了校园,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全校的教师都在寻找有效的办法,将国学融合在运动竞赛中。让学生在运动修身的同时也可以修心养性。
关键词:运动竞赛;国学经典;融合
引言:我校作为一所体校,在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的同时对于校园的文化建设也是十分的关注,但在校园的人文建设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让国学经典与我们的体育运动进行融合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国学经典教育对于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在小学对于学生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的传统美德,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教师需要做的。随着时代在变化,经济、网络的飞速发展,让一些孩子从小在思想道德的方面脱离的轨道,出现了懒散的不良现象。而我们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从小能够感受到优秀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好的文化会在孩子的心中茁壮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特别是对于体校的学生来说,从小就应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为未来的冠军道路能够做出铺垫。
二、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国学精神和体育精神
(一)開展诵读国学经典比赛,激发学生的体育合作精神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面对学习时的主动性不足,在学习国学经典时更加的提不起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适当的采用比赛的方式来进行国学经典的比赛,在体校大多数非专业的学生都是在边学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在训练相应的体育项目。而比赛正好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采取比赛的形式,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自己的国学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将全班以6个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来进行比赛。首先要准备一组比较经典的国学内容,像《三字经》、《弟子规》这种典型的国学经典来作为比赛的内容。老师先提前让学生对其内容进行背诵。在正式比赛的时候采取小组形式。一人一句的背诵。看看哪个组背的最多最快。采用分组的形式是为了能够让孩子提高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能力。比赛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而是大家一起的。在运动场上也是如此,在进行接力赛时,看重的不只是一个人的速度而是全体运动员的速度。所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孩子懂得更多的国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懂得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将国学经典贯穿到学生的吃苦耐劳
吃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时代在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父母的溺爱。让孩子得到了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养成了坏脾气,变得娇生惯养。而在我们体校吃苦耐劳是必须存在的,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好基本文化课的同时,还要学好各自的运动项目,这就要求有一个能够吃苦耐劳的性格。不骄不弃,不败不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可以结合诵读国学经典的内容来进行对学生的教育,让孩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好的品质和精神
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结合国学经典中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一起大声诵读《草》这首古诗。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体会到小草在野火过后也还是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当春风吹来时又拔然而生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学会小草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从小就学会吃苦耐劳,不要再失败面前低头,不要在困难面前气馁。勇往直前的去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拼搏,在以后才会有所成就。没有谁是天生就注定平庸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三)将国学精神应用到运动礼仪
国学精神中最讲究的一个方面就是礼仪,而礼仪在社会上,无论是见亲戚朋友,还是见老师,或者是见领导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些获得好成就的人一定都是懂得讲礼仪的,而那些不讲礼仪的人,即使在优秀也一定无法往更高的方向前进。运动员也是如此,国家每年都有数不尽优秀的运动员出现,而他们从小受到了国学精神的指点,就是要首先学会讲礼仪,在许多运动项目中,礼仪也是作为最基本的评判准则。
例如:在我们生活中都经常看见孩子参加跆拳道,而跆拳道对礼仪方面就尤其的看重。在双方人员进场时就已经意味着比赛的开始,裁判员首先看重的就是双方人员的礼仪。在进场时选手需要对场内的观众,裁判,甚至是自己的对手进行鞠躬,只有这些都完成了之后才能正式进入比赛项目。所以运动讲究的是礼仪,教师应该多教导学生从小培养诵读国学经典的好习惯,培养懂礼仪的好风貌。
结束语
国学经典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所以在对国学经典的实际教育中,教师应该做好准备,充分的发挥出国学经典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积极的引导学生养成懂礼仪的好习惯,在面对事情能够吃苦耐劳,不骄不馁。逐渐将自己的缺点演变成自己的优点,在运动场上秀出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张雅堃.国学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52-53.
[2]钟亚利,郑丹娜.办好校园书院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19(08):26-28.
[3]张劲锋.小学国学教育中的人格塑造[J].继续教育研究,2018(12):121-125.
[4]张孝进.当前国学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8):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