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摩擦力”实验教学方式解读

2019-05-02施吉超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摩擦力实验教学

施吉超

【内容摘要】科学学科在初中教学学科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实验教学则是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为了改善以往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探索实验教学的优化教学方式。基于此,本文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主要以浙教版的初中科学实验中的摩擦力实验为例,探讨其实验教学方式在新时期的实践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科学 学科体系 摩擦力 实验教学

初中科学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实践性是其中非常突出的特点。而实验教学则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展开实验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并提升学生相关科学知识的掌握效率。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亲身进行实验操作,可以锻炼其操作实践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初中科学教师应该积极推进实验教学的发展。为此,本文主要以摩擦力这一实验为例,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方式。

一、初中科学摩擦力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在初中科学教学的实验教学中,每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各个细节也会对实验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误差的预防是保证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点所在,而要做到这一点,更多的是需要在实验教学之前就做好实验操作的全面准备,包括实验过程中所需的器材、具体的实验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等等,保证科学学科实验教学的过程和结果都可以得到优化发展。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准备过程中,教师就要熟知整个实验过程及结果,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对各种具有较高发生率的问题都纳入考虑范围,尤其是要防止出现突发意外而对实验教学的开展造成影响。同时,在实验器材的准备方面,教师要注重提醒学生在实验教学之前自带与摩擦力实验教学相关的特定实验器材,包括镜片、小车、粗糙麻布等等,让学生先初步对接下来的科学实验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以及探究的欲望。

二、初中科学摩擦力实验的教学方式分析

在做好科学实验教学的准备之后,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保证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摩擦力概念知识的实验教学方式

要保证实验课堂教学的质量,还需要教师采用合理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初就对新课产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保障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望,能够将自己的兴趣维持一定的时间。只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善于通过新颖又生动的方法来进行导入,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的积极性。对于摩擦力这部分知识,摩擦力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一个重难点内容。主要是因为摩擦力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这一概念知识的理解难度比较大。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效理解这一概念知识时,可以先通过课件的形式让学生们先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的有哪些?这些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可以开展摩擦力有关的小实验,以科学概念的实验教学为切入点,走进摩擦力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为其他部分的摩擦力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摩擦力概念知识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使用3块大小一致而质地不同的玻璃来展开一个小实验。这3块玻璃的光滑度都不同,教师可让三个学生在玻璃上进行画画,而且所画的图形大小和样式一致。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结合每个学生画画时间的长短来导入摩擦力的概念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他们画画时间有长有短的原因,分析不同光滑程度对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初步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识。实验教学是可以提高抽象概念理解程度的重要教学手段,初中科学教师应该重视将其与概念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教学方式

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摩擦力的大小”。这一教学过程可以突显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注重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或者发现新知识。因此,教师需要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实验,让学生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体会科学实验中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然后自主采用科学的方法展开科学实验,以科学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当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摩擦力大小的相关实验活动,具体实验内容可如下:第一,在光滑的长木板上,在匀速的情况下将木块拉动,然后将测力计的示数记录下来,再分别将毛巾与棉布分别铺于木板上,然后分别在毛巾与棉布上以匀速拉动相应的木块,并且将两次测力计的相关示数记录下来。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发现在接触面越粗糙的情况下,木块会受到更大的摩擦力。因此,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关。第二,在木板上以匀速拉动木块,若是压力为3N,则可测出摩擦力为0.8N。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木块上增加一个砝码,所测得的压力是4N,而摩擦力则达到了1.1N。若是在这个基础上给木块添加两个砝码,可知压力为5N,而摩擦力则达到1.4N。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压力若是越大,其摩擦力也会越大。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也存在紧密的关系。

3.摩擦力发生条件的实验教学方式

在摩擦力发生条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具有意义的实例,增强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兴趣,还能深化摩擦力的实验教学。因此,教师可通过小车滑行的实验来深化摩擦力的实验。为此,教师需为学生提供滑行用的小车、表面粗糙度不一的木板和木板等实验设备,然后展开相关实验。第一步,在木板的某一端垫上木块,让木板倾斜。第二步,把小车放在比较高的木板端处,松开手使其自由滑行。第三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仔细观察这一小车的滑行速度,并标记好小车滑行的终点处。第四步,更换粗糙度不同的木板,再重复上述三个步骤。第五步,做第三次实验,在更换木板之后,同样重复相同的实验步骤。在这时,学生可以很明显地体会到这个实验过程中的摩擦力,在总结时,可发现小车滑行速度、小车滑行距离和木板的粗糙程度以及与不同在材质上滑行都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也是摩擦力產生的重要条件,也是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4.摩擦力实验教学的深化探究

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既需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也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探究空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内容及实验现象的内涵、本质。比如在浙教版初中科学《摩擦的利弊》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来展开探究性实验教学。首先,小组成员可共同完成“手握水杯”、“弹弹珠”等小实验,做好其中与摩擦力相关的实验内容的记录。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自行车与摩擦力相关的实验知识点,可动手拆卸电动玩具类的自行车,探究其中摩擦力知识。最后,小组内的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对摩擦的利弊进行分析探究。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同时使其了解到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及时对个小组进行有效评价,不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始终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指导方法,推进实验教学方式的优化与革新,促进实验教学的创新开展。同时,学生在实验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更容易获取科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要切实改进科学教学的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伟.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8):62-63.

[2]雷国何.初中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应用探究[J].中华少年,2018(2):39.

[3]张国忠.探索初中科学实验的高效课堂教学——以摩擦力实验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05):61-62.

[4]蒋成刚.探讨初中物理摩擦力“实践与总结”教学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4(32).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摩擦力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微课不微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神奇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