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包装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2019-05-01叶琳

食品工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物流业物流效率

叶琳

成都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 610031)

当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潮席卷整个世界时,物流业也在悄然发生着一场革命。物流已成为除生产、销售之外的企业发展的第三大支柱和第三种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显著提高,已成为能够影响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朝阳产业。

物流这一概念最先出现在美国,原本指的是货物的配送。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于2000年将物流的概念界定为:物流是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一部分,是为了迎合顾客需要以及保证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能够在供应地和接受地之间高效率、高效益地正向或反向流动、储存所发生的计划、实施与控制活动的过程[1]。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才具有物流观念,虽然日本的物流业出现和形成时间较晚,但总体发展比较迅猛,经过最近几年物流业管理方式的改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运作模式更加标准化,目前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物流产业最发达以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在1981年编写的《物流手册》中将物流的概念界定为:物流是商品或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转移的物理过程,该过程产生了时间性价值与场所性价值,物流活动主要包括流通加工、包装、保管、装卸、搬运、库存管理、配送等诸多环节[2]。联合国物流委员会于1999年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为了迎合顾客需要并保证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商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接受地能够有效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活动的过程[3]。

物流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一词来源于日文资料中对“Logistics”的翻译。国内关于物流的含义界定也不存在统一说法。陆江[4]指出物流是一项系统作业,是将生产制造、采购、供应、批发零售等直到消费者之前的各环节集成的一个系统,它强调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以及系统的协调性。丁俊发[5]认为:物流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经济运作新模式,它是根据顾客需要,实现货物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物理性转移过程。王仲君[6]在总结评价国内外流行的物流定义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理解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质实体能动地按照一定方式在始发地和消费地之间,通过由相关信息处理与相关服务等所构成的功能链而进行的连续、有节奏地正向及反向流动。该文对物流的定义采用的是我国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物流概念,即在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的过程中,按照客户实际需求,将运输、采购、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物品转移的目的。

现代物流具有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国际化特点,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是物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自21世纪以来,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区域间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日益频繁。在这种趋势下,区域物流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

1 影响物流的要素

根据物流的概念可知物流活动主要包括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要素,其中运输是指利用设备和工具,将货物从出发地向目的地运送的物流活动,它不仅可以创造出商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而且可以降低商品价格的波动性,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7]。储存保管是对商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它在物流活动中起到对产品进行整合以及调节供应和需求的作用[8]。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商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及辅助材料将商品包封并予以合适的装封标志的工作总称[9]。装卸搬运是装卸与搬运活动的总称,是一项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凭借人力或者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流通加工是指将物品从供应地运往接受地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对物品进行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组装等活动的总称。配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按照消费者需求将物品从一个地点按时送达另一个地点的物流活动,它是整个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则主要包含反映物流活动的各类知识、图像、数据、文件、语言、声音等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物流信息平台处理各种信息将会大大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

2 物流效率的涵义及重要性

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效率这一问题已成功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物流效率研究的学术价值也逐渐显现。目前学术界关于物流效率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于物流企业或者中国某些省市或区域,针对国别层面的物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献尚少。

物流利润取决于物流效率,提高物流效率可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而物流效率的根本问题在于物流标准化[10]。物流效率是物流产出与物流投入之比,用比值高低衡量物流效率的高低[11]。其中,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主要用成本、时间等因素来衡量,产出则包括服务质量和服务柔性等。《经济学辞书》将效率定义为:效率即是指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在一定的资源以及技术条件限制下尽可能地满足人类需要,使得有效的投入能够获得最大产出的运行状况。该定义在西方是最具权威的对物流概念的界定。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将效率定义为:对于某种经济资源配置,如果找不出另外更加有效的配置,使得至少一个经济个人的状况比初始时更好,那么就说明这个资源配置是最优的,这种资源配置状况被称为帕累托最优,又叫帕累托效率,该定义是经济学中比较有权威性的效率概念。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指出:效率是不减少一种商品生产时,就无法增加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的状态。而效率在管理学理论中被定义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各项产出要素与投入要素之间构成的比例关系。可见效率衡量的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物流效率也应当反映的是一国物流业对投入资源的利用情况,即物流业的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如果物流投入完全转化为物流产出,那么物流效率就比较高,如果物流资源投入没有被完全利用,那么则会出现物流效率较低的情况。

3 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

物流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服务产业,涵盖了社会分工中的诸多部门,因此影响物流效率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因素,又包含微观层面的因素。

陆勤丰[12]认为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物流技术水平、物流意识和物流业信息化程度等。余泳泽等[13]首先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评估了中国的物流产业效率情况,然后分析了物流资源利用率、地区制度变迁、区位优势等因素对我国物流产业效率的影响程度。田振中[14]则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物流从业人员素质高低及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我国物流效率的影响程度。徐杰等[15]分析了外包合同、外包控制及信息沟通三方面的因素是如何影响中小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物流效率的,且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了我国区域物流效率水平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王琴梅等[16]对西安市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物流资源利用率、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优势均会对物流效率产生正向影响。

3.1 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指的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具有的规模和所达到的各项水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该国物流产业要素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大小,因此也必然会对该国的物流效率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一国物流业效率的高低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或程度是紧密相关的,一国的物流效率越高,也就意味着物流产业越发达,由于物流产业是包含在第三产业之中的,是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意味着物流业对一国经济的贡献率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3.2 物流资源利用率

物流资源是指物流产业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资源。提高物流效率意味着提升物流产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即在物流业投入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使得产出量尽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只有在保证物流要素投入得到合理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获得更高水平的物流产出,这就要求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

3.3 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同的国家由于不同的发展历史导致了各国的产业构成千差万别。一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如非洲部分国家;一些国家以第二产业为主,比如中国、波兰等国;还有一些国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甚至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这些国家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如德国、美国、英国等。第三产业中主要包含服务业,而物流业又属于第三产业中服务业的范畴,对于一些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来说,物流业产值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大,物流效率也一般较高。因为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较大的国家往往会为该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硬件和软件支持,所以提升该国的物流效率水平。一般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水平相对超前,与这些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物流产业的要素投入力度密不可分。

3.4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特有的地理位置以及便于利用相关资源的优势,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能够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开放,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物流业发展的区位优势通常表现为该国或地区在客观上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条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或者能够有效利用各种物流资源以发展自身物流业。

3.5 产品包装

包装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包装标志的工作总称。包装是物流的起点,包装的合理化、现代化、低成本是现代物流实现“物质流动”的合理化、有序化、现代化、低成本的根本保证[17]。包装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头,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过程的始点[18]。完善的包装解决方案必将促进现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而现代物流业的不断成熟又会对包装业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从而促进包装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包装是物流活动的基础,没有包装几乎不可能实现物流的其他活动(不含散货物流)。

4 包装的功能及特点

包装,是物流的起点,也是生产的终点,与流通加工、搬运、仓储及运输等过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包装材料、包装形式、包装方式方法以及包装外形设计都会对物流环节产生重要影响。优化包装设计是物流活动顺利进行、保障物流质量的前提,并为企业挖掘出更大的利润空间。在企业各种成本居高不下、成本消减空间已经非常狭小的情况下,在包装和物流成本上进行控制,科学、合理的包装物流成本控制体系,才能取得成本消减的空间。

包装的功能主要有:(1)保护功能,主要指保护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2)销售功能,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在商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精致、美观、大方的包装可以提升产品形象,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动机,增强商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所以包装又被称为“无声的推销者”;(3)流通功能,商品生来就是要流通的,一种产品从工厂到商店再到用户要经历各种条件下的运输、搬运、仓储等诸多环节,这就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便于运输、利于储存。

5 包装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将现代物流的供应链环节进行分解,其具体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包装、运输、储藏、搬运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网络、在库管理、物流组织管理、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等。因此,包装贯穿于整个物流的全过程,它的材料、形式、方法以及外形设计都对物流产生重要影响。包装除了对物流活动的经济性产生影响以外,还对物流活动的安全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物流理论完善后,包装被纳入物流系统之中,这是中国包装业的一大进步。

在我国,物流成本在企业的总成本中占很大的比例。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18%,几乎比美国高出一倍。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物流成本的节约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所认识到,对于物流成本较高的我国企业,这一点尤其突出。虽然在所有的物流成本中,包装的直接成本所占比例较小,但是包装的合理性影响着货品的装卸效率、实载率和破损率,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大量的间接成本,而包装的合理性则主要取决于包装设计的优劣。包装设计组织的结构会对包装设计能力的发挥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企业应该采用适于其经营特点的包装设计组织结构。

包装有很多种分类,按照包装的功能来分,包装可以分为工业包装和商品包装,而工业包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系统运作的成本。这里主要影响着商品的装卸、运输,而包装的合理有效直接决定着物流运作的效率。

1) 包装的单位化。包装具有将物品集合为便于理货的数量单位的功能,单位的大小决定于理货的便利性和交易的便利性两个主要因素。理货的便利性主要考虑多大的包装单位适合于托盘的堆码、运输带的传送、工人搬运的便利等。但是包装单位化必须以确定的包装模数为基础,要考虑托盘、集装箱、货车等其他运输、装卸环节的关联性,同时也要考虑消费者的期望购买数量单位。

2) 包装的标识性。通过包装使印刷、贴标签等标识变得容易。

3) 包装的便利性。便于包装物的生产经营;便于放入说明书、配件等附属物品;便于陈列、储存;便于高效率的装卸运输作业;便于消费者使用等。这些因素都能直接导致物流成本的增高或降低。就包装本身而言,是一个增加成本的过程,但包装之后对物流作业后续环节所带来的便利却是在降低成本。有效利用二者的最佳接合点,可以寻求单位成本下效益的最大化。

4) 合理化包装与高技术包装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包装作业机械化、包装成本低廉化等都是合理化包装的重要组成要素。实现包装机械化,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实现包装成本低廉化,也能减少相当一部分的物流成本。

5) 高技术包装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常用的包装技术有防震包装技术、防破损保护技术、防锈包装技术、防霉腐包装技术、防虫包装技术、危险品包装技术、特种包装技术。这一系列的包装技术,有利于防止物品不必要的损失,如磨损、锈蚀、腐烂等。这些都变相地节约了物流作业的成本。

6) 集装箱包装对物流成本的影响。集装箱包装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其对物流成本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影响:有利于降低产品运输、装卸的劳动强度,减少重复操作,提高运输和装卸的效率;缩短装卸时间,加速车船周转,提高物流效率;保证产品的储存安全;节省包装费用,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品的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的实现。这些影响时刻与物流成本息息相关。例如:上海越洋液体包装有限公司,他们提供的集装箱包装主要使用20英寸规格,有很好的装载功能,很适合液体的运输,从而减少了集装箱数,而节约了物流的成本。又如英国穆尔公司以CIF伦敦的条件,从兰陀公司购买澳大利亚水果罐头,用不同的包装物品来装货的效果截然不同,用集装箱装货节约了穆尔公司约20%的成本。可见集装箱包装在节省物流运作成本方面是十分有效的。

从以上可见,包装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可概括为:(1)轻便的包装可降低运输成本;(2)合理设计包装尺寸可以提高存储和运输期间的空间利用率;(3)保护性更强的包装可以减少对货物的损毁,并降低搬运要求;(4)更注重环保的包装可节省包装处理费用甚至回收再利用,节省了资金,并提升公司形象;(5)采用机械化包装能提高包装效率,降低物流成本;(6)包装设计要合理,要利于装卸运输等物流作业;(7)运用高技术包装方法;(8)尽量使用集装化包装。

6 改进包装,提高物流效率的措施

一种商品在物流过程中,能否被高效装载运输,和商品的包装体积与尺寸,甚至和这个商品本身的形状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包装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商品,提供优美外观、便于在物流各环节的操作进而节约费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商品包装的体积与尺寸往往不是最优组合,从而影响货物的装载效率和运输成本。

针对目前包装所存在的问题,在成本不上升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最小包装单位数量,更换可以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和改善堆码方式等改善并提高包装的经济效应,从而增加仓库利用率并降低运输成本。具体优化方案如下:

1) 设计采用集合包装。集合包装不仅可以增加最小包装单位的数量,减少瓦楞纸箱的使用数量,还可以节省人力和降低货物的流通费用。

2) 改变现有的瓦楞纸箱材质。通过采用可以进行二次清洁和消毒的钙塑材料,使外包装箱由一次性使用变为可以多次循环使用的周转箱。

3) 包装容器尺寸和规格确定。一是确定长宽,在不影响产品的相关性能前提下,确定集合包装容器最的小长度和宽度,以期尽最大容量的装载产品;二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确定最小包装单位的数量;三是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特性,可将集合包装容器设计为盘式结构,箱体部分与托盘用螺钉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体式结构;四是尺寸调整,为了满足包装方便使用的基本功能,以及可折叠结构的设计制作,可适当调整集合包装容器的大小。

4) 确定集合包装容器仓储及运输过程中的堆码方式。

7 结语

目前,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物流已逐渐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好的物流系统可以降低成本、降低运输风险、提高服务水平,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现代物流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集合包括包装技术在内的多种技术,使得物流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幅度降低,风险进一步减少,服务水平得到提高。运输包装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物流活动的生产率,没有科学的运输包装将零散的商品成组化和信息化,就没有现代的物流系统。二者可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相辅相成。总之,现代物流与包装业的实质就是要通过物流与包装管理技术应用于专业化服务,转变生产与流通的运作模式,降低社会综合物流与包装的成本;通过物流与包装业的组织化服务和技术应用,提高整体经济和物流与包装业自身的运行效率;通过物流与包装管理,实现企业生产与经营组织、服务的创新;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猜你喜欢

物流业物流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跟踪导练(一)2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钱”、“事”脱节效率低
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