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2019-04-30苏红赞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儿科应用效果

苏红赞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66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管理,观察组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对比两组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取得不良事件发生率数值6.06%低于对照组数值30.30%,所取得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4-03-284-01

儿科为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治疗患儿的场所,在为患儿进行治疗过程中,受到患儿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多重负面影响,使得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跌倒、坠床、管道脱落等不良事件,对患儿的治疗和康复形成负面影响,此时,儿科实施的管理措施非常关键,一旦管理措施未到位,会导致患儿受到的护理服务较差,进而使得患儿产生跌倒、坠床、管道脱落等不良事件,危害性较大,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66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有20例,女有13例,年龄范围在1-11岁,年龄平均值为(6.22±0.35)岁;观察组中男有21例,女有12例,年龄范围在2-10岁,年龄平均值为(6.26±0.3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排除精神类疾病者,排除患儿家属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管理,未做任何方面改变,依据原有操作执行。

观察组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措施为[2]:①对于护理风险警示标识标识牌的设计均为护理部门设计,保持标识醒目、美观,在利用颜色的差异性,实施合理区分,警示标识的颜色为:黄色、绿色、橙色、红色、蓝色等。②对掌握儿科病房的时间情况,为儿科制作相应标识牌,制成后,将其进行分类处理,主要标识为:饮食标识、防坠床标识、分级护理标识、防走失标识、防跌倒;还应为儿科做好防托管标识、放压疮标识、绝对卧床休息标识等;正确使用这些标识,对于患儿,在其床头为其放置好白色塑料薄板,板上有多个插条,应用醒目字样书写,能起到提示、警示作用;患儿进入到医院后,责任护士应做好风险评估操作,依据评估结果和医生特殊医嘱进行结合,将制好的警示标识放在提示板上;做好这些后,还应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儿家属标识牌的重要性,让患儿家属有着充分风险认知度,加强患儿病情动态监测,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标识牌补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数值情况。不良事件:跌倒、坠床、管道脱落。对患儿家属满意度选用问卷答题方式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分数在0-100,数值越高,患儿家属满意度表现越高,数值越低,患儿家属满意度表现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值输入系统SPSS19.0中,平均值选用(x±s)表示,检验选用t、χ2值表示,数值的百分比选用%表示,当数值的P值低于0.05时,数值存在比较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数值情况

观察组所取得不良事件发生率数值6.06%低于对照组数值30.30%,所取得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科患儿人数有着明显的增加,这会加重儿科医务人员负担,使得患儿受到的护理质量有所降低;随着患儿家属认知度提升,对于儿科护理管理要求也相应升高,患儿属于特殊群体,自律性极差,在受到自身病灶和外界因素的负面影响,患儿的依从性会降低,不利于治疗和干预措施的实施,还会造成患儿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患儿康复速度减慢,因此,如何提升儿科管理安全成为了新问题所在,应重视[3]。

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现阶段的临床护理,主要关注的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对于法律意识方面比较缺乏,这会导致大多数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缺乏相关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使得跌倒、坠床、管道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风险警示标识为针对性极强的管理措施,主要针对儿科日常护理方面的细节,及时优化,营造儿科良好安全文化;护理人员一旦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会造成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忽视相关风险,造成护理安全隐患,一旦患儿产生不良事件,极易造成医患纠纷,这不仅会耽误患儿的治疗,还会影响医院的声誉,负面影响非常大,因此,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选用[4]。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降低跌倒、坠床、管道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值得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美红,许倩倩.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9(01):53-55.

[2]呂德英.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11):97-98.

[3]袁智云,邓淑芳,谢静.探讨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在精神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7,7(8):160-162.

[4]俞江虹.护理警示标识在ICU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0):197-198.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儿科应用效果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