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下腕掌部横形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2019-04-30张建群刘晓印梁思敏马荣陈振戈朝晖
张建群 刘晓印 梁思敏 马荣 陈振 戈朝晖
【摘 要】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腕掌部横形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6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为两组。其中34例患者行局部麻醉下腕掌部横形小切口手术,设为观察组;另34例患者行传统切开术治疗,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术后1个月采用Kelly评分评估手术疗效,记录两组术后瘢痕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elly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瘢痕压痛2例,占5.88%)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瘢痕压痛9例,占26.47%)(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腕掌部横形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局部麻醉;小切口手术;腕管综合征;疗效;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4-03-209-01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以疼痛和手部正中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多发于中老年女性[1]。CTS发病率高,可致残,且治疗费用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手部功能及生活质量[2]。近年来,局麻下小切口腕管切开减压术因其安全、操作方便和术后并发症较少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但有关局部麻醉下腕掌部横形小切口治疗CTS手术疗效的报道较少见。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CTS为对象,对比分析了腕掌部横形小切口和传统切开术治疗CTS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CTS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肌电图检查确诊;②既往无手术治疗史,未使用局麻药或注射过激素;③经保守治疗无效,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有手腕骨折或畸形史患者;②合并出血性疾病患者;③局部感染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有男6例,女28例,年龄34~72(53.16±8.32)岁,病程3~24(11.69±4.33)月。对照组有男5例,女29例,年龄36~75(54.14±8.17)岁,病程,5~26(12.14±4.12)月。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員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开术治疗:行患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沿鱼际肌作一切口,腕横韧带暴露后将其切断,探查其内正中神经及分支,切除病变肌腱滑膜后行外膜松解,鱼际肌萎缩者在显微镜下操作,术后进行补充电解质、消肿等处理,嘱患者尽早功能锻炼。
观察组接受腕掌部横形小切口手术治疗:局部麻醉后扎上臂止血带,于远侧腕横纹、桡侧缘延长线交叉处和掌长肌腱之间作一横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屈肌支持带,给予双极电凝止血。正中神经显露后沿神经尺侧朝腕管内切断腕横韧带,对神经可视部分外膜松解,于神经外膜下注射药物预防水肿,术后处理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以及术后瘢痕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于术后1个月采用Kelly评分[3]评估手术疗效,分为优(症状消失)、良(症状显著缓解)、中(症状有所缓解)、差(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四级,计算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Kelly评分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Kelly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瘢痕压痛2例,占5.88%)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瘢痕压痛9例,占26.47%)(P<0.05)。
3 讨论
腕管内肌腱及软组织炎症水肿导致腕管内的压力增大,挤压并导致正中神经损伤是CTS的主要发病原因,病情进展至晚期可导致大鱼际肌萎缩,严重者可引发手部功能障碍[4]。有统计显示,CTS的发病率为7%~19%,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5]。本研究中68例患者其中女性多达57例,占83.82%,男性仅有11例,占16.18%,其原因可能与女性更年期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以及职业特点有关。
目前临床治疗CTS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有腕夹板、超声波治疗、局部注射或口服类固醇、注射糖皮质激素、针刺疗法和低剂量激光疗法等,通常无肌萎缩、肌无力或去神经支配的轻中度CTS患者适用于保守治疗。对于正中神经分布区明显感觉减退、大鱼际肌萎缩、骨折脱位、电生理检查明显异常并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均需接受手术治疗。既往研究指出[6],40%~50%的CTS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可明显缓解症状。传统切开减压术治疗CTS疗效较好,但会引发瘢痕组织形成、瘢痕压痛及过度增生和关节握力下降等并发症[7],本研究中采用传统切开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术后瘢痕压痛的发生率就显著高于观察组。近年来应用广泛的关节镜下松解术虽可有效避免切口相关并发症,但可能引发神经损伤、掌浅弓撕裂和腕管减压不充分等并发症[8]。此外,关节镜手术对设备及操作技能有较高要求,如何在彻底减压的同时减少创伤,提高手术疗效一直是学者们探讨的重要问题。腕掌部横形小切口手术具有切口小、瘢痕小、松解彻底、手术时间短、能减少对手掌墩柱状部的机械性破坏,避免引发墩柱状痛,且该术式所作切口与鱼际区相隔较远,对握力无明显影响[2]。本研究发现,经治疗后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腕掌部横形小切口手术治疗CTS能促进患者康复,节省医疗费用。本研究还发现,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两组术式治疗CTS的疗效相当。此外,本研究发现术后两组患者均有瘢痕压痛现象,但未出现松解不彻底、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这与术者的经验较丰富有关。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腕掌部横形小切口手术治疗本病的安全性较高,且横切口位于远端腕横纹,术后瘢痕较小,美观度要好于传统手术和纵切口手术。
综上所述,局部麻醉下腕掌部横形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并发症较少,尤其适用于对外观要求较高的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庄永青,刘靖波,魏瑞鸿,等.一种新的手掌侧单孔入路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解剖与临床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7,33(4):289-292.
[2]王天亮,侯瑞兴,顾加祥,等.两种腕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8,32(4):391-393,400.
[3]叶钧联,曾亮,陈永斌,等.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74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3(2):84-86.
[4]李九一,徐树明,王建光,等.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对腕管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11):1082-1085.
[5]茅天,谢仁国,汤锦波,等.影响重度腕管综合征术后捏力恢复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5):362-364.
[6]梁粤珩,付记乐,高峻青.291例腕管综合征发病因素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33):13-16.
[7]袁慧彬,李瑞君,张志新,等.腕横纹小切口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1(2):397-400.
[8]柳逸,沈尊理,沈华,等.局部麻醉下行腕掌部纵形小切口腕管切开减压和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2014,37(3):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