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的临床应用

2019-04-30薛青青孙旭莲高丰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薛青青 孙旭莲 高丰

【摘 要】目的:探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6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通过对其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实施胸腔镜术前均经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总结分析其穿刺定位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者穿刺定位时间20-29min,成功率98.33%;肺部结节至胸膜下距离(9.4±7.0)cm,直径(6.8±2.2)mm;穿刺后发生钩线脱落2例、出血7例、气胸13例。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例中转开胸率,占比3.33%。结论: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应用效果显著,即具有较高安全性,且适用于一些肺部小结节定位困难患者,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手术;CT引导;钩线穿刺定位;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4-03-108-01

针对肺部小结节患者,临床主要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该术式是一种微创术式,但一旦肺部结节远离胸膜或直径过小,则难以准确定位,这样不仅会增加手术的难度,还会造成少数患者需实施中转开胸术,从而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1]。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6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通过对其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即探讨了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的临床应用,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6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通过对其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为18-77岁,平均年龄为(52.4±11.2)岁。患者肺部结节经胸部CT扫描显示直径≤10mm,术前评估定位困难,适合行胸腔镜肺局限性切除术,且病理诊断不明确。

1.2 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胸腔镜术前均经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具体为:即采用Aquilion16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检查,术前1h患者需进入CT室,选择合适体位,术前对体实施常规消毒铺巾,行局部浸润麻醉,给予2%利多卡因,采用德国宝雅医疗生产的乳腺穿刺定位针,规格为20G×100mm,将穿刺针在CT引导下穿刺直达小结节旁,之后释放并轻拉钩线钢丝待感到抵触后,将其拔出,并对定位钩是否位于病灶区域实施经局部低剂量CT复查,然后钢丝剪断,并经小敷贴覆盖。立即行胸腔镜手术,术中行双腔气管插管全麻,结节位置根据穿刺点深度、方向等判断,术中自胸壁将钩线尾端拽入胸腔,实施肺局限性切除术,确保结节与切缘距离>2.0cm,术中采用内镜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完成手术。快速冷冻术中切取的标本,并进行切片化验,若为恶性,则需对肺切除范围足够或肺功能受限者实施纵膈淋巴结采样,其余行纵隔淋巴清扫及肺叶切除术。

1.3 观察指标

总结分析其穿刺定位时间、成功率、肺部结节大小、胸膜下距離、并发症情况以及中转开胸率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处理处理数据。卡方用于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于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判定为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穿刺定位时间20-29min,成功率98.33%(59/60);肺部结节至胸膜下距离(9.4±7.0)cm,直径(6.8±2.2)mm;穿刺后发生钩线脱落2例(3.33%)、出血7例(11.67%)、气胸13例(21.67%)。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例中转开胸率,占比3.33%。本次胸腔镜切除肺部小结节中总出血量(49.6±9.5)mL,手术时间(20.6±3.4)min。

3 讨论

随着临床广泛应用CT检查件数,其检出肺部小结节的概率有所提供,而为了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一般需实施切除活检或者行病灶穿刺。作为一种微创术式,胸腔镜手术可有效诊断和治疗肺部小结节患者。但如果肺部结节直径<10mm,则无法准确定位。目前临床可采取的穿刺定位技术主要包括可移动CT装置、术中使用超声、植入微弹簧圈或金属线、放射性核素或对比剂、注射染料、经支气管电磁导航或经CT引导皮肤穿刺等。而钩线定位穿刺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其主要经皮肤穿刺将乳腺穿刺定位针锚定肺部小结节,可缩短定位时间,且操作简单,且还能对肺部结节位置快速准确定位,因而可将手术探查时间有效缩短。而在实施肺楔形切除术的过程中,该技术还可确保结节与肺切缘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这样不仅能防止过多肺组织被切除,还能对肺部病灶予以完整切除,从而确保肺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保留。另外该技术还能促使病理科意识按照标本留置的钩线,对冷冻切片的选材部位予以快速确定,从而缩短术中报告等待时间[2]。本文的研究中,本组60例患者穿刺定位时间20-29min,成功率98.33%;肺部结节至胸膜下距离(9.4±7.0)cm,直径(6.8±2.2)mm;穿刺后发生钩线脱落2例、出血7例、气胸13例。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例中转开胸率,占比3.33%。因此可见,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应用具有积极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应用效果显著,即具有较高安全性,且适用于一些肺部小结节定位困难患者,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冬,沈琦斌,郑屹峰,顾勤花.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的临床应用[J].浙江医学,2017,39(13):1113-1115.

[2]范庆浩,吴晓明,汪军峰,吴康康,章晓毅,叶建明.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硬化剂定位的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6-19+23.

[3]陈松宽,杨光钊,敖炜群.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术在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部小结节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 2017(04)

[4]倪慧霞,赵卫,胡继红,王滔,潘文秋,宿敬存,李安.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中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06)

[5]伍华飞.CT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04)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