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餐饭全球价格大PK

2019-04-30格勒

当代工人 2019年7期
关键词:物价约合牛肉

格勒

物价是一种很奇妙的现象。放眼世界,同一种东西,在A国可以很便宜,老百姓买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到了B国,却变成奢侈品,只有富人才有实力享用。

这种事如果发生在古代很好理解,毕竟那时交通不发达,例如古代中国的丝绸被装上驼队,经过漫长艰险的丝绸之路辗转到达欧洲,稀少的货品必然遭到高价抢购。但今时今日,国际贸易如此发达,各国物价仍存在巨大差异,就不是仅用“物以稀为贵”能解释的了。

物价的高低又直接决定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成本。比如C国的居民收入较高,当地物价畸高,居民生活压力就大。D国虽然居民收入水平低,但该国物价低廉,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当然,商品种类繁多,无法一一对比,我们今天只说些老百姓生活中最基本的一项——食品价格。

贫富悬殊的黑暗面

总有朋友下意识地认为,经济越发达的地方,物价越高。其实,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系。猜猜当今世界哪个国家的物价最高?答案不是瑞士、也不是英美,而是非洲西南部的一个国家,叫安哥拉。

安哥拉的首都罗安达已经连续数年蝉联“世界最贵城市”称号,据权威统计,在这里,一杯可口可乐约等于50元人民币。当地二星级酒店(小旅馆级别)的单人客房每晚价格约合人民币2000元,在当地并不稀奇的蔬菜如圆白菜,折合人民币195元一公斤,南瓜241元一公斤、青椒255元一公斤、鸡蛋30元一个。小孩上学用的橡皮擦,在这里折合140元人民币一个。2017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如果一个人想在罗安达保持相对体面的生活,不算买房租房,每个月饮食开支也要达到2.2万人民币。

如此高昂的物价,是否因为这个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绝不是。安哥拉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钻石矿藏,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工业,国家经济较为落后。这就形成该国贫富差距极大,涉及到石油和矿藏的行业,无论老板、白领还是中层员工均收入颇丰,能够支付高昂生活成本。而这两个行业的底层员工则收入可怜,很多中国人在安哥拉首都做建筑工人,日薪算是底层员工中较高的,也只有300元人民币一天,如果没有单位食堂,是绝对无法维持日常生活的。首都之外的其他城市底层人士收入更低到每天不足15元人民币。在首都罗安达,有3/4的人只能居住在非法定居点,日常食品只有玉米糊做的饭,吃不起蔬菜。另外1/4一的富裕阶层,则对折合2000元人民币一顿的丰盛晚餐习以为常。

巨大的贫富差距、高度的垄断往往会造成物价的畸形,一些在别的国家被视为生活必需品的东西,在这里却成为只有少数人能够享用的奢侈品。

“身土不二”推高肉价

另外有一些国家,物价极高,尤其是食品价格贵得吓人,却并非因为贫富差距、垄断因素,比如日韩这两个国家。

韩国食品贵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中国人都喜欢吃韩式烤肉,经常在周末呼朋唤友,或带着家人到韩式餐厅大快朵颐。其实在韩国本土,吃烤肉是非常非常奢侈的一件事。在韓国首都首尔的超市,一公斤上等牛肉的价格约等于700元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20倍,普通牛肉也约等于400元人民币一公斤。不仅是牛羊肉,猪肉在这里的价格也非常惊人,每逢节日,韩国人走亲访友时,如果能送上一小箱五花肉,亲友会像收到大礼一样连连称谢。

据统计,一个韩国普通家庭的月收入约合2万元人民币,因此在韩国吃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但大家不要以为韩国人什么都吃不起,只能靠泡菜下饭,实际上,韩国的鸡肉就相对便宜,老百姓可以随时吃。当地卖的汉堡包快餐二三十元人民币一份,比中国的要便宜,大城市里的自助贩卖机里的咖啡约合人民币1元一杯,我们对韩国人的饮食不能只停留在肉类上。

造成韩国肉类价格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方保护和风俗传统。韩国国土面积小,本土养殖的黄牛产量很低,却严格限制美洲、澳洲的牛肉进口,因为美澳两地低廉的牛肉价格会直接冲垮韩国本土养殖业,韩国政府对此不惜加以重税。

即便加以重税,在超市里,进口牛肉也只有本土黄牛肉价格的一半,约合200元人民币一公斤。可老百姓却很少买,这主要是由于韩国人有一种非常强韧的观念,叫做“身土不二”,意思是“我生长在这里,就只吃这里产出的东西”。

这种观念在韩国极为强势,以至于人们宁可不吃牛肉,也不买进口牛肉。逢年过节,人们也以馈赠本土黄牛肉为荣。

当然,近些年韩国在这方面也有所松动,比如一些小型的自助餐、烧烤店也开始提供进口牛肉,有些去韩国旅游的中国人回来“辟谣”,说在韩国吃牛肉根本不像媒体说的那么离谱,他们亲身体验,两个人只花约200元人民币就在韩国烧烤店吃到饱。其实他们吃到的是进口牛肉,而且还有可能是通过走私过来的无税进口牛肉,当然就便宜了,这些店主要顾客是外国人,韩国当地人还是很少光顾的。

高品质自然高价格

韩国的水果也价格不菲,像橘子、苹果都是按个儿卖。其原因和牛肉类似,都是因为地方保护和风俗传统。但比起来,韩国的水果没有日本卖的贵。

日本普通职员的平均年收入折合人民币约为23万元左右,中年职员的年收入可以达到30多万元人民币。日本的蔬菜价格略高于中国,例如在超市里,一把菠菜12元人民币,三根黄瓜24元,但日本的超市经常打折,尤其是在下班前甚至打对折,精明的主妇买菜并不需太高消费。

肉类的价格高于国内,但质量非常好,例如产于北海道的、用于涮锅的牛后腿肉第五级(高等级),500克的价格约为160元人民币,超市几乎天天都有半价促销,80元即可入手。据日本留学生讲,这种牛肉的口感远超国内那些35元一斤的肥牛肉片。

海鲜也是同样道理,日本的海鲜很贵,多数品种都是国内的两倍甚至几倍以上,他们的海鲜绝大多数都是远洋捕捞的,而国内多数海鲜都是养殖的,两者没有可比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排名中,日本人的饭量是最小的,平均每顿饭只吃119克(中国在世界排名第十七,每顿饭230多克,是日本人的二倍)。精致、清淡的饮食,让日本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民族、胖子最少的民族。同时,也让他们的高物价无形中打了个对折。

客观讲,日本的水果确实贵得离谱。日本水果分为两种,一种是放在精品店里卖,一个香瓜卖五六百元人民币,一串葡萄八九百人民币很正常。这种水果主要用来送礼。另一种是在普通超市里卖,价格能便宜近一半,但也贵得惊人。比如一个西瓜,在中国菜市场可能只要几元钱,在日本,折合300-500元人民币一个。苹果、梨、桃子这些水果,基本要10多元人民币一个,没错,日本的水果都是论个儿卖。

日本的水果昂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传统观念里,水果本身就是贵的东西。在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之前,日本的水果产出很少,日本人也没有吃水果的习惯,至多是在喜庆的日子才吃。如今虽然经济发展,产量丰富,但日本人的观念里,仍将水果视作一种甜点,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2011年的估算,日本人均水果摄取量一年为50.9公斤,与意大利的149.0公斤、法国的116.1公斤相比,日本还不到欧洲国家的一半。

第二个原因是日本水果的科技含量高,种植上也精工细作。日本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和普及。在日本狭小的国土上,拥有600多个农业试用场,不断改良水果,确保研究出来的新水果更甜更靓。比如日本的一种较贵的苹果,不但全程温室栽培,苹果摘下来后,为保持新鲜度,每个苹果都要用蜂蜜清洗,然后手工包装,这样的苹果,你说该多少钱一个?

农牧工业化的福利

把目光移到西半球,和东半球日韩等发达国家恰好相反,西半球越发达的国家物价越便宜。首先是美国,很多中国人在美国的超市看到牛奶的价格都很吃惊,一加仑牛奶只卖2美元,折合下来,一升牛奶的价格只有3.6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只相当于国内的1/4还不到。

美国的猪肉价格约合7元多人民币一斤,由于猪肉不同部位差异较大,一般而言,14元一斤是中间价。美国人更多吃牛肉,当地普通部位牛肉价格折合人民币约10元一斤,是我国牛肉价格的1/3左右,也就是说,在美国牛肉比猪肉还要便宜。因此,美国人喝牛奶像喝水一样,吃起牛排来也从不含糊。美国的鸡肉、鸡蛋价格也低于国内,蔬菜水果方面,美国的香蕉约合人民币4.5元一斤,菠菜、甘蓝、土豆、西红柿等基础蔬菜的价格折算成人民币和中国菜市场差异不大。对于人均月收入4000-5000美元的当地人而言,其生活成本可谓极低。

美国的肉类蔬菜之所以价格低,和农牧业的高度工业化密不可分,在人口只相当于我国零头的情况下,美国养牛业几乎高出我國养牛业一倍有余。另外,美国养殖业是大农场的生产模式,批量化、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饲养成本,提高了产量。

到了英国,牛肉就比较贵了,英国本土超市中的牛肉每公斤5-8英镑,按最好的来算,约70元人民币一公斤,和中国市场上的差不多。猪肉和牛肉的价格基本相等,也就是说猪肉价格比国内贵很多。牛奶约合6元人民币一升,比美国贵但仍比中国便宜。蔬菜水果方面,苹果约合2元人民币1个,土豆约合2元人民币一斤。综合来看,英国的食品价格比中国略贵一些,有留学生算过一笔账,在英国一个人单月花在吃上的费用约1200元人民币,英国人的平均年收入约为25万人民币。因此,如果单从生活的最基本项“吃”来看,英国的生活成本并不算很高。

总体看,发达国家的基本生活用品价格并没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幅攀升,其主要依靠的是农牧业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这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美国养殖业中,给牛吃的是牛骨饲料,也允许使用瘦肉精,很多蔬菜粮食都带有转基因成分,这和我国就存在较大差异了。

让14亿人敞开吃的办法

多数东南亚国家经济都不算发达,再加上地处热带、农业基础扎实等原因,这些国家食品物价普遍较低,最低的当属缅甸。在当地,花2元人民币就能买3斤木瓜外加2斤橘子。在当地街边,3元人民币就能买一份蛋炒饭,牛羊肉烤串约合人民币三四毛钱一串,这里的物价约等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泰国的食品价格高于缅甸,低于中国。

每个国家的物价都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本国的工业水平、农业水平、进出口贸易政策、对饮食质量的要求高低,甚至这个国度里老百姓饮食习惯、饭量大小都会对这个国家的物价产生影响。

可能有人在对比一圈之后,觉得我国的食品物价对比居民收入偏高,其实这事不能做简单比较。首先从人口上讲,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欧洲、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人口加在一起也没有中国多,想给14亿人口提供充足的肉蛋菜和水果,并把物价稳定在一个可控水平,不让任何一种食品因供应短缺而价格暴涨,这是一个超级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在这一点上,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推行的“菜篮子工程”居功至伟,通过大力度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城乡供应体系,才在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稳定住物价。

也有人质疑我国的食品质量欠佳,例如水产品主要依靠养殖,和国外主要依靠捕捞相比差了好几个档次。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我国不发展水产品养殖业,全靠远洋捕捞,在庞大需求量推动下,恐怕几年内就能将海里的一半生物吃光。因此客观地讲,我国能够将物价控制在目前水平,已经非常不易了。

猜你喜欢

物价约合牛肉
舌尖上的牛肉包
牛肉风波
吃不上牛肉了
在新加坡吃拉面
鸟人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