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大V:我曾踮着脚站了许久

2019-04-30鲜鲜

当代工人 2019年7期
关键词:月入公众电脑

鲜鲜

据说,当代青少年的理想早已不是成为医生、教师、科学家,而是成为网红。为什么?因为赚钱且光鲜啊,动不动手握百万粉丝,一呼百应,躺着赚钱。两年前,我刚进入新媒体战场时,也这么想过。经过两年摸爬滚打,我已经成为月入近50万元的大V,回望来路,我只能说,这事真没这么简单。

转型是被迫

2017年初,我开了自己的公众号。我虽是自媒体新人,可却不是媒体新兵。在这之前,我写了十几年爱情小说,不仅有两个长篇卖出了版权,还是国内各大女性刊物的固定写手。而且,我在2016年还曾有过创办公众号的经验,但那一次我只是把我发表在各大媒体上的作品简单的搬运到公众号上,反响平平,没做出什么水花。为什么这一次我要重新开号?因为越来越多的杂志停刊,属于我们这群作者的“阵地”越来越小了。随之而来的是收入的减少,原本月赚上万,小富即安的我很满足,可现在越来越少。转型,成了不得不为之举。

不同于某些先行一步的同行转行做编剧,已经没有什么资源的我,只能选择重新做公众号。还是写爱情故事,可怎么写是个问题。

写口述体的纪实类故事,上一次我已经试过,反响不好。写太文艺的,一篇公众号文章承载不了那么多字,一般来说,读者在手机看上10分钟的文章已经是极限了。写太狗血的,又怕有政策风险。

在不断地调整中,我最终确立了自己的风格——轻松俏皮的都市爱情故事,结局一定要正能量、暖心。

自媒体人当然需要有文字功底,但文章写得好的人不一定粉丝最多。你选择写什么类型,什么话题,什么文风,甚至搭建什么人设才是重点。比如我,我就没选择什么精英情感专家人设,而是选择和我文风、气质更像的二胎妈妈人设。果然,很多读者和我成为了“闺蜜”,经常鼓励我坚持更文,还给我打赏让我“赚奶粉钱”。

坚持还是放弃

不少外行人觉得自媒体人动辄月入5万元10万元的,收入很高,可是我告诉你,那是为数不多的大V,大部分的草根自媒体都是月入不过万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穷秀才”。

并不是所有的自媒体平台都有收入,比如一开始做的时候,所有平台都没有收益,头条号有新手期,过了新手期才有广告收益,新手期时长不固定,看你的原创文章质量和垂直度如何,好了三五天就能过,不好的话三个月都不一定过;网易号有星级评定,过了三星才有收益分成,而你做得再好,每个月只能拿到一颗星,也就是说至少要三个月以后才能分银子;微信公众号开通了原创赞赏且粉丝过万才可能有点儿收入……

我全身心投入做自媒体后,相当于免费给各大平台打了3个月的工,然后才渐渐有些收入。看到收入的那一刻,我哭了。一是哭我终于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文章賺到钱了;二是哭我辛辛苦苦一个月,只有区区的几百元!

坚持还是放弃,是自媒体人遇到的第二个关口。

这一次开始“做号”之前,我就立下了起码日更半年的誓言。在这半年里,我给自己规定每天日更4000字,并开始做推广,如果半年了还看不到收益,再谈放弃。

写公众号不仅得写,还得善于“倾听”,也就是看打开率点赞率,看评论反馈,通过粉丝的动向判断自己需要做什么更改。当然,这也给创作者带来了趣味,某篇文章“打开”和“转发”特别高,获得了很多打赏,我接下来的创作劲头都强一些。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通过以前的一些老朋友做推广。比如那些大V朋友,我付费给他们做单推。这里面也有门道儿,同是几十万粉丝的大V,同样都是情感生活号,有的推广效果好,带来的粉丝粘性高,有的却不行。在这方面,我花的功夫不比写稿少——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是文章好,推广渠道不行也白搭。

简而言之,一个合格的自媒体人要把自己活成一支队伍。比如,自媒体人要写稿、排版还要跟客户交流配合改稿;等开始卖货了,还要(偶尔也要出镜)线下活动拍照。

幸运的是,靠着几个大V的单推,我的粉丝在5个月时就破了万,之后更是呈几何倍数扩展。再后来,我就不再需要做付费的单推,我也有底气和别人做互推了。

最大考验是毅力

别以为做到这样就可以一马平川了。对自媒体人最大的考验还是毅力。

以前给别人打工,每个月编辑需要几篇稿件清清楚楚,我按时交稿就有稿费到账。空余的时间,我和朋友看电影逛街,生活多姿多彩,也很规律。

自从做了自媒体,没有人给你设定“任务”,或者说你有了一个更捉摸不定的目标——涨粉。你必须得每天更新,不能让粉丝空等,不能让粉丝失望。这个目标是没有上限的。

每天我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读者反馈,有没有好的故事线索。然后“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地写作。写完了排版发稿,然后再一条一条地回复粉丝留言。一个人、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是生活的全部。

以前,我的睡眠杠杠滴,没心没肺,倒头就睡,自从做了自媒体,做梦都在码字。忽然想到一个可能会火的标题,我甚至会在梦里突然坐起来,把老公摇醒:“亲爱的,我终于想到了一个特别棒的标题!”有时候一整天写不出文章,就着急上火,就恨不得找个人发泄一下,看到别人写出爆款,心里就恨,然后就开始妄自菲薄起来,想要放弃,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开始怀疑人生。有时候突然有了灵感,就赶紧拿出纸笔或手机,记下一闪而过的念头。最让人欲哭无泪的是,有时候码了半天字,忘记保存了,结果电脑死机,所有的东西全没了,全没了!

做自媒体后,跟朋友聚会的次数无限接近于零,不是没钱,是没时间,每天一心扑在电脑上。即便是偶尔出去,也不去远的地方,争取一两小时就回家——我明天的头条还没写完呢,不写完难道等着开天窗吗?

不断学习是常态

如果你稍微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做得好的自媒体人,都不是“素人”。

时尚大V黎贝卡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担任《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

六神磊磊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曾任新华社重庆分社资深时政记者。

互联网时代,红一时靠运气,红一世靠实力,单纯依靠一两篇文章就想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我只能说“很傻很天真”。你只看到那些人躺着把钱挣了,却没有看到他们在此之前踮脚站了多久。

哪怕现在,我的粉丝已经逼近50万,单篇打开基本在8万以上,二条广告价格3万元,我也还在积极开拓,比如开始经营小号,以及尝试自己卖货。

在我的大号不更新的周末,我就会更新小号,还会坚持写长篇小说。每天不管多累我都需要保持2000字的输出,当然我还需要定时看书输入。身边的朋友会看到我抱着电脑,在出租车里、在接孩子的早教中心,写稿与安排工作,从来没有停下来。

自媒体人的状态就是电脑不离手,永远都在写写写。你们看到的那些美好,背后是他们24小时不间断的付出。

所有的自媒体大号都在兢兢业业学习,每一次的微信改变都让他们如坐针毡,无时无刻不在刷新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热点,夜里爬起来追热点、写稿子、比速度成为了行业常态。

没有一种生活是突如其来的礼物,它们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你以为做自媒体是成名赚钱的捷径,却不知这也是一条需要付出和攀登的山路。

猜你喜欢

月入公众电脑
卜算子
冬日田园杂兴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电脑子变学霸
逻辑
The Apple of Temptation
关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几组数据
LG与Philips分道扬镳进军电脑LCD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