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学生高中地理答题规范性的有效策略

2019-04-30林显青

文理导航 2019年13期
关键词:自主思考高中地理

林显青

【摘 要】规范性答题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规范性答题的方式自主思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在答题中会梳理思路、主动思考,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高中地理答题规范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规范答题;自主思考;灵活应用

在高中地理答题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形式的不规范现象,影响学习效果,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教师要指导学生规范答题,通过正确的方式梳理自己的答题思路,做到严谨、规范,从而促进学生科学地答题,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规范答题,学生会思路清晰、书写工整,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脱颖而出。

一、学生答题不规范的原因

1.教师不重视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要求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只关注讲解知识,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对答题规范性的要求不高,影响了学生答题规范性。教师认识得不全面,使得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探究而不是答题上,对学生解题不规范并没有做任何要求。在平时的作业以及试卷批改过程中,对答题不规范的学生,教师也没有做出硬性要求,使得学生并不关注答题规范性。

2.学生思维定势养成答题不规范的习惯

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和答题习惯,学生从小到大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式答题的,已经形成了习惯。个别学生会具有良好的习惯,能够规范答题,但大部分学生都做不到规范答题。学生的思维定势影响着学生的答题习惯和答题方法,对学生答题具有很大危害。这种习惯的改变需要较长时间的坚持和指导,使学生从认识上发生变化。

二、规范答题的基本要求

1.审题规范

这是学生规范答题的第一步,也是很多学生容易忽视的一步。很多学生在答题规范上并没有重视审题,这是影响学生答题规范性的首要因素。通过审题,学生会对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提炼,积极进行分析和综合,把握有效信息,围绕着这些有效信息进行回忆和搜索,寻找有效条件,将会促使学生形成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方法。如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成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题。

(1)R1R2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是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了哪些影响?

(3)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通过阅读题目,学生了解了题目考查的内容,使学生明确了题目要求,主动地分析解答题目需要用到的知识,做到有针对性地分析答题思路及需要的信息。通过审题,学生能明确题目中的已知信息、条件和目标,进而探究解题方法,在审题中找到有效信息。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要明确题目要求,分析题意,进而主动分析,在思考中找到“题目表达了什么信息”、“需要解答什么”,明确了这些内容,学生才能在答题过程中有的放矢,为答题规范奠定基础。

2.文字表述规范

在学生了解了题目要求后,要对语言文字进行加工,通过地理专业术语进行语言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解答有根有据、语言准确,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准确性。学生要通过准确的地理语言对题目中的信息予以说明,找到问题的正确解答思路和方法,用规范性的语言进行表达,帮助学生准确表达。使用地理语言是学生规范答题的重要内容,学生要用地理的专业术语进行表达,做到答题语言准确、思路清晰。

在对本题的分析中,学生通过读图会看到图示地区位于60°E——70°E附近,40°N纬线穿过该地。湖泊为内流湖,有两条支流汇入,可判断图示地区为中亚咸海周围,因此,河流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温度。由于咸海周围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在此大规模垦荒,破坏植被、地表变得疏松,导致土地荒漠化。荒漠化形成的气候条件是干旱,物质条件是大量疏松沉积物,动力条件是风。学生在答题时要用地理上的专业表述,可以写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导致了土地荒漠化……专业性的表达会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促进学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表达。

3.书写规范

俗话说:“字如其人”。学生优美、工整的书写会给人带来较好的印象。为了使学生规范答题,教师要对学生的书写提出更高要求,使学生可以写出工整的答案、使教师眼前一亮。在书写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文字的美观,同时还要关注书写的整体和大小。学生清晰的书写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得高分。

4.解后反思规范

学生答题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审题过程、解题思路和方法及解题所用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思考,确保自己的答题尽量完美。有时,学生在答题时会思路受阻,想不到解题方法,但通过进一步思考,在不经意间可能会产生灵感豁然开朗。教师鼓励学生反思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答题,完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

三、提高学生答题规范性的策略

1.教师做好表率,课堂板书规范

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为了使学生能规范答题,教师要在自己的答题过程中做好示范,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进而使学生主动模仿。教师在设计课堂板书时,要关注板书的内容、书写以及结构的安排。教师切不要为了省事少写一些文字,或者是为了节省时间只把关键内容和信息写上。教师的书写自然是学生学习的标准,教师的不规范会直接影响学生。例如在回答:开发西部天然气,对开发西部地区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教师在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把要点表达清楚: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先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

2.营造规范氛围,鼓励学生规范

为了使学生规范答题,教师要做好表率,同时还要营造气氛,使学生认识到规范答题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促进学生耳濡目染,逐步提高意识。教师要积极宣传和鼓励规范答题,通过优秀作业展示或者展览优秀试卷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规范的标准,进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模仿和学习的标准,促进学生改掉不良习惯。教师为学生营造规范答题的氛围,会使那些不规范的学生没有滋生空间和土壤,进而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教师多管齐下会提高学生的规范答题意识,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时在答题过程中指出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促使他们主动改变、端正态度,而后进行正确地表达。如“植被破坏”不能写成“植被消失”;“水土流失”不能写成“水土干涸”;“抗侵蚀能力”不能写成“抵御能力”等。学生提高了规范意识自然会在表达中追求规范,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3.改掉学生习惯,要求规范答题

“严师出高徒”,为了规范学生答题,使学生能通过规范答题的方式取得高分,教师就要通过严格的方式,帮助学生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和不规范书写,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规范意识,进而规范答题。教师应要求学生从思想、行动上改变不良习惯,鼓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教师的积极引导会成为学生提高和进步的动力,增加学生改变自己的动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教师要通过规范性提高学生的分数,促进学生在平时的答题中提高意识、認真书写,养成良好的答题规范和书写习惯,进而可在答题中取得理想的分数。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自然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主动规范自己,通过科学的书写方式和清晰的思路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靳青龙.近年综合文科试题地理知识分析[J].考试周刊,2011(45)

[2]邢成云.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答题习惯[J].班主任之友,2011(06)

[3]罗明萍.自主学习加深记忆,规范答题提高成绩[J].新课程(教研),2011(08)

猜你喜欢

自主思考高中地理
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思考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