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9-04-30庞冰

文理导航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主导主体教师

庞冰

【摘 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本文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语文学科的特点等方面,结合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阐述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探求让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之路。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新课程倡导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并提供充分的条件,使学生尝试、探索、实践,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自主的、“发现的”学习者,简言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确实,课堂生活是师生的一段重要人生历程,但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只有将“教”的主导和“学”的主体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呢?笔者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和实际体会。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出,在正式学习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如能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创设相关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有效方法。

在学习《短歌行》这首诗时,笔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曹操是一个‘英雄还是一个‘奸雄?”,而且还把历代名人对曹操的不同评价也展现出来,然后配上忠奸的不同脸谱。这一下子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加之为曹操是一个他们比较熟悉的人,教室里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认为“曹操是英雄”的同学说“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唯才是举,且心胸宽闊,连为袁绍写檄文骂他祖宗的陈琳都能容忍,更重要的是他结束了东汉以来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奠基者,总之,借用易中天的一句话‘曹操在奸雄之间更本质的是雄”。而认为“曹操是奸雄”的同学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他残暴嗜杀,悍然杀死了汉献帝的皇后伏氏、贵人董氏以及她们的亲属;曾因父亲的缘故将徐州一带男女数十万人活埋于泗水一泄私愤;而在官渡之战中一举击败袁绍,就将降卒近八万人活埋,还杀死了与自己政见不同的名士孔融及其两个幼子,杀死聪明过人的杨修,借刀杀死恃才傲物的弥衡……”。

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不但对曹操本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觉得“文如其人”,进而对曹操所写的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想通过学习其所写的诗歌去印证自己对主人公的理解是否恰当。这样,教师借助所创设的教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主动参与课堂也就顺理成章。

二、教师提供展示平台,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自主、合作与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核心,由此表明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发问更是一个前提。正所谓“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曾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平台,由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项羽之死》时,因对人物项羽有简单的了解,再加上对文言内容的梳理,我问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感想。有学生提出疑问,项羽为什么不渡过乌江?认为项羽应该渡过江东,不应该自刎,因为一个性情中人可以赢得民众的支持。在垓下之围时,这个身经百战的英雄在即将失败的时候,痛心的不是他的功亏一篑,不是功败垂成,而是他的美人和骏马。而在楚汉交战时期,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案板上要挟刘邦快点投降,不然就烧了你爹。刘邦却说:“当年我们俩在怀王手下当差,结拜为兄弟,我爸就是你爸。你硬要杀死你爸爸,请分我一杯肉汤。”刘邦这等无情无义,夺得天下后又能有多少体恤百姓?而项羽为人忠厚、讲义气,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军事家,所以他应该过江东,重整旗鼓,与刘邦争夺天下,百姓喜欢的所爱戴的是个性情中人。而杜牧在《题乌江》中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此观点一出,立马就有学生站起来反驳,说项羽罚无道、诛暴秦的时候,楚地父老箪食壶浆送他渡江而西;如今项羽兵败如山倒,又暴虐不堪,使江东子弟葬身沙场,江东父老又如何能像当初起兵那样支持项羽呢?此时的刘邦文有萧何等谋臣,武有张良、韩信等猛将,人才济济,入咸阳秋毫无犯,百姓爱戴,天下归心,四海一统只是个时间问题。项羽纵然过江又能如何呢?更有学生说,在刘邦大军袭来的时刻,纵使项羽渡过乌江,也终会脱身不得,况且通往乌江之路也并不平坦。不仅人困马乏,路途遥远,而且弹尽粮绝,也只能空言几句“愧对”“无颜”之类的词语为自己的失败镀金,聊以自慰而已。所以,项羽他不是不肯过江东,而是实实在在的过不去。尽管我提的问题简单,但我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同学们都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如果学生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就会让学生自觉学习,培养独立性和自信心,进而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三、教师树立学习榜样,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确实,没有心与心的沟通,就没有爱的琼浆玉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心灵中的种子就会干枯,更不会发芽,茁壮成长。那么怎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呢?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笔者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去做学生的精神的食粮,通过书中的先进人物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给学生树立一个个学习的榜样。如:前苏联著名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让人读后更坚强、诚实、有理想;学习《项羽之死》,我们既看到项羽勇猛与刚强的一面,又看到其自负、优柔寡断的一面;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看到了别里科夫式的人物给新生事物,给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危害。可见,每一个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是我们一面可借鉴的镜子,可以健全学生的心理。

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主体,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进行考虑,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信任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不断地自我改造、自我超越,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致语文教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陈文.教师可以更优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主导主体教师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秋天在哪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