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2019-04-30冯宇燕
冯宇燕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因素比较多,涉及到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等。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求初中语文老师打破原有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探究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倡导互动式阅读教学
在初中阅读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作为阅读个体的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又可能会受到其他学生群体性阅读的制约。在开展个性化阅读面前,學生和老师都是阅读活动的探究者,都面对着新知识和新问题,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我积累的知识,构建对阅读文本的新认识,从而赋予阅读个体更多的自我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多进行相互的讨论交流,最终在互动式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阅读主体和文本之间的互动是必须也是必要的。阅读教学中唯有实现全方位的互动,才能使阅读教学充满生机,使阅读课堂具有流动性,才能使阅读的主体畅所欲言,进而有效地提高阅读个体的阅读能力和提升阅读者的思考质量。
二、强化个性化阅读教学
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对相同阅读文本的兴趣、相同问题的感悟不尽相同,阅读文本的方法也各异,根据相同文本表达的观点和看法也有差异,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为全体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从而让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放飞自我的思想,展示自我的智慧和个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方面,面对相同的阅读文本,让每个学生从各自擅长的角度进行分析、品读和探究,从而更好地感受文本,读出特有的文本体会和感悟。例如,当学生阅读某一相同的文本后,可让学生就擅长、喜欢的某一个角度进行品读,或者让学生就文本中的某个话题进行分析和探究,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分析了文章的写作手法,有的学生分析了文章中好词句,有的学生还分析了文章的情节和结构、人物特点,还有的学生对文章的主题进行了探究等。在这样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展示自己擅长的一面,使大家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诚然强化个性化的阅读体会,并不是强调放弃共性的理解和感悟,要让学生在掌握了共性理解、尊重原文和作者写作本意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做到“我心知他心”,才算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作者写作文章的原意。
三、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在初中的阅读课堂上,把课文讲透、让学生听懂,是阅读课堂要完成的基本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阅读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有必要让学生读透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文章中抽象出具体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阅读中提升阅读能力,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
1.依据文体的特点,抓住阅读的重点
阅读课上教授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在学生熟读文章后,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情节、人物、环境、写作背景等,通过探究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大意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比如,阅读《故乡》一文时,可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文章中的主人公闰土和杨二嫂,通过对人物变化的描写和文章中景物的刻画,让学生真正理解鲁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主题思想。
2.以文中的关键词或句子为切入点,培养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
文章要表达作者的情感,就要通过文章中的词语、句子等进行表达,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指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或某个细微的动作,或某些细微的心理变化、文章细节描写等,感知文章想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时,可让学生归纳出菲利普夫妇看见于勒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并通过分析细节让学生探究二人的性格差异及不同的心理表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情关系在没有金钱参与的情况下比纸薄的社会现实
3.了解文章写作的背景,培养综合掌握文章的能力
任何文章的写作都是在一定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就无法深入、透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因此,在学习某些文章时,可先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和学习有关文章写作时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文章中的内容和社会历史背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可先让学生查找该文创造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当年的思想情感,以便其更好地理解对清朝派日留学生的冷嘲与热讽,以及作者对日本的某些所谓“爱国”的学生的愤慨。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会语文和其他学科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阅读文本,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