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运用中的反思

2019-04-30张惠云

文理导航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语文教育

张惠云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教学领域也不断地推陈出新,极大地改善了教學质量和教学效率。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也强调对学科素养的培养。网络教育技术支持下课堂无疑开放性更高,给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但不可否认教育信息化在推广普及中仍面临诸多问题,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去积极践行,使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不断丰富。

一、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繁重,为赶教学进度部分教师采取了“满堂灌”的教学策略,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方法尽管在短期内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接收知识,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令课堂气氛更加沉闷枯燥。此外,传统教育观念也可谓根深蒂固,成绩的好坏成为了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家长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此外大部分语文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按部教材与课件照本宣科,学生缺乏深入的解读。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的优势

(一)营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网络技术是当代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之一,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还有利于构建充满生机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整合视频、音乐、图片资源,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文章内容和思想内涵,从而帮助他们对当堂所学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其次,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了图文并茂的教学氛围,为打造轻负高效语文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讲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初播放英国剑桥大学的校歌,让学生体验到剑桥大学浓厚的文学氛围。同时还可展示剑桥大学的风景,以及诗人徐志摩的旧照,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诗人对母校的不舍与怀念。最后,让学生跟随着课文音频富含感情的朗诵诗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记忆。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依托网络平台拓展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纯洁友谊、同张幼仪的第一封离婚书、和顾小曼的自由恋爱的事件。令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了解现代诗人的生平,这对把握徐志摩其它作品的情感基调有很大帮助。另外,运用网络教育技术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官感受,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视觉与听觉理解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还有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是新颖的教学模式,它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以语文教材为教学标准,通过板书与口头授课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堪忧。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合理的运用网络教育技术,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如“微课”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知识点阐述完毕,既有助于节约教学时间,又方便学生的理解应用。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多角度、全方位的接触语文知识点,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例如,在《琵琶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并播放《百家讲坛》中对应部分。通过对诗魔白居易其人的了解,准确的把握《琵琶行》一文创作的背景和动机,以此来体会诗人仕途不顺所产生的悲凉心境。此外,传统的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逐句向学生解释诗句的内涵,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又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运用网络教育技术,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诗歌的翻译,让学生自主翻阅,为教师课堂讲解答疑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三)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在教学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规格人才。因此,教师还需要善用网络教育技术,以开放性、交互性更强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学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欣赏相关的视频选段,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林冲的被逼迫下奋起反抗的无奈与悲愤,强烈的展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黑暗社会。其次,语文教师可以运用网络下载《水浒传》整本书籍,并将资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水浒传》全文,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网络教育技术有效的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含义,向学生生动形象的传达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深化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

尽管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渐渐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但仍有大部分教师抵触教学模式的更新,导致网络教育技术难以真正的在教学中施行,延缓了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需要摒弃墨守成规的传统思想,合理的运用网络教育技术,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与兴趣。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安排教师进行培训,培养教师的创新理念,让教师能够更好的接受并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同时,语文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完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

(二)过于依赖网络教育技术,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网络教育技术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但也令部分语文教师过于依赖网络信息技术。课堂上让学生不断的接收主题鲜明的视频与生动形象的图片,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启发。久而久之,语文课堂教学也流于形式,真正对学生的帮助和提高十分有限。因此,教师需要合理的运用网络教育技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为学生构建相适应的网络教育环境。例如,教学意境朦胧的古诗句时,教师需要筛选出婉约含蓄的语句或字词,通过板书的方式向学生详细的讲解其蕴含的意义,加强学生对诗歌的意境的感知。而网络教育技术缺少了感情的表达,影响了学生的感知力,从而阻碍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三)师资力量亟待改善,新技术新理念落不到实处

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模式在更新,教学理念也在换代。但仍有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未能合理的运用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这导致语文教学课堂缺少了生机与活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并且,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拒绝创新,沿用传统的讲与抄的教学方式,产生繁重的教学任务,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有鉴于此,教师需要改变陈旧的思想,善用优越的教学资源,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内部培训、出外考察等形式提升本校语文教研能力。真正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归纳总结出语文教学的特征与优势,并结合实际情形运用网络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并且,教师应对网络信息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发挥网络的优势。另外,语文教师需要将新兴的科技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的结合,不断择优挑选出合适的语文教学方式,有效促进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元福.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J].大观周刊,2010(37):159

[2]李向坡.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5):112

[3]陈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 课外阅读:中下,2012(13):65-65

[4]张成刚.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C].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2014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语文教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