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
2019-04-30
名作概览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只有疯子才能免除飞行任务,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能提出此申请的人必然没疯,所以他必须去飞行,去送死。在英文中,“军规”和“圈套”是同一个词。小说的主人公约塞连是二战中的一名美国轰炸兵,第二十二条军规使他不得不在生死线上苟且偷生,同时他也发现原来世界到处暗藏著这种荒唐的圈套。
作者简介
约瑟夫·海勒,美国黑色幽默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1961年,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问世。
海勒的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的哈哈镜和放大镜,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的若干侧面,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当然,他的作品也带有黑色幽默派文学的一些通病,如对社会现实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心情等。
经典摘录
任何值得人为它去死的东西,肯定值得人为它而生。
每个受害者都是犯罪者,每个犯罪者又都是受害者。总得有人在某个时候站出来打断那条危及所有人的传统习俗的可恶链条。
对于从不质疑任何事情的人,你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教育他们。
在约塞连看来,以锦旗代替奖品是颇有些滑稽可笑的,锦旗不代表金钱,也不代表等级特权。它们就跟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章和网球赛奖杯一样,仅仅表明,获奖者做了一桩于谁都毫无益处的事情,只不过比其他人做得出色罢了。
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除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同时规定飞行员只要满25架次就能回国,但规定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能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止。
经典书评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另类喜剧。悲喜两种审美特征交织融汇,喜剧的形式和悲剧的内容又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让读者审视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约瑟夫·海勒的名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公认的“黑色幽默”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描写疯狂世界的典范”。小说以“黑色幽默”的写作手法,塑造了一个混乱、荒唐而又疯狂的美国社会形象,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和荒诞。
一、人物形象。海勒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满怀悲愤、荒唐可笑的人物,但这些人物细细读来,又使人感到悲凉,让人惶恐。主人公约塞连是一位“反英雄”式的人物,在他无法逾越荒唐的现实世界和人生困境的时候,他开始追求自我选择和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其实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无助。虽然他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但终究是个荒诞社会的受害者。
二、小说主题。这部小说主要讲述官僚主义的绝对权力。最可怕而又可悲的是,约塞连和同僚们的生死不是由他们自己决定,而是由泯灭人性的、恐怖的官僚主义掌控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官僚主义的典型象征。
三、结构情节。小说撇开传统的叙事模式,大量情节互不关联或颠来倒去,场面转换突然,线索繁多且各自在混乱的时序中延伸、交错、重合乃至一再重复。这种写法所造成的杂乱感、朦胧感、漫无头绪感和无所适从感十分适合于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在结构布局上,小说也摈弃了传统模式,每一章都有一个人物作为描写中心,整体上以约塞连的精神世界为轴心贯串各章,这种结构形式有利于拓展生活的反映面,将一个乱哄哄的荒诞世界展示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营造了一种人物和事件的立体感。
四、语言特征。海勒在写作方法上独辟蹊径,用插科打诨的文字表达严肃深邃的哲理,用幽默嘲讽的语言诉说沉重绝望的境遇,用冷漠戏谑的口气讲述悲惨痛苦的事件。他使字、词甚至整个句子都处于无序当中,从而使人们意识到整个社会是疯狂和病态的。一般来说,传统小说家试图使文章清楚明了,模棱两可是不允许的,但海勒正是使用这样的句子,让人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的荒谬和非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