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素养着眼 从问题设计着手
2019-04-30查远荣
摘 要:新课标指出,对试题的合理设计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学情,发挥教学实效及时反馈效果,从而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试题的设计不仅仅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应聚焦于如何通过试题设计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对小学数学的试题设计进行创新,使其充分发挥出发散学生数学思维以及提升数学素养的作用,文章便针对于此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素养;试题设计;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数学试题进行合理设计,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反馈教学成效而做出优化调整。而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重视“双基”向“四基”转变,试题设计也应当顺应变化去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还需重视对试题设计的创新去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型试题的设计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同行提供参考。
一、 创新型数学试题设计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与拓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试题并不仅仅是对单个知识的巩固练习,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所有学过的知识进行串联,并且温习知识形成的产生与发展,再一次经历问题产生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所以对数学试题的创新应凸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拓展性与综合性。
比如,在讲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在设计试题的过程进行创新,目的在于凸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拓展。如:①首先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周长计算方法进行复习;②要从一个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正方形,并且要保证所剪正方形面积最大,要如何剪?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与原来的长方形存在怎样的关系?③裁剪所剩下的部分,其面积与周长分别占原来长方形的多少比例?④如果将一个长方形的一个部分裁剪掉(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那么所留下图形的周长一定会比原长方形的周长小吗?为什么?⑤用画图的方式将上述问题清晰表达。如此一来,通过这样的试题设计创新,便能够让学生在尝试解答的过程中去运用到过去所学的众多知识点,并且这些问题属于层层递进的关系,能够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良好的数学探究素养。
二、 创新型数学试题设计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将现成的数学结论讲授给学生,还应当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去让学生自主探究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便能得到有效提升。实际上,在过去的教学环节中,往往会出现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而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则需要在试题设计过程中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尤其是针对考查数学公式形成的试题中,一定要凸显过程化,保证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归纳与猜想,能够探明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形成规律。
比如,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将圆柱体沿着底面圆形的直径切剖开,将其分成相同大小的多个等份,并将其拼接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图形。此时我们已知这一长方体的长为6.28cm,宽为5cm。请问,这一拼接的长方体与之前的圆柱体存在怎样的关系?我们能够用哪些方法去计算出圆柱体的面积?实际上,这道试题的设计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维的重现,要解答这一问题需要用到数形结合、转化和化归等多种数学思想,归根到底需要学生基于原有知识与经验着手,结合试题所提供的已知条件去转化求解思路,从而在脑海中再现知识形成过程,进而找到联系去总结出新的结论。
三、 创新型数学试题设计要重视问题的开放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唯有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力手段,而创新意识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在对数学试题进行创新设计时,应当注重问题的开放性,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在解题思路与方式方面能够有多重选择,为其思维的发散提供更加寬广的空间,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与发展。
比如,有一道试题的原型为:10∶5=4∶x,那么x=( )。从试题的设置来看,我们能够明显的感知到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比例求出数值的数学能力,完全是一种知识技能的巩固训练,而倘若我们将问题进行创新设计,则效果便会不一样。如,创新设计后的问题为:要保证10、5、4、x这四个数能够组成比例,下面括号内应当如何填写,①当x=( )时,所组成的比例式为( );②当x=( )时,所组成的比例式为( );③……;④……通过对原型题目与创新设计后的试题进行比对,会发现创新型数学对于四个项的位置并不作限制,因此学生可进行自由组合,整个问题的解答方式便更加多元与开放了,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可见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而言,有着积极作用。
四、
创新型数学试题设计需要重视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推理能力是助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更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部分。所以,教师在进行试题设计时一定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能够亲历猜测、发现、分析、解答与验证的全过程,确保其推理能力能够得以提高。
比如,有一道原型试题为:分数之间的运算有时也存在一些有趣的规律,比如两个分数相乘的结果与其相减的结果相等,如12×13=12-13,那么同学们还能写出同样规律的算式吗?经过创新改造之后的试题为:认真观察如下算式,12×13=12-13,13×14=13-14,17×18=17-18,……,经过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些分数运算存在怎样的规律?你的猜想一定正确吗?动手写出符合规律的算式验证一下。由此可见,原型试题中完全将结论以已知条件的形式表达出来,而问题仅仅是要求学生单纯的模仿,并没有对学生推理能力进行有效训练。而经过创新设计的试题则将结论隐藏,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去分析,去猜想,去验证,这与学生推理能力的形成过程极为契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则需要从试题问题的设计着手,唯有从试题的导向、推理、层次与开放等方面去进行创新设计,才能够在满足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助力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作者简介:
查远荣,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南太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