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2019-04-30周永信

考试周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德育发展

摘 要:绿色网络渗透在中学道德教育中,需要增加教师储备,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发挥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学校、教师以及家长要多方合作与引导,采用多种方式渗透优秀的绿色网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德育;发展;绿色网络环境

一、 引言

绿色网络下德育是每一位中学德育教师理应重视的,德育教师们应努力去发现问题、深究问题、解决问题。用适应时代的科学思想理论来指导教学。提升中学德育教师绿色网络下德育能力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一线教员的教研绿色德育意识以及教研绿色德育能力,教师在查找资料,整合资料的过程中提升理性分析的能力,拓展了知识面。

二、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及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过程

问题意识是绿色德育意识的关键所在。德育老师在参与课改实际会遇到很多矛盾,老师们可依赖绿色德育使得这些具体矛盾得以解决。比如,德育是德育学科的重要目标,德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德育输出较少,如何完美的结合理论知识与德育呢?需要德育教师怀揣着矛盾去调研,最终得出问矛盾的可行方案。由此,老师要培养矛盾思维,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具备较强的敏感度,培养自己的研究兴趣,不断挖掘问题,多思考,勤探索,常研究,使得问题迎刃而解,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丰富教学经验。伴随而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会进一步推动教师的进步。德育学科一线教员的绿色德育能力包括筛选课题能力、策划能力、实施安排能力、整合资料能力、成果整理能力。首先是筛选课题能力,当筛选到一个好课题,绿色德育工作的开展便开了个好头,在绿色德育过程中收集资料便有了方向性,选题比较有意义会激发教师绿色德育的兴趣;选题筛选不当,不利于绿色德育的效率和进度。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从合适的课题开始跟进的。聚焦到德育学科,教师绿色德育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矛盾与困境,因此中学德育教师需关心和观察分析课堂,常怀反思之心,瞄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区,在审核筛选的基础上选择出最有研究意义的课题。其次是策划能力,中学德育教师提升绿色网络下德育能力,筛选确定好的课题之后,对课题的安排设计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绿色德育项目策划详尽,教师便依据此课题的规划,清楚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安排研究进程等,课题研究的开展变得有序。再次是安排实施能力。在此课题进行的过程中,运用哪些有效的措施,问卷调查还是比较调研,故此,德育老师在开展课题研究的时候,需要掌握与之对应的协调多方能力。然后是整合资料的能力。面对鱼龙混杂的资料,如何针对性地选择和应用,每一位中学德育教师首当其冲应当具备科学甄别材料的能力,在课题研究的过程当中,需要快速精准地获取资料,并且对资料进行鉴别和整理。最后是结果整理能力,一线教员们不断整合实践教学实践和研究成绩,将自己一些创新思维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把自己关于德育教学的思考进行整合后,运用笔墨的形式将自己的课题研究通过论文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三、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及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建议

提升中学德育教师的绿色网络下德育能力不能单靠教师的内在动力,还应为其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中学德育教师绿色网络下德育能力,除了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一) 建立健全新的教学奖惩制度

德育教师绿色网络下德育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利益调节,督促其摒弃落后的教学方式,遵从新课改理念,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如在应对部分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依旧靠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来提高学生分数的情况时,要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评估和考察,在核实之后给予相应的惩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需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综合地评估德育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德育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目前关于教师实际教学水平和学术科研能力方面的考核体系较为完善,但是具体到德育学科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却还是空白。这将会严重影响德育老师绿色网络下德育能力的提升。为此,当尽早把德育老师实际教学能力纳入教师专业能力的整体评价中。不但要把德育教师的实际课时量纳入最终考核考核,还要注重对其教学质量的评估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职称、晋级、奖惩等建立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教师真正重视自身的实际教学能力,不斷为提升教学能力而努力,有利于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推动新课改的发展。并且积极鼓励教师去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创新教学内容,并且提供有效条件,如经济、时间,精神上的支持,对于勇于尝试却出现问题的教师给予其相应的包容,让其可以有成长和进步的空间。有了较为完善的奖惩制度,德育教师们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提升教学能力,统一生活实践和德育理论,为创新教学提供外在动力。

(二) 教师培训常态化、制度化

中学德育教师绿色网络下德育能力的提升的强大且持久的动力来自先进的研修成果,因此教师培训需要常态化、制度化。首先,教师培训应注重实效性,加强专项培训着力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德育学科综合性强,涉及历史,数学等多学科内容,但是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教师都是分学科的,他们在知识结构上不够完整,欠缺学科整合的能力,教师跨学科交流不足,于是他们对于如何去设计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活动是陌生的,针对这类情况,培训重点便是对与之关联的学科知识进行补充,提升教师学科整合的能力。其次,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新矛盾不断出现,需要培训常态化。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按期组织多种形式专题讨论会,外派听课、评课等。完善培训体系,还需要制定能力培训规划,建成有重点、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培训体系,使得培训工作制度化。加强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研修和对在职教师培训,不断提升德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以及教研能力,紧跟新课改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桑青松,何修国.新形势下中学德育网络建设省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1).

[2]齐跃.依托网络,突破传统德育模式——关注未成年人德育[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3).

[3]韦吉锋,韦继光,陆家海.网络德育管理模式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作者简介:

周永信,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发展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