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分析

2019-04-30任楠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桥式知晓率品管圈

任楠楠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脑卒中的形成通常是由于患者脑内血管破裂或血管堵塞所造成,导致缺血部位缺血缺氧,进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由脑卒中引起的偏瘫患者较多,因此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尤为重要[1]。而品管圈是指将同一医院中专业方向相同、相似或者互补的医师、护理人员和康复师整合起来,在疾病的治疗中协同工作,共同治疗疾病的一个团体[2]。本文针对采用品管圈是否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进行了后续的实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至2017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纳入实验的患者为脑卒中引起的偏瘫患者,均符合诊断学标准。纳入实验患者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无显著差异,一致性较好,见表1。并且纳入实验患者家属都已签订知情同意书,实验过程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可以进行后续实验。

表1 纳入实验患者基本资料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肢体进行常规护理,定期进行语言和肢体功能的康复性训练。与患者和家属交流,告知疾病相关信息及护理方法和饮食注意事项。

实验组:建立品管圈。圈内包含2名医师,6名护士,2名康复师。圈内的所有人员针对疾病定期讨论,增加交流,提出专业意见及问题,提出的问题由圈内相关人员进行解答。确定一位圈长,将圈内所有人的针对疾病提出的专业意见进行整合分析并统计,得到治疗的最佳方式。医师负责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程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治疗方法制定。护士负责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常规护理工作以及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对其传授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的护理方法。康复师实时跟进患者康复状况,针对每个患者康复情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措施,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正确的肢体摆放、肢体活动、肢体转移和桥式运动方式。

记录两组患者在不同条件下的护理处理下,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患者和家属对康复护理知识的知晓率。

1.3 评价指标:记录在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与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对疾病的知晓率。其中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以问卷方式进行,将满意与基本满意定义为满意。知晓率以患者对康复过程中的肢体摆放、肢体活动、肢体转移和桥式运动知晓例数除以总数进行计算。利用这两个指标评价建立品管圈是否具有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的作用。

1.4 数据分析:数据以Mean±SD 表示,均数间比较t检验,率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平α=0.05,P<0.05 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对偏瘫护理中肢体摆放、肢体活动、肢体转移和桥式运动知晓率显著增加。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上升。见表2。

3 讨 论

脑卒中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且发病率呈现增高的趋势。脑卒中的患者在治疗时由于病情危急,医师主要的治疗手段重点在于对患者生命的急救,而对患者的肢体摆放会出现忽略,从而导致治疗后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偏瘫,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各种程度的功能障碍中,以偏瘫发生率最高。偏瘫患者多出现弛缓性偏瘫,几个月后出现肌张力增加的情况,导致患者上肢以屈肌和下肢以伸肌肉发生痉挛。也有患者会出现足下垂或者足内翻的状态[3]。对患者的护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品管圈是现在出现的一种高效的护理手段。通过将专业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医师护理和康复师整合在一起,针对各个领域的专业意见进行分析中和,从而制定最为适宜的治疗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患者预后。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脑卒中偏瘫患者会存在对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不够的现象,会对在康复过程中的肢体摆放、肢体活动、转移和桥式运动中掌握不够,从而导致患者的预后不理想。有研究显示,采用品管圈能有效增加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不合格率[4]。

表2 品管圈对患者满意度与知晓率的影响[n(%)]

本次实验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品管圈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增高,对护理的知晓度也显著上升。证明品管圈能有效提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桥式知晓率品管圈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SolidWorks桥式切机建模与仿真研究
PLC变频控制系统在桥式卸船机中的应用
电容降压桥式整流LED恒流电源仿真与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