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4-30周惠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肺气肿阻塞性病程

周惠颖 张 娜

(大连市结核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病理表型,以气流阻塞为特征,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气喘、气短及呼吸困难,严重时伴随有缺氧、酸中毒及自发性气胸等症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发病时间较长、病情容易反复,常规的药物疗法难以治愈,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1]。有鉴于此,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以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相关科室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34例,患者年龄45~76岁,平均(60.38±5.46)岁,病程12~25年,平均病程(18.72±2.58)年。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27例,女18例,患者年龄46~76岁,平均(60.42±5.69)岁,病程13~25年,平均病程(18.83±2.61)年;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60.34±5.38)岁,病程12~24年,平均病程(18.61±2.52)年。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高分辨CT及病理学检验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②所有患者经能正常配合本研究相关针对性护理措施;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等器官疾病的患者;②患有恶性肿瘤、严重精神疾病及行动不便不适于接受本研究相关护理方案的患者;③对相关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参与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且本实验方案获得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具体包括: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病相关护理措施定时给予患者健康宣讲,对患者饮食及作息时间进行护理,指导及监督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患者相关止咳镇静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性护理,具体方案如下:①对患者病情进行日常监测。所有患者指定具体的护理责任人员,定时对患者的临床反应如:咳嗽、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症状进行观察记录。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定期进行肺部检测,预防气胸及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患者出现严重临床症状时应及时报告主治医师介入治疗。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长期的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长时间的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方式,及时对患者宣传肺病相关康复知识,帮助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指导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增强患者接受康复护理的依从性。③对患者的饮食作息进行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在呼吸过程中负荷过重,与普通人相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体质状况制定营养均衡的食谱,引导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及容易消化的主食,摄入合理的热量及蛋白质。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在日常护理过程中监督患者严格执行。④对患者进行呼吸干预。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每天不少于10 h的低流量氧疗。由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常伴随咳嗽多痰等症状,在氧疗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给予患者化痰、止咳平喘药物辅助治疗。

连续进行3个月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1.3 评价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效果显著:患者呼吸状况明显改善,气喘、气短等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呼吸状况有所改善,气喘、气短等症状得到缓解;无效:患者呼吸状况没有改善,气喘、气短等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例+有效例)总病例×100%。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有序计数资料(等级计数资料)对比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n(%)]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气体以及刺激性粒子引起的肺部异常反应,发病过程中常伴随有肺部可逆性气流导致的肺部过度充气。按照致病类型可以分为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和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其发病机制为呼吸细支气管远端末梢的肺组织因残气量增多而持久性扩张,肺泡间隔遭到破坏,导致肺组织弹性降低及肺部容积增大[2-3]。尽管药物和现代医疗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方法不断改善,由于致病因素复杂,病情发展迅速,该病仍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肺部疾病[4]。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在应用药物及相关医疗措施进行治疗的同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缓解具有积极的意义[5]。

本研究表明,经过3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6.76,P=0.0093),表明针对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可以有效的提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综上所述,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肺气肿阻塞性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什么原因导致的肺气肿你知道吗?
冬季治疗肺气肿的四大要点
什么是肺气肿
肺气肿如何食补比较好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