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不同手术时期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2019-04-30董文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肠粘连吻合术病死率

董文亮

(解放军第202医院 普通肝胆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0)

急性肠梗阻是由于患者的系肠管发生血供发生障碍,使患者肠壁肌肉不能活动,比如肠管血供无法恢复,导致肠管坏死。经临床调查研究,该病多由患者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淤血滞留等原因破坏了患者的肠道功能,引发肠梗阻[1]。该病的病情十分紧急且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在患者发病后及时采取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已让患者及家属知晓此次研究的意图,并获得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旨在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时期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排列的方式,将序号为奇数的患者归为参照组,序号为偶数的归为研究组,每组55例。参照组中有32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在35~65岁,平均年龄为(48.35±4.2)岁;病情包括肠粘连(n=22)、肠肿瘤(n=18)、肠套叠(n=8)、肠扭转(n=7)。研究组中有30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在35~68岁,平均年龄为(49.12±4.5)岁;病情包括肠粘连(n=25)、肠肿瘤(n=16)、肠套叠(n=9)、肠扭转(n=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确诊病情,首先严格监督患者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治疗、平衡水、电解质和酸碱等常规治疗。然后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肠粘连患者予以切除吻合术、肠套叠患者予以区域性肠排列术、肠扭转患者予以手术复位、结肠肿瘤患者予以肠造口术、结肠肿瘤对两组患者予以肿瘤根治术。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均一致,唯一的不同点在于参照组选择在患者病发两天后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选择在患者病发两天内进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仔细观察两组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方式、恢复时间、肠坏死率以及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均在术前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患者的实际病情决定的。研究组患者采用肠短路吻合术15例(27.27%)、肠切除吻合术10例(18.18%)、区域性肠排列术9例(16.36%)、手术复位8例(32.73%)、肠造口术8例(14.55%)、肿瘤根治术5例(9.09%)。参照组患者采用肠短路吻合术10例(18.18%)、肠切除吻合术12例(21.82%)、区域性肠排列术11例(20.00%)、手术复位12例(21.82%)、肠造口术6例(10.91%)、肿瘤根治术4例(7.27%)。

2.2 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肠坏死率以及病死率对比:两组肠梗阻患者分别在病发两天内治疗和两天后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研究组的肠坏死率(3.64%)、病死率(1.82%)均低于参照组(10.91%)、(9.09%)。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肠坏死率以及病死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肠坏死率以及病死率对比(±s)

组别 例数 恢复时间(d) 肠坏死率[n(%)] 病死率[n(%)]研究组 55 16.34±3.32 2(3.64) 1(1.82)参照组 55 25.12±3.76 6(10.91) 5(9.09)t/χ2 - 16.4848 3.9175 5.1240 P - 0.0000 0.0477 0.0259

3 讨 论

急性肠梗阻的一般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便困难、水电解质紊乱好、酸碱不平衡、肠绞窄、腹膜炎等[2]。治疗该病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支持性治疗。一般基础性治疗为先让患者禁食、禁水、禁服用药物达到给患者胃肠减压的效果;及时为患者平衡水、电解质,纠正酸碱不平衡;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禁止给患者使用吗腓缓解痉挛症性,应合理采用阿托品给患者进行止痛治疗;还可用肥皂水、生理盐水低压灌肠,有助于治疗结肠梗阻。而手术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肠粘连、肠套叠、肠扭转、结肠肿瘤[3]。急性肠梗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需要医师快速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据研究发现,在患者发病早期患者的梗阻部位功能有明显改变且结构有一定的变化[4]。随着水、解质以及酸碱紊乱程度,影响患者肠道功能正常运行,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5]。由于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情发展较快,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变化,针对紧急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6]。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选择在两天内进行手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恶心呕吐、腹痛、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研究组的肠坏死率(3.64%)、病死率(1.82%)均低于参照组(10.91%)、(9.09%)。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选择手术时机对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急性肠梗阻患者由于病情发展较快,需要在病发两天内及时进行手术救治,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长、住院时间,还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肠坏死情况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肠粘连吻合术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阑尾炎手术后肠粘连是怎么回事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结肠拖出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5例临床分析
导致肠粘连的原因有哪些
肠粘连的治疗及预防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观察及临床研究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