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动教学艺术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2019-04-29闫彩
闫彩
【摘要】地理是初中阶段能够拓展学生视野的学科,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变迁。加强对地理教学实践的研究,各地的地理教师不管是针对地理新教材的认识,还是围绕新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研究与教学评价方面,均收获了深刻的经验与体会。其中的活动教学可以让初中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建立在学生主动探究与自主活动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学习进步。
【关键词】初中地理 新课程教学实践 活动教学
一、初中地理新课程实践中活动教学艺术的内涵、目标、功能与作用
1.活动教学艺术的内涵概述。所谓的地理活动教学艺术,其实就是在教学任务中,地理教师创造性地应用组织活动的不同方式与对策,营造出一种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的实践教学任务。地理活动教学艺术不仅应显示出教师教学的艺术性,还要求教师适时适度、灵活自由地使用多樣化的组织技艺,及时有效地指导活动任务,自由地调控任务环节,又要兼顾地理活动教学的特征,调动学生的动机与学习兴趣,调控其在开放合作、综合实践等自主活动任务项目中,提高知识技能,逐步完善思想体系,促使思维方法日趋成熟。
2.地理活动教学艺术的目标、功能与作用。对于地理活动教学艺术的目标而言,其实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教师在活动教学中的点拨、启发、示范及诱导随时随地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倘若无法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启迪他们的智力,或者训练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思维能力,教学艺术就无从谈起。地理活动教学艺术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旦教师的地理教学达到了一定水平,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组织活动的多样性方式也能达到最佳状态,师生在教学环节中的配合也会达到默契的程度。能否营造出和谐良好的教学气氛,也是衡量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地理活动教学艺术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审美情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感染与熏陶学生的审美情操,让他们在地理教学任务中领会地理景观千姿百态的美感,从理论上理解地理知识简洁、统一、有序的和谐之美,探索和创造地理的自然至纯之美,进而树立为社会服务、造福于社会的正确价值观。
二、提高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活动教学艺术实践水平的措施
1.充分挖掘初中地理新教材。新课程提倡转变地理教学方式,按照学生的心理学习规律,结合现状安排设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立足于实际生活的经历和切身体验,培养与提高其地理学习能力。地理教材中的活动为教师从事活动教学艺术开拓出宽广的空间,也让学生熟知了地理学科的功能与价值,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态度。基于这一理念,用活动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各版本地理教材的基本特点,活动成为达到教学目标、优化活动过程与方法的总途径。利用活动构建教学环节,有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力度。
2.初中地理教学中丰富活动形式。教师可以借助活动中的一些典型范例,依照学校的资源环境以及各个班级的实际教学条件,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搜集素材并参与活动设计。开放的活动领域为地理学科活动教学艺术提供了空间,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中均安排了一系列过程和成果开放的学习任务。此类开放性的活动任务多数要求学生围绕社会的某些热点话题以及生活中易遇到的地理问题进行探讨和辩论,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与对问题的见解。教师充分应用这些开放性的活动任务,使用艺术组织手法,深化学生对教学知识重难点的理解,提升他们对重要地理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激发其地理学习的动力,推动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加深其关注社会问题的健康情感。
3.重视地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新课程本身对地理教师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但应当领会和坚持新课程的理念,还要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处理教学活动时,必须根据地理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围绕科目任务、课程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开展二次教学创作。地理活动教学艺术为教师开展活动教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搭建起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可以增强教师对两者中介的认识,同广大教师共同沟通与探讨教学艺术的规律,进而提升活动教学艺术水平。
三、结束语
总之,活动教学艺术作为初中地理中一种教学思想与新颖形式,对其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任务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活动教学理论的探究和实践在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活动教学艺术引入地理课程教学,重视活动的开放性与自主性,不但可以联系现实教学,而且能将活动范围拓展至课外甚至校外,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
参考文献:
[1]陈艳萍.浅谈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策略[J].科技视界,2015,(26) :241.
[2]王先用.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总第4辑)[C].:,2015:1.